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臻 ,王中会,陈晓琦
(1.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 宝鸡;721600;2.陕西省林业教育培训站;陕西 西安710082;3.陕西省林产品开发贸易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太白林业局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分析与经营对策
王志臻1,王中会2,陈晓琦3
(1.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 宝鸡;721600;2.陕西省林业教育培训站;陕西 西安710082;3.陕西省林产品开发贸易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的森林资源结构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土地利用、林分起源、优势林分、龄组、蓄积结构角度,分析了陕西太白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并提出适宜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经营对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森林资源只有在其一系列内在结构均合理的情况下,才能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呈现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然而,由于人们的经营利用活动,以及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都在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趋势,对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位于秦岭西部,太白县境内。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3°38′13″~34°09′55″,东径107°03′00″~107°46′40″。其东接周至县、佛坪县;西与凤县接壤;南与洋县、留坝县相连;北与宝鸡市渭滨区、陈仓区毗邻。辖区面积114 666.7 hm2,东西长66.7 km,南北宽53.4 km[1]。
太白林业局经营区域地处秦岭山地第四纪冰川遗迹区,在地质构造上北坡为北秦岭地轴的一部分,南坡为南秦岭地槽的一部分,构成庞大山体的主要岩石有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千枚岩等[2]。海拔970~ 3 476 m,山势陡峭,沟谷深切密布,地形崎岖,平均坡度为26°~ 45°,沟壑密度1~3 km/km2,是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是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区域。
具有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性山地气候特点,受地形影响,南北差异明显,各地小气候特征不同,山地垂直变化显著。平均气温7.6 ℃,最高气温32.8 ℃,最低气温-25.5 ℃。平均年降水量776~1 081 mm,平均相对湿度75%以上。秋季多阴雨,春季有阵风,最大风力可达7~8级。
太白林区的土壤在水平分布上处黄土和黄褐土区的北缘,其差异主要反映在垂直分布上:高山草甸土,海拔3 350 m以上;山地灰化土,海拔2 400~3 350 m之间;山地棕色森林土,海拔2 500~800之间;山地黄褐土(褐色)海拔800 m以下[3]。以棕色森林土分布最广,从南到北,除局部低山地区,土类有较明显的差别外,中高山地土类基本相同。
太白林区的森林包括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包括华北和华中植物区系成份,具有由北向南过渡型特点,垂直带谱明显。据记载,境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6科597属1 783种[4]。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及高山灌丛高山草甸等;乔木树种有油松、华山松、锐齿栎、辽东栎、栓皮栎、檞树、红桦、白桦、牛皮桦、山杨、铁杉、青皮椴、五角枫、白腊树、白榆树、千金榆、鹅耳枥、漆树、核桃、野核桃等;主要灌木树种有黄栌、绿叶胡枝子、盐肤木、胡颓子、榛子、绣球绣线菊及蔷薇等;主要草本植物有大披针苔、牛尾蒿、野青茅及野棉花、前胡、柴胡、紫苑、狼尾巴花等,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1.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太白林业局1988、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技术依据为《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1998年二类调查的技术依据为《陕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法》,调查的精度等级均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C”级调查精度。
2007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3S”技术。在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方式目视解译卫星遥感影像、区划土地类型和判读小班林分因子,利用GPS定位,实地验证核实区划界限及各项调查因子,获取树种、面积、蓄积、龄组等各项信息,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产出相关成果,实现了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所需的属性数据直接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小班信息数据库获取。1988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传统的人工现地区划调查方法,在进行森林区划的基础上,开展小班区划调查,填写森林调查薄、小班调查卡片、样地调查卡片,较全面地记录了各类因子,对这些因子进行电子化处理,建立相关属性数据库,以便于使用。
根据两次调查的属性数据库,生成林相图,即可直观的展现该林业局20年来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小班的土地类型、林分起源、优势树种、龄组、蓄积量变化的统计分析,做出森林资源评价,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
