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涛,谷东起,陈勇,2,杨玉江,王勇智,闫文文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100;3.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青岛 266071)
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级评价
朱正涛1,谷东起1,陈勇1,2,杨玉江3,王勇智1,闫文文1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100;3.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青岛 266071)
文章在对青岛市27个面积大于500 m2功能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的无居民海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和环境等特征,采用AHP和Delphi评估方法,构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模型,确定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小青岛、小麦岛、驴岛等6个无居民海岛属于非常适宜开发;马龙岛、里连岛、即墨牛岛等9个无居民海岛属于较适宜开发;试刀石,高沙顶、涨岛等12个无居民海岛属于适宜开发。最后提出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建议,为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适宜性分级;青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和利用海洋资源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岛作为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其重要作用和地位正受到广泛关注[1]。海岛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内陆和海洋的桥梁,是海洋开发的前哨和基地,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也是海洋管理、资源利用和权益维护的重要支柱[2]。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大约7 000余个[3],其中多数为无居民海岛,占全部海岛总数的94%。无居民海岛多远离大陆,海岛面积较小,生物多样性指数小,生态环境脆弱,防灾能力差,导致了无居民海岛环境承载力低,容纳游客数量较少。可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因此对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估。通过建立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级,从而使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有序进行,实现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国内目前对无居民海岛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对适宜旅游开发海岛的遴选,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聚类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如吴珊珊等利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茂名市放鸡岛的旅游开发适宜性做了定量评估[4]。李金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海岛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2]。陈秋明基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海岛生态保护重要性和开发经济的可行性两方面指标评估体系,并应用于厦门鳄鱼屿[5]。周琳等构建了基于资源要素、区域开发条件和资源效益3个方面的无居民海岛土地资源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6]。杨红等从海岛开发与保护两个方面,给出了上海市无居民岛开发适宜性等级和相应的发展规划[7]。王介勇等以海南岛为例,在区域层面上选择高度、地形坡度、土地覆被等影响工业用地的关键因子,构建了工业用地的生态适宜程度评估模型[8]。
青岛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为无居民海岛旅游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蒸发强,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青岛市海岛有120个,根据《山东省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12—2020)》[9],其中有27个面积大于500 m2功能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的无居民海岛,本文以这27个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上述无居民海岛在青岛近海呈扇形分布,呈现东西两头数量多、中部数量少的特点。另外,上述海岛大多数离岸较近,交通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本文研究的无居民海岛均为大陆岛,是海陆变迁的产物。在物质组成上大部分为基岩岛,在地质构造上与邻近大陆相似或相联系。海岛面积较小,面积最大海岛为驴岛,面积最小是小牙岛。海岛距离陆地较近,有24个无居民海岛距离大陆10 km之内。岛上植被覆盖率高,大部分在60%以上,原始自然生态保持相对较好,有较多植物以及众多的鸟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考虑到无居民海岛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海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因此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原则、海陆统筹原则、层次性原则。对于以旅游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式的无居民海岛而言,资源条件现状是最重要的开发利用依据,其次是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条件。本文在已有研究[4-8]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特征,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条件3方面进行具体指标筛选。
2.1.1 自然环境评价
(1)由于海岛远离大陆的地理特征,海岛离大陆的距离决定了旅游方便与否,而海岛陆地区域作为海岛开发利用的依托基本决定了海岛旅游容纳量,海岛离岸距离、面积作为海岛的基本特征,是海岛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理应纳入指标体系。
(2)海岛植被覆盖率是反映海岛陆地环境重要因素,故将其作为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的重要指标。由于本文所评估的海岛均隶属青岛市,各个海岛分布集中,因而其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差异不大,故不考虑相关指标。
