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在新校区设计中的体现

2015-06-07 10:02
山西建筑 2015年31期
关键词:校区校园文化校园

李 旭

(中央财经大学基建处,北京 100081)

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在新校区设计中的体现

李 旭

(中央财经大学基建处,北京 100081)

以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为例,通过对校园文化风格的定位,探析了在新建校区设计中从规划、建筑、景观等多方面体现出校园文化的设计手法,以延续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新校区,设计,建筑,景观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别于社会整体文化的区域文化,是以师生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为内容,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设施、社团组织和传统习惯的总和,体现着大学的教育目标、校风校纪等多方面的内容,大学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与素质的发展。大学校园是特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地区基础上所建设的文化景观,具有物质空间和社会文化双重属性,包含规划、建筑和景观灯多方面的内容。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规模扩大,城市中心难以有大规模用地来供应校园建设方面的需求,异地新建校区成为很多高校在新形势下的选择。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得以固化的存在,使无形精神得到有形的寄托,校园文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探析如何在一个全新的校区的设计中体现出学校文化风格。

1 校园文化风格的定位

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新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东北角,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学校希望能够避免千篇一律的大学城模式,将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对校园的理念在新校区中体现出来。作为一所在国内财经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直属高校,其培养的毕业生多在管理国民财富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学校希望学生懂得如何善待财富,妥善地管理财富。在考虑校园整体建设风貌时,学校希望校园体现出沉着、深远、开放的办学精神,这样的定位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方向。

2 校园整体设计

2.1 规划方面

1)规划指导思想。在整体规划设计上,相对于传统规划的“等级秩序”原则,以及大构图、仪式感等设计方式,校方认为《俄勒冈实验》中倡导的思想(有机秩序、参与、分片式发展、模式、诊断、协调)更能体现出其办学精神和对新校区规划的主张。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校园规划及单体设计中充分参考使用者的意见,注重开放、交流空间的设计,同时避免了行政性的校园主入口、气势宏大的广场以及刻意突出的标志性建筑等元素,整体设计以人为本,遵循有机生长,注重师生参与。2)轴线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中心街是校园重要的东西向轴线,连接着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沿着这条人流大量往返的道路,建筑在南北两侧展开,生活区沿街底层布置服务设施,教学区众多学院以院落形式分布在两侧,面向中心街开口。3)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建筑设计中通过材质、色彩的选用体现出含蓄、内敛的校园文化风格,园林、室内设计通过与建筑质地、色彩的呼应共同体现出有特色的校园风格。例如东区学院楼外立面为褐色砖,景观的选择上用银杏树与其产生色彩上的互动,秋季金色的植物与建筑相得益彰。4)校园空间的形态规划。通过功能空间的有机组织与开放空间的连续展开,实现开放空间的网络化。“校园必须集中为一个整体,而社交空间应该分散。”不同形式的开放空间包括大台阶、广场、公共水域、景观平台等,通过步行道编织起来的开放空间使整个大学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5)校园与城市的边界设计。开放的大学这一理念在设计中不仅仅体现在校园内部空间的设计,还包括校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规划中沿着高教园北三街、面向城市布置有商业、文化、会议、培训、科研等开放性功能,使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性加强。此外,在学校与城市的分隔界面上,没有采用全封闭的围墙,而是采用了通透性较强的铁栅栏。

2.2 建筑设计

作为开放的校园,应该具有的性能指标有:活力、多样性、功能的混合、人际交流、效率、可生长性、弹性使用等,在沙河校区的建筑设计中尝试运用多种设计元素来实现这样的性能。

1)建筑形式。沙河校区建筑为分期建设,本着有机生长以及开放多元化的思想,校园建筑没有规定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建筑,建筑形态多样化。例如:学院楼的设计时采用千年中国教育的血脉:书院模式;建筑形式为矩形;而大学生活动中心考虑富有活力的功能要求建筑形式较为多变,采用了不规则的外立面(见图1)。

2)建筑材质与色彩。传统的大学设计在色彩方面强调庄严、理性和统一,新建大学的建筑将主题色彩的运用作为形成不同个性特征的手段。在沉着、深远、开放的理念下,学校希望建筑设计给学生传达一种低调、内敛的意向,在建筑外立面的选择上避免了石材等相对奢华的材质,提倡运用普通材料(涂料、陶砖、素混凝土、砌块等),建筑色彩上选用褐色、灰色等相对沉静、朴素的颜色。如:一期学院楼选用褐色烧结砖,主教学楼选用清水混凝土挂板。

3)交流空间的设计。开放性的大学应该给师生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交流空间,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渗透于建筑单体到外部空间的各个领域。设计中除了传统的社交中心,还强调小型、分散的休息场所。

a.建筑之间扭转形成的灰空间。在一期教学区的设计中,学院楼全部采用矩形书院的模式,其中4栋建筑整体旋转,形成不规则的灰空间,这样的空间为师生提供交流、阅读、沙龙等趣味场所。

b.半通透的四方书院。一期学院楼书院模式中,框架式结构勾勒出一个连接建筑室内与建筑外部用地的半私密半通透空间,这样的区域是学院举办室外活动的良好场所,也减少了学院楼四面墙体全部围合时产生的封闭感。

c.大台阶的设计。在大学校园中,台阶既是联系上下空间的通道,又可以作为坐席,成为驻足交谈、非正式集会、欣赏校园活动的场所,形成富有活力的校园景象。因此,作为一种空间联系的手段,台阶在大学设计中被广泛运用,既可以赋予上下空间以连续感,又可以改善校园的气氛。沙河校区主教学楼东侧约1 000 m2的退台草坡、大学生活动中心下沉广场的设计中都充分利用台阶的设计丰富了校园交流空间和整体空间形态。

2.3 景观设计

1)建筑中的景观布置。多种形式的景观元素让校园在空间上更加富有变化,大学生活动中心绿色屋顶一直延伸至北面的下沉广场,整体斜屋面增加了空间的动感;主教学楼的大台阶式绿化相对更平缓,更适合看书、小憩。2)景观道路。行道树选用银杏,与主题精神相契合,昭示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学院楼周边选用树冠饱满的栾树设计出曲折又充满趣味的林荫道,夏季配上色彩绚丽的花灌木让步行道路充满愉悦感(见图2)。

3 结语

高校校园建设不仅是形式与功能设计,更是学校办学特色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延续。异地新建校区是对学校文化和特色的一次重新谱写,要使校园设计与学校发展及需求相一致,从宏观规划到具体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甚至小品配置系统地加以考虑,创造出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环境。

[1] 江 浩.大学形态的形成及设计理论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0.

[2] 才大伟,王亚林,张宝森,等.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绿化中的传承与表达[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93-94.

[3] 崔海东,王敬先.校园规划的模式探寻——中央财经大学新校区[J].新建筑,2007(5):63-67.

[4] 叶 欣,黄淑明,杨 健.中央财经大学教学区设计[J].建筑学报,2013(3):114-119.

Analysis on the reflection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in new campus design

Li Xu

(InfrastructureDepartment,Central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

Taking the Shahe Campus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to campus cultural style, analyzed the design methods of campus culture in new campus design from planning,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nd many aspects, to continue the campus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istic spirit.

campus culture, new campus, design, construction, landscape

2015-08-24

李 旭(1986- ),女,助理工程师

1009-6825(2015)31-0027-02

TU244.3

A

猜你喜欢
校区校园文化校园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