2.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太白林业局1988至2007年的20年来森林覆盖率由94.2%提高到98.6%,提高了4.4%,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 286.6 hm2,非林业用地面积减少了1 286.6 hm2,土地利用结构较为合理(表1)。具体而言,由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加大了造林更新力度,使太白林业局的有林地面积增加了5 079.9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了831.7 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了38.6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了449.9 hm2,苗圃地面积减少了29.4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减少了293.4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了2 150.9 hm2,辅助生产用地增加了0.6 hm2;农地面积减少了437.4 hm2,水域面积增加了50.2 hm2,未利用地减少了723.4 hm2,建设用地减少了176.0 hm2。
2.2 林分起源面积变化
自第三纪早期至今,秦岭一直由森林群落占据[5]。在1988-2007年的20年间,其天然林面积增加了2 036.4 hm2,是因为虽然1988年至1998年森林采伐使得天然林面积减少,但1999年开始全面禁伐后,采伐迹地经过天然更新和自然恢复后形成了天然次生林而使天然林面积增加。太白林业局加大造林力度及森林管护力度,使人工林面积增加了3 043.5 hm2(表2)。
天然林的生态功能、生态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远高于人工林,而人工林的工艺成熟龄比天然林短一倍以上。因此,发展人工林对加速绿化、调整森林经营周期、增加林业收入、加速资金周转等都有好处,但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据秦岭林区各大林业局的实践,当人工林面积大于总林分面积的30%时,每年投入的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需增加一倍以上的费用,而且因遭灾林木生长量会明显下降。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在林业局或林场的经营面积中,天然林︰人工林=7︰3为宜。截止2007年,太白林业局的天然林︰人工林=7︰0.3,也就是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太白林业局仍可进行人工造林。
表1 太白林业局各类土地面积动态分析
表2 太白林业局森林起源面积动态分析
2.3 优势树种面积变化
表3显示,太白林业局冷杉林的面积减少了997.4 hm2,栎类面积减少了8 544.4 hm2,桦类减少了733.2 hm2,杨类减少了6 087.9 hm2,软阔减少了847 hm2;铁杉林(云杉林)的面积增加了166.0 hm2,落叶松林的面积增加了2 720.7 hm2,油松林面积增加了198.3 hm2,华山松林的面积增加了1 978.0 hm2,硬杂木林的面积增加了18 503.2 hm2。
由于1999年以前的大量采伐利用,冷杉、杨类、桦类等树种被大量更新,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太白林业局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以生长速度较快的针叶树种为主,加之择伐林地和疏林地内的幼苗幼树的成长,使得林分的树种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落叶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及硬杂林面积大量增加,而以桦类、杨类为主的阔叶林及软阔叶林面积则大幅减少;混交林面积比例大,但针叶树种占优势的林分面积小。
2.4 林分龄组面积变化
林分龄组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该林业局的森林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是科学经营森林、制定林业发展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1988、2007年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20年来该林业局幼龄林面积减少了5 169.5 hm2,中龄林面积增加了11 036.2 hm2,近熟林面积增加了7 850.0 hm2,成熟林面积减少了16 221.7 hm2,过熟林面积增加了7 584.9 hm2(图1)。根据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原理,林业局理想的森林龄组面积结构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各占1/4[6]。太白林业局现实的林分面积分龄组结构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1 160.3 hm2∶40 464.0 hm2∶45 264.9 hm2∶26 170.3 hm2=1.0∶34.9∶39∶22.6。从该比例看,在乔木林113 059.5 hm2中,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85 728.9 hm2,占乔木林的75.8%,中龄林、近熟林比重过大,幼龄林面积过小,龄组面积结构失调,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表3 太白林业局优势树种面积动态分析
图1 太白林业局林分面积分龄组对比分析
2.5 林分龄组蓄积变化
1999年以前的过度采伐,使太白林业局的林分蓄积量由10 870 244 m3退减到10 302 951.2 m3,净减567 292.8 m3,各龄组面积蓄积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原理的要求,以林业局、场为单位,合理的森林蓄积龄组结构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0.5∶1.5∶3.5∶4.5[6]。如图2,太白林业局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37 516.7∶2 448 944.1∶4 604 652.6∶3 211 837.8=0.5∶32.6∶61.4∶42.8,林分蓄积的龄组结构严重失调,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难度较大。2007年乔木林单位蓄积平均为91.1 m3/hm2,比1988年的100.7 m3/hm2下降9.5%,林分生产力呈下降趋势。
图2 太白林业局林分龄组蓄积分析对比
太白林业局的现实森林已出现了一定的经营危机,除土地利用结构趋近合理、森林覆盖率较高之外,森林资源一系列内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合理状态。但太白林业局所在地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今后的经营中,经过长期审慎而科学的经营,森林结构完全可以调整到合理水平。
3.1 森林资源丰富
太白林业局地处秦岭腹地,区内的森林资源具有起源古老、南北过渡、成份复杂、物种丰富、垂直带谱明显等特点,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形成了森林资源的多样性。据记载,境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6科597属1 783种,鸟类14目40科218种(亚种)兽类7目25科72种(亚种),两栖爬行动物5目11科26属36种,鱼类2目3科8种,昆虫22目161科1 163属1 991种[4],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3.2 天然林比重大
