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城水系及保护现状的一些思考

2015-06-05 09:49
山西建筑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系古城河道

杨 力 维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对中国古城水系及保护现状的一些思考

杨 力 维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介绍了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古城水系类型,结合古城水系破坏情况,论述了城市水系被破坏的原因,并通过对古城水系修复设计的思考,指出水系的修复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问题,还可以传承历史文化。

古城,水系,破坏情况,修复,历史文化

水系可以说是城市的生命命脉,许多城市的人历史起始于水,发扬于水,水孕育了许多古城的地域文化和名人墨客,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很多古城的水系至今都面临难以保持的局面。在历史城市的保护更新中,水系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必然存在难题,同时,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盲点和误区,导致以水系为代表的古城的历史资源未能被合理地展现和应用。

1 古城水系类型

中国古城的水系形态各具特色,形成各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古城水系多在自然的河流基础上规划建设,北方地区水源不足多以人工开凿为主,而水源充沛的南方地区河流纵横,多是利用现有的河流开凿出一个层次丰富的水网。古城水系多以天然河道和人工开凿相结合,由其不同自然条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1)平原上开凿的河网(见图1a))。如苏州,整个城市地势平缓,周围没有山,整个城市的水网体系是在平原上开凿出来,这样的河网多以城外河流为水源,无规则水流方向。2)利用山势坡地形成的水系(见图1b))。有这种水系的城市周围一定有山,通过山提供的地势高差,以及山上汇下的山泉为主要水源,水流一般有一定的方向性。3)介于两者之间的水系(见图1c)),慈城的水系就属于此类。慈城周围多山,整座城市从北至南高差达四五米,城内河网又是人工开凿的,流向有一定规律性,是人工与自然的结合。

此外,以城市水系水体的形态又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河渠为主型、湖泊为主型、河湖结合型。

2 古城水系破坏情况

当代中国城市特色的丧失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城市水系的不断衰退。随着城市化发展、经济和人口爆炸,古城在自主生息了千百年后迎来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古城水系正面临着水运功能丧失、河道被填埋、水量减小、河水污染、河道变小阻塞、河道被违章建筑侵占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整个城市水系的紊乱,而古城原有的特色也在自身水系的不断衰退中逐步流失。古城水系被破坏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河流失去水运功能。近代以来,受到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的冲击,以现代铁路和公路为主体的陆路交通兴建与发展,使内河航运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城市古老的水系运输功能丧失殆尽。没有使用就没有维护,水运功能的丧失带来的是河道淤积现象严重。又由于交通地位被取代,城市水系周围地段的公共商业中心

地位丧失,导致了城市功能重新分区,原有的水系边商业、金融等功能退化或转移他处,这使得城市水系原本界定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形态也随之不断退化和破坏。导致城市水系的破坏和生活场所的丧失。2)城市密度加大,道路增加导致水系被填埋。一方面城市密度加大,对于建房、建路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城市内水系所特有的狭窄的街道格局成为了以汽车为主的现代快速交通的阻碍,于是大量城市内河被填埋、侵蚀,河道逐渐变成道路,导致了城市水系变得支离破碎。填河筑路、填池建房之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曾风行一时。例如无锡、绍兴等城市,城内水系多处被填埋,特别是无锡基本只剩下了护城河,鱼骨状的古河道已经变为了道路,老城面貌变化巨大。更有甚者,很多新城区的规划为了方便和更多的利用土地,把基地上原有的水系一概填平,完全不顾江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新城区绝大部分都是一马平川,毫无地域特色可言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江南地区城市本应有的那种水乡城市风貌荡然无存,完全丧失了可辨识性。3)工业化城市生活加剧水系污染。工业化城市进程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绝大部分的污水排放至已经被破坏的城市水系之中,导致水系进一步受到污染。水系的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这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河道多年来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堤防坍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河道总淤积量达20亿m3,平原河网普遍淤高0.6 m,淤积严重的河段淤高2.5 m以上。根据171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全省有21.6%的河段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河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主要水系的干流水质多为Ⅳ类或Ⅴ类,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这些数字还是几年之前的统计信息。古城水系的逐步破坏,使城市内部排水不畅、水体的调蓄能力下降,随之会出现局部内涝,苏州、无锡、慈城都出现过局部内涝。

