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拉消防站对空间建构的启示

2015-06-07 10:02
山西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扎哈透明性消防站

陈 方 新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维特拉消防站对空间建构的启示

陈 方 新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以维特拉消防站为例,从空间构成及知觉、空间深度与透明性、空间形态等方面探讨了建筑空间的建构策略,并对维特拉消防站的有关功能及其建构启示进行了系统分析,以供参考。

空间建构,绘画,功能,维度

1 绘画到建筑——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

作为画家和建筑师甚至是规划师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将绘画和建筑密切结合的典范,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立体主义”到“纯粹主义”绘画的转变是柯布西耶将绘画的二维模式转型到三维模式的关键,这一转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成就了现代主义建筑。“纯粹主义”是对“立体主义”的理论延续,它将绘画回归到最简单、最单纯的几何结构。绘画中的形体关系、尺度关系、比例关系和空间关系被柯布西耶完美的应用于建筑之中,最有说明力的就是著名的萨伏伊别墅。

而将“立体主义”中理性成分充分发展的“至上主义”以马列维奇为代表,将绘画升华为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思想表达,力图通过几何化和抽象化的几何构图创造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思维物化形象。扎哈通过对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的研究,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建筑的再创造,把它们再现于自己的作品中:爆炸中的碎片、锐利的弧线、强烈的动态、震撼的力度。在维特拉消防站,这种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消防站由一系列三角形、楔形的线性板片聚集、交叉和叠合而成。不同功能分区以一种体块的形式存在,体块之间又相互碰撞、渗透、穿插成一个整体。同时这种冲突又不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入口处的简单的三角形雨棚直刺天空,对比强烈赋予生气。这种由平面空间向深度空间的三维转化,体块和板片是主要的要素,这种拼贴与破碎的形态在马列维奇的绘画中可以看出这种痕迹,而维特拉消防站表现着扎哈这种潜意识里的平面空间组织策略。

2 空间的建构

上文中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分析侧重于平面构图的生成过程,但是,对一个建筑物来说最重要的是第三维度甚至是第四维度的建构,而这重点表现在空间的建构中。

2.1 空间构成及知觉

与现代主义相似的是,维特拉消防站的空间的塑造过程也是由内而外的,这同样是受立体主义影响的。但这种空间生成手法又不是与立面相脱节的,而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具有不同功能的体块成为一种抽象的又极具动态的几何构图,体块之间又相互冲突、穿插、叠合与错位,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建筑构件呈现多中心性和方向性,又使整体建筑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充满动感和极不稳定的视觉形象与构图效果。而这种表现手段正是至上主义绘画最为突出的特点。

除了建筑本身直接传递给我们的感觉之外,更重要的是思维理解上的激化。透过立面我们可以感受这种动态和不确定性,尖尖的三角形板片悬挑而又极具态势,将这一动态和不确定性强化。

任何装饰在建筑中都显多余,所有素混凝土建筑构件构成了整个建筑的承重结构,巧妙地混凝土构件与玻璃的组合又凸显建筑的纯粹与简洁。这就是这些符号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抽象、思维的升华。

2.2 空间深度与透明性

空间深度与透明性是不可孤立的概念,空间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空间的透明性“程度”。这种透明性旨在通过空间的相互叠加渗透来暗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以丰富主体的空间体验。在维特拉消防站,扎哈摒弃传统静态封闭的甚至是确定的空间组织策略而把不同的空间相互组合、相互穿插渗透,打破了彼此之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空间形态,将其表现为一种整体的线性延伸而不是消极的“片断性空间”。在消防站各个空间彼此之间摒弃了视觉障碍而得到了贯通,在建筑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位置、不同功能的空间的同时存在,并且内部空间成为外部空间的一部分。“正空间”和“负空间”相得益彰,相互渗透。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深度空间与浅度空间的连续作用,这使得建筑获得一种张力,这种力量吸引人们去体验、感受由透明性所暗示的空间的存在。

2.3 流动的空间形态

在透明性的基础上,扎哈将空间的组织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抽象——赋予空间流动性。体块与板片的相互冲突既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稳定与均衡的静态关系,又极易赋予一种动态效果。整个建筑几乎没有一片垂直的墙面,这种错动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某种指向性,使建筑整体呈现一种动态感和方向性。倾斜的墙壁、纤细不稳定的钢柱、高挑的入口门廊,仿佛一切都不是稳定在这大地之上。

3 功能分析

有关功能的分析在前文中已有一些概述,这里只对维特拉消防站的功能进行简要的分析。在平面中不同分区之间表现为冲突、碰撞、叠合和错位。将这种二维的立体主义还原成“深度空间”,表现在三维立体中则是呈现出不同体块的碰撞和穿插,而相互叠合的部分又成为透明的空间。

4 维特拉消防站的建构启示

排除争议,变幻莫测的建筑形式和内部空间,已经成为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不论是早期的三角形还是后期的圆形曲线,这只不过是扎哈用来表达建筑形式的手段,用来传达一种理性感知,而这感知是意喻在空间建构之中的。

虽然我们不能排除其自身成长的因素,但“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的绘画风格,在扎哈的成长中是关键的,这影响着她对场地规划、空间建构、功能布置、材料运用的各个方面,这是潜移默化的。

从海杜克的诗学建构和空间建构之中,我们或许能看出些端倪。“德松维夫人”是立体派绘画,部分是脱离的、分割的、没有透视。海杜克将其表述成一首诗歌,而这诗也正是这幅画的直观表述。从绘画到建筑的生成,海杜克借助了“诗歌的形式”,凭借这一媒介,在墙宅里,海杜克把它表现为“元素的分离,墙体的不透明和空间深度的缺乏”(见图1)。

建筑是审美意识、结构形式、营造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有机结合,它同绘画一样都需要传递一种审美情绪,一种视觉效果,尤其是一种想象空间。而从绘画到建筑,甚至是借助于诗歌或者其他媒介,这种转变更多的是一种建筑设计方法,抽象的思维逻辑和想象,扎哈也正是重新考虑20世纪70年代的“至上主义”才有了自己新的空间认识。

[1] 渊上正幸.现代建筑的交叉流: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M].覃 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贺玮玲.弦外之音:海杜克的诗学建构与空间建构[J].时代建筑,2008(1):28-35.

[3] 赵 倩.解析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与作品[J].大众文艺,2012(24):89-90.

[4] 孙伟娜.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表情[J].科技信息,2012(23):152-153.

[5] 何亚男.自由与重生——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建筑空间的解读[J].大众文艺,2011(3):84-85.

[6] 张慧颖.柯布西耶的绘画与建筑[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李 琳,郝淑娜,宋欣婷.建筑与绘画[J].文化,2007(1):98-107.

[8] 李静薇,刘松茯.普里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上)[J].城市建筑,2009(2):103-104.

[9] 李静薇,刘松茯.普里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下)[J].城市建筑,2009(3):136-137.

[10] 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M].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Inspiration on spatial construction from Vitra fire station

Chen Fangxin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Planning,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518060,China)

Taking Vitra fire station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for buildings from spatial construction, senses, spatial depth and transparent, and spatial forms, and undertake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related functions and its construction inspiration at Vitra fire station,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spatial construction, mapping, function, dimension

2015-01-09

陈方新(1988- ),男,在读硕士

1009-6825(2015)08-0010-02

TU-024

A

猜你喜欢
扎哈透明性消防站
参观消防站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基于大数据+GIS的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透明性理论与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基于GIS的鄢陵县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网络安全审查中的透明性研究*
结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