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平
近日,涟源市天气转晴,春阳高照,在三甲乡秀峰村的田间地头,天天会出现26岁的湖南“乡村好青年”李达长和他25岁的妻子“娄底市种粮大户”李蓉辉夫妻俩的身影。今年,小两口带头组建的涟源市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流转,再加上以“五代一包”形式承包了良田共计2200亩,为了今年能继续有一个好收成,他们在早早谋划和忙碌着。
2009年7月份,李达长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到贵阳一个建筑公司工作,拿着十多万的年薪。每次回家,李达长看到家乡耕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童年记忆中“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难觅踪影时,他就有回家乡大干一场的想法。终于,在当了多年乡农技员的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2012年3月,带着对家乡土地的热爱,李达长毅然决定回归家乡,“卷起裤脚”准备种田。妻子李蓉辉开始很不愿意丈夫放下“金领”工作,整天去和泥巴打交道,耐不住李达长的极力劝说,和丈夫远离都市,一起回了家。说干就干!回到家乡后,李达长立即组织了5名股东,投资118万元成立了三甲乡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代耕、代育、代管、代插、代收以及包产包收”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得到了本村以及周边落马江、阳硐、柳坪等10余个村的认可和支持。所谓包产包收,就是入社农民每亩交400元到合作社,合作社包入社农民每亩收稻谷400公斤,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无论村民以“五代”还是“全包”方式入社,每亩纯收益都能达到700元以上。这样的好事让许多村民争相入社,合作社规模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由2013年的1300亩一下子增加到2014年的2200亩,入社村民稳定受益。合作社凭借科学技术,以及走农业机械化的路子,实现了收益20多万元。
李达长是湖南省涟源市的新型职业农民,担任涟源市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骨干成员全部参加了涟源市农广分校2014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生产基地2014年被涟源市农广分校、涟源市农科教中心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季稻示范生产实习实训基地。目前,作为涟源市新生代新型职业农民,李达长创建的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包亩产400公斤的“五代一包”运作模式,不仅为入社村民提高了农田收益,又解决了农田抛荒难题,这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涟源市农业局特别为此召开现场会,将该模式向各地推广。基于李达长的创业精神和业绩,2014年湖南省农业委员会认定李达长为省级科技示范户,颁发了“科技示范户”匾牌。不仅如此,2014年11月,共青团湖南省委还授予了他湖南省首届“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成为娄底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
李达长的合作社成立3年了,夫妻俩在3年的摸索实践中,都成了种田好手。“还是国家的政策好,让我感觉扎根家乡,扎根农村一样有奔头”。和煦的阳光下,李达长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自信,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涟源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