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2015-06-05 09:37:06
山西建筑 2015年13期
关键词:常住人口太原市太原

丁 亚 琪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以太原市为例谈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

丁 亚 琪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分析了太原市的主要灾害,确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结合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控制标准,剖析了太原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并针对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避难场所,配套设施,避难面积

1 概述

近几年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接二连三的大地震,使得各个城市对城市防灾减灾的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

太原市处于山西地震带中段,历史上是中强及破坏性地震多发地区。有史料记载,太原市共记录M≥5级地震11次,最大是1102年太原的6.5级地震,太原基本烈度达到8度。最近的几十年中,最大地震是1957年和2002年的3次ML=5.0级的地震。四川大地震后,至今,太原发生了6次有感地震。多年资料表明,太原一带是中强地震的多发区。

太原市从2010年开始编制《太原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方案》,提出了太原市中心城区的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布局、应急避难场所配置设施及疏散通道等规划要求。同年,太原市挑选了400多处避难(险)场所,并挂上标牌。

1.1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

太原市常见自然灾害有暴雨、地质、地震等;常见事故灾难有火灾、化学事故、生命线工程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几种。从灾害发生的影响范围、应对方式、灾损、灾后恢复难度等多方面,对太原可能遇到的灾害进行评价。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是影响太原的最主要的一类灾害。针对此类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地震及自然灾害发生后,将受灾人员疏散、安置到开敞室外空间。因此,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为场地型避难场所。

场地型避难场所通常是绿地、公园、广场、学校中的操场、体育场地等开敞空间,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1.2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控制标准

1)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对应急避难场所控制标准作了规定,见表1。

2)山西省《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的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控制标准如表2所示。

表1 国家标准中应急避难场所控制标准

表2 山西省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控制标准

3)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推荐规划建设控制标准。结合山西标准和国家标准,且根据太原市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设用地性质等实际情况,太原市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控制标准分为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类,具体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太原市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控制标准

2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资源供给能力与需求分析

2.1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分析

利用现状的公园、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阔地作为避震疏散场所。

太原市现状共有避难场所440个,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88.13 hm2,中长期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为488.31 hm2。具体见表4。

表4 目前太原市避难场所统计表

2020年太原市共有避震疏散场所1 139个,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246.72 hm2,中长期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为1 454.89 hm2。具体见表5。

表5 预测2020年太原市避难场所统计表

2.2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分析

借鉴国家标准及国内外城市的经验,建议避难人口的计算方法为:紧急避难场所按全部常住人口计算,中短期避难人口按常住人口的2/3计算,长期避难人口按常住人口的1/3计算。

1)现状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面积分析。2010年太原市常住人口为285万人,若发生地震,紧急避难人口共计285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427.5万m2;中短期避难人口则为190万人,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面积最少需380万m2;长期避难人口为94万人,长期避难场所有效面积最少需188万m2。

2)2020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分析。根据《太原市总体规划》预测,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360万人,若发生地震,紧急避难人口为360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540万m2;中短期避难人口为240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480万m2;长期避难人口为119万人,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最少需238万m2。

2.3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从2010年太原市可用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看,全市现有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能够满足现状(2010年)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总需求量。规划期末,2020年太原市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总供给能力亦能满足规划期末总需求量。

2.4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问题

虽然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能满足规划期末的需求,但是,在避难场所疏散距离、疏散通道、空间分布、不同级别的配置及避难场所的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匀,各区域资源短缺和过剩问题显著。

全市六大分区内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有些分区的避难场所资源供给量少于需求量,有些分区的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例如迎泽区现有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口为该分区现状(2010年)常住人口的67%,杏花岭区现有避难场所可容纳中长期避难人口为该区域现状(2010年)常住人口的48%,万柏林区为72.3%,小店区为81%,晋源区为103.5%,尖草坪区则高达194%。

2)应急避难场所单位面积差异大,避难服务水平差距大。

位于城市中心的杏花岭区、迎泽区的开敞空间偏小,且周边高楼林立,导致每个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较小,紧急避难场所偏多,固定避难场所偏少。而离城市中心区远的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的平均每个避难场所有效使用面积较大,可用于中长期避难的场所较多。另外,杏花岭区、小店区、万柏林区缺乏具有中心级别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

3)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距离差异大。

由于各区避难场所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地区疏散距离较长。

4)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普遍缺乏必备的配套设施,应急避难功能低下。

虽然太原市2010年已挑选了400多处避难(险)场所,并挂牌,但这些已挂牌的场所,大部分只是挂有指示牌,标明为应急避险场所,其应有的应急供水、供电、医疗、物资供应、广播通讯、医疗等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至今也不健全,导致应急避难系统效能差。

3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议

1)增配不满足需求区域的避难场所,确保各区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均匀。规划应增配杏花岭、迎泽区的应急避难场所,缩短避难场所的疏散距离。针对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高、建设用地紧缺的特点,利用棚户区改造,将部分配套不完善,房屋破旧的棚户区拆除改造为公共绿地、广场,并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其防灾性能。同时加强应急疏散通道的建设,均衡各区间的避难场所。

2)完善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提高应急避难功能。紧急避难场所应配置指示标志、临时用水、临时厕所等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理需求,应设置的应急设施,固定避难场所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应急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除用水、排污、供电照明等设施外,还应设置灾民栖身场所、生活必需品与药品储备库、消防设施、应急通信设施与广播设施、临时发电与照明设备、医疗设施等。中心避难场所应增加应急管理、应急排污、应急通信、应急通风设施、停机坪等,成为功能强大的全市和各区的应急避难中心。

[1]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报批稿)[S].

[2]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Z].

[3] 太原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方案(2010—2020)[Z].

[4] 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所场址及配套设施[S].

[5] 金 敏.上海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徐汇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3(4):63-64.

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s in Taiyuan

Ding Yaqi

(Taiyuan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02,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major disasters in Taiyuan, identifies the types for the emergency shelters,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shelter coverage of downtown in Taiyuan by combining with the control standards of the emergency shelter sites in Taiyuan, and points out suggestions for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 emergency shelters in Taiyuan.

shelter site, auxiliary facilities, shelter coverage

2015-02-11

丁亚琪(1985- ),女,助理工程师

1009-6825(2015)13-0021-02

TU984.116

A

猜你喜欢
常住人口太原市太原
广东:2022 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均过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太原清廉地图
支部建设(2021年18期)2021-08-20 10:10:30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4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除夜太原寒甚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房地产导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34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山西电教(2017年3期)2017-10-19 03:39:16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中老年健康(2016年5期)2016-06-13 01:08:46
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188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