2.1.2 资源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是无居民海岛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2)选取旅游开发现状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表征海岛当前开发利用强度,作为无居民海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现实依据。
(3)根据旅游辐射区理论,区域周围的区位辐射对海岛旅游具有促进作用,故将与周围旅游区关系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2.1.3 社会条件评价
(1)社会对于旅游的需求,社会需求反映了对无居民海岛旅游是否开发的社会心声。
(2)由于本文评估主要针对无居民海岛,社会外界条件对其影响很大,因此选取无居民海岛的交通条件、淡水条件和电力条件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将这些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考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3个方面,共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2.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评估模型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采用AHP 和Delphi相结合的方法[10],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为:①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② 邀请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做出判断,并对指标体系同一层次中各个评估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赋值,建立判断矩阵;③ 进行层次单准则排序及一致性判定以减小误差出现的可能性;④ 使用Matlab软件求出上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以此特征向量作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表2)。
表1 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
2.3 评估指标定量化处理
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4-8,11],在野外调查和走访所取得的海岛数据的基础上,考虑青岛地区的区域特点和无居民海岛的具体特征(其中社会需求采取基层调访,调访对象分别是海洋地方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和地方老百姓,根据基层调访信息确定对海岛旅游开发需求程度),从而建立不同指标的“百分制”的划分标准(表2)。利用这个划分标准,将实测的指标数据转化为标准数值。
表2 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指标量化处理
2.4 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等级划分
根据上文确定的指标和权重,结合青岛市27个 面积大于500 m2功能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的无居民海岛各指标的标准数值,计算其旅游开发适宜性得分(表3)。根据已有研究结果[7],参考青岛市无居民海岛具体特征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为非常适宜(100~75)、较适宜(75~60)、适宜(60~0)3个等级。
表3 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得分
续表
由以上可知27个无居民海岛得分情况,结合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级划分可以得出:27个无居民海岛中,小青岛、小麦岛、牛岛、驴岛、白马岛、脱岛属于非常适宜开发;马龙岛、里连岛、即墨牛岛、中连岛、外连岛、冒岛、大石岛、连子岛、兔子岛属于较适宜开发;猪岛、象里岛、驴子石、象垠子、象外岛、涨岛、薄栏、栲栳东岛、高沙顶、试刀石、牙岛子、小牙岛属于适宜开发。
(1)通过对27个无居民海岛野外调查和走访的基础上,基于AHP和Delphi建立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体系,结合调查数据和区域特点及无居民海岛具体特征进行量值,最后将无居民海岛旅游适宜分为3级,非常适宜、较适宜、适宜。小青岛、小麦岛、牛岛、驴岛、白马岛、脱岛属于非常适宜开发;马龙岛、里连岛、即墨牛岛、中连岛、外连岛、冒岛、大石岛、连子岛、兔子岛属于较适宜开发;猪岛、象里岛、驴子石、象垠子、象外岛、涨岛、薄栏、栲栳东岛、高沙顶、试刀石、牙岛子、小牙岛属于适宜开发。
(2)非常适宜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在丁字湾、田横岛周围、汇泉湾、崂山海区、竹岔岛周围、唐岛湾都有分布。由此可见,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非常适宜海岛是以“点”形式散布在整个青岛近海海域,因此,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应以“由点及面”的方式发展,先发展非常适宜开发海岛,然后带动其他等级海岛开发,从而实现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1] 苏婷.上海市无居民岛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开发适宜性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1:1-68.
[2] 李金克,王广成.海岛可持续性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2004,23(l):54-57.
[3] 张耀光.中国海岛开发与保护:地理学视角[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4] 吴珊珊,王忠,齐连明.旅游用无居民海岛定量评估及等级划分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137-140.
[5] 陈秋明.基于生态经济的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1-78.
[6] 周琳,吴克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估[J].资源与产业,2006,8(3):61-64.
[7] 杨红,苏婷,戴小杰.上海市无居民岛土地资源开发适宜性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21(1):92-96.
[8] 王介勇,刘彦随,张富刚.海南岛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估[J].山地学报,2007,25(3):290-294.
[9]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12-2020)[R].
[10] 张学志,陈功玉.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确定供应商评估指标权重[J].物流技术,2005(9):71-74.
[11] 康婧,赵锦霞,丰爱平.海岛旅游功能分区评估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5):79-83.
[12] 张会,张继全,韩俊山.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41-146.
P74; X321
A
1005-9857(2015)03-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