张 鹏 ,陈 帆 ,韩索民
(西北工业大学a.财务处;b.计算机学院,西安 710072)
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信息化建设水平可以反映高等学校把握时代潮流,推动大学改革创新的决心和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度,进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近年来,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普遍完成会计电算化阶段,建立起了包括:账务核算、工资薪金核算、学生收费核算等基础财务信息系统,资金支付方式上基于银校直连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已成为主流。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已经由会计电算化过渡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也由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向提供优质财务服务转变,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提到重要的地位。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是指建立在财务核算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着力于解决财务管理面向各层次用户提供报账、查询、跨部门业务办理、分析决策等财务服务的财务信息系统。
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财务信息得到全面、及时的反馈,从而实现学校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条件,同时,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核算、汇总、核对等人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分析预测、财务服务等业务中来,推动财务管理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建立起一个由人员、组织机构、工作模式、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应用体系,有利于破除校内各业务部门之间按职责分工划分形成业务壁垒,从系统的高度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扁平化。让传统的预算、核算、决算、立项、执行、结题等业务数据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实时传输,消除信息孤岛,提升工作效率,推动高校管理和制度创新,提升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综合的财务信息,能更好地满足高校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层决策的需求。决策需要的信息既要反映学校经济业务的现状,又要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可能产生的经济风险和问题进行预警。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报表系统难以满足时效性和可理解性的需求,财务部门借助信息系统,将分散在各独立业务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建模并加工成可供分析决策的信息,供学校管理层随时调阅,有助于管理决定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应坚持服务导向,需求牵引,总体架构,稳妥推进的原则。在系统设计规划中,既要满足业务功能需要,又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应用体验和使用习惯,通过不断简化业务流程,优化人机界面,增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既要满足当前业务需要,又要适当超前规划,在硬件资源配置和系统功能方面为未来业务发展留下空间;既要满足财务自身业务需要,又要考虑校内其他业务部门协同工作的需求,规划跨部门业务接口格式,为跨部门应用系统对接打下基础。
管理及服务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是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是简单将老的工作流程以信息系统的形式加以固化,而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新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应该以业务需求为基础,集合财务处各部门和相关的校内各业务部门人员,在对业务实质和内部控制节点进行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制定,确定之后还要在测试运行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以高校数字校园平台为依托,建立统一的用户认证体系,各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登录,避免用户登录每个应用系统都重复录入账号密码,提高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易用性。同时在系统功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各种需求,允许用户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做个性化设置,如:项目负责人对本人项目使用权限的授权、对是否查看某一项目的设置、对是否接收某项业务短信通知的设置等。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需要一支既熟悉财务业务又懂计算机和网络原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现实的问题是:长期工作在财务业务岗位的工作人员不熟悉信息化建设原理,计算机专业人员又不懂财务业务。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信息化体系建设规划中提早布局,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同时必须注意引进之后的长期培养,让兼具复合知识背景的人员相互学习、相互渗透,把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向前进。
应用是检验信息化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应用也是信息化系统获得验证反馈,不断调整、改进、优化的根本前提。耗费大量资源建设起来的信息化系统,如果不能在生产环境中被广泛应用,就注定是失败的。因此,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应用推广应该上升到与系统建设同样的高度并加以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就应开始制定应用推广的计划和时间表,系统投入生产运行后,应综合采用制作宣传网站、宣传片、宣传手册、组织宣讲会等多种方式对信息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式大力推广,同时建立健全新流程下的人员配置、内控等配套管理制度。
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运行在财务核算系统之上,基于校园网、银行专网、其他业务系统等,改造和重建传统财务业务流程,以达到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广泛、可靠的财务服务的目的。应包括:网上报账系统、网上查询系统、网上缴费系统、预算申报系统、财务分析系统、财务系统与科研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系统的互联等业务模块。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示意图如图1。
图1 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主要模块示意图
3.2.1 网上报账与网上人工费申报
网上报账模式是财务业务规模较大的高校主推的报销和人工费发放业务办理模式,网上报账模式通过对传统报销业务工作流程的再造,改进了传统的报销模式,打通了财务人员审核票据的瓶颈,建立起规范的信息填报和流转流程。让师生用户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校园网进行报账和人工费发放申报,之后只需将打印的报销单和原始凭证投递到财务处指定岗位即可,报销资金通过银校互联系统转给个人或对方单位,报账结果通过短信通知到用户。网上报账扩展了财务报账服务的时间、空间边界,让教师用户不需要在财务处排队等候报账,提高了财务报销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使财务报销工作更加流畅快捷。
3.2.2 网上缴费系统
传统的学费收缴方式为:学生现场通过现金或银行卡刷卡方式缴费,或者学生事先把钱存入银行卡,由学校发出指令统一批量代扣,前者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缴费效率低下,后者学校需要在逐一取得学生正式授权的前提下才能合法扣除学生银行卡中相应费用,程序上存在的复杂性。
网上缴费模式,学生通过互联网登录学校缴费平台,查询实时应缴学费项目和金额,然后通过银校互联系统或者支付宝、银联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渠道自助完成缴费工作。支付渠道的信息系统和学校结算银行账户、学费收费系统自动完成对账工作。采用网上缴费模式,学生缴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自助完成缴费对账工作,极大提高了学费收缴工作的效率。
3.2.3 科研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诸多业务系统存在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的需求。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对接,是信息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仅以科研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互联为例,加以说明。
在传统工作模式下,银行到款,科研课题的立项、预算、执行、决算等信息分别由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产生,用户要办理上述业务需要在两个部门之间来回往返,费时费力。在信息化服务体系中,可将两个系统通过中间服务器建立互联,让信息在系统间传递,用户只在最前端发起到款认领,在终端提取立项结果即可,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科研经费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水平。科研财务互联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
图2 科研与财务互联工作流程图
3.2.4 财务分析系统
传统的财务分析存在两个问题:①时效性不佳,财务部门依据事后产生的静态财务会计信息和相关材料编制财务分析报告,不能及时为决策提供支持;②可理解性弱,非财务专业的决策者难于直接利用。基于信息化服务体系,可提供实时动态的、可视化可理解的财务分析功能,通过建立多部门、多系统联动的统一决策分析平台,将高校各方面财务数据加工、管理,再利用联机分析处理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结合决策人员的行业知识,从而把复杂的业务数据转化为容易理解的信息,使决策层实时掌握学校财务状态,监控业务发展进程;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把握业务发展方向,进而作出有利的决策。
随着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领导和师生用户都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作为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和提升的最优手段。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财务信息化建设难以一蹴而就,必将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高校应该在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行系统优化,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覃焕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天地,2013(12).
[2]苏钰雅.基于价值链的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会计之友,2012(4).
[3]叶靖.浅析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J].教育财会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