3 水系恢复的意义及困境

1)水系修复的必要性问题。首先摆在进入现代社会的古城前的问题是,水系是否需要修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水系的修复问题都得不到城市规划者的重视,水系的破坏情况逐年加重,而建设新城市的目标使古城一直未能将水系景观恢复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近十年来随着全人类对生态保护的觉醒,保护城市生态不被破坏,历史城市的复兴被逐渐重视,众多的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应运而生。水系的修复不只是建设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的问题,它还关系着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2)历史信息的传递。在这里我们提到历史信息传递和场所精神的概念,这是本文将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古城的水系要修复的既然是“景”,如何将水系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传递下去,用新的景观传达出场所的“精神”,是水系修复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不顾城市历史和环境的旅游开发,只求形式上做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致来谋取利益,却全然不顾这个地方“精神”的丢失,人们无法体会此地此景的传递信息。场所是不断变化的,历史无法复制,我们所要做的是将历史信息传递下去。很多讲究“原汁原味”的做法,将古河道完全复原后却不能顺应现代的环境,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不是最为合理的修复手法。3)技术层面的问题。当进行水系修复这个层面的时候,首先要面临的是技术问题——人工水系如何与外部自然水系所连通,如何取得稳定的水源,并让水循环不会中断或停滞。其次是由于现代的城市在古河道之上又重新修路、铺设管道电缆,如果重新开挖河道势必会面临管网重新铺设等棘手问题,这样是许多规划者和设计师不愿意恢复古河道的原因。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水系是否适合现代的城市,是否会让河道被废弃的历史重演,这样的问题也让设计师非常头痛。

4 对古城水系修复的一些思考

很多古城,特别是以水系为特色的古城,都希望以“原汁原味”来吸引游客,在水系的恢复设计中往往以复原为主。殊不知,城市层面的整体性“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无论修复得如何完美无瑕,但由于场所精神的改变,原来的那个“味儿”是无法彻底复原的。我们可以将景观复修,但不能奢望能回到过去了,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要敢于用新的技术去解决问题,不要一味地止步于“修旧如旧”,地域特色可以通过其他的方面——传统元素、当地材料等的应用来传达。

苏州山塘街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修旧如旧案例。曾经的山塘街堪称江南水乡街巷的典范,街的中间是山塘河,街道紧傍河的南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连接。对山塘街的修复根据“原汁原味”的原则,对街道、水道、民居、建筑进行了修复复原,甚至还从别处移建过来一座古戏台和会馆。然而经过实地考察,却发现复原的山塘街比较生硬呆板,生意冷清。两侧不但商铺不多,几处景点也经营惨淡。这条古街有现在这样让人失望的面貌,完全是因为在重新修复的时候没有将当地居民的生活考虑进去。苏州是一个水陆双棋盘式布局的城市,原来的苏州居民的生活就是在河道与街巷中展开,河、巷、街、桥连成一体,这些河道和街巷承载着居民日常的活动和出行。建筑可以被复制,但生活状态是不能被复制的。河街表面上修复成“原样”,却丢失了曾经的意义。在这方面,同里和乌镇等古镇做的比较好,虽为旅游景点却依旧保存着良好的生活气息和原始的生态,让居民的生活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原有的小镇肌理没有被打破[3]。

5 结语

在如今这个老城保护意识觉醒的时代,不仅仅是老城的水系,老城的各个历史遗迹,都成为传递历史文化的最佳桥梁。不仅仅是历史河街的修复,这样的思想方法适用于任何方面。我们在规划老城的修复设计之始,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遗迹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来传递历史信息,它们的新面貌怎样与新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技术相互融合。

[1] 吴加宁,董福平.浙江省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J].中国水利,2004(1):41-43.

[2] 阙维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 郑恬辛.苏州“两条街”带来的思考[J].城市环境设计,2008(6):97-100.

On consideration of river system of ancient cities in China and their protection status

Yang Liwei

(Zhejiang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iver stystem types of ancient cities under different natural conditions, indicates reasons for their damages by combining with their damaged situations, and points out the maintenance of river systems can improve urban ecology and inherit historical culture by considering the maintenance design for the river system of the cities.

ancient city, river system, damages, maintenance, historical culture

2014-11-21

杨力维(1984- ),女,硕士,助教

1009-6825(2015)04-0016-02

X143

A

猜你喜欢
水系古城河道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良渚古城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