截止2007年,太白林业局乔木林面积113 059.5 hm2,蓄积10 302 951.2 m3。其中,天然乔木林面积109 023.2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96.4%,天然乔木林蓄积10 148 406.9 m3。占乔木林蓄积的98.5%,工艺成熟和森林经营周期较长,经济效益较低。
3.3 中、近熟林占优势,林分生产力呈下降趋势
在乔木林113 059.5 hm2中,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85 728.9 hm2,占乔木林的75.8%,乔木林单位蓄积平均值为91.1 m3/hm2,比1988年的100.7 m3/hm2下降9.5%。林分生产力较1998年有所降低,龄组结构不合理。
3.4 混交林比例大,但针叶树种占优势的林分少
在乔木林面积113 059.5 hm2中,针叶林、混交林面积62 835.6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55.6%,但针叶树种占优势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面积为15 926.6 hm2,仅占乔木林的14.1%[1]。针叶树种占优势的林分少,木材生产能力不高。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业要得到发展,必须提高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4.1 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经过多年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生态效益得到了提高,林业生产建设稳步发展,林区人员的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由于国有林区多处在高、远、险地区,道路水毁严重,管护人员少,管护面积大等因素,为了有效的管护好重点林区的森林资源,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资源管理监督体系。根据省太白林业局的实际情况,应建立局、场、站三级监督体系,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同时,采取以专职护林队伍为主体的管护形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林地林权和目标管理,确保管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4.2 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为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
林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森林物质产品和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需要。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就没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走林业可持续经营之路。太白林业局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要注重树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贯彻到森林经营实践中,在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时,要尽可能的充分的考虑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林地生产力的维持、森林健康和活力的维持,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有益的贡献。
4.3 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旅游胜地
太白山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秀丽,自然遗迹和文物古迹多样,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旅游极具潜力。太白林业局在今后的经营中,应加大生态旅游的建设力度和宣传促销力度,力争把生态旅游建设成为林业局的另一个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全局经营管理步入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1]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2009:12.
[2] 聂树人.陕西自然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3] 陕西省水土保护局,陕西省农业区划办公室.陕西省县级水土保持简要区划汇编[R].1986.
[4] 任毅,刘明时,田联会.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5] 陕西省林业厅.陕西森林资源[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6] 李景文.黑龙江森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
Dynamic Analysi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aibai Forest Bureau
WANG Zhi-zhen1,WANG Zhong-hui2,CHEN Xiao-qi3
(1.TaibaiForestBureauofShaanxi,Taibai,Shaanxi721600; 2.ShaanxiForestryEducationandTrainingStation,Xi'an,Shaanxi710082; 3.ShaanxiForestProductDevelopmentandTradeCompany,Xi'an,Shaanxi710082)
Forest resource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structure is the essential of sustainable forest resources util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ynamic chang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aibai regarding land use pattern,origin of forest stand,dominant stand,age composition,and column structure,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resources.
Forest resources; dynamic analysis; management measures
2015-02-08
王志臻(1964-),男,陕西武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经营科研与管理工作。
S757.2
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5)03-0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