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2015-06-05 15:32叶海辉李智山钟万芬胡华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配型襄阳阳性率

叶海辉,李智山,钟万芬,胡华琼

(1.襄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襄阳441021;2.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襄阳441021)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叶海辉1,李智山1,钟万芬1,胡华琼2*

(1.襄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襄阳441021;2.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襄阳441021)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领域越发推崇的临床用血观念,进行成分输血可以节约用血、节约血资源、副作用小、疗效好等特点,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临床中,血小板输注成为现代成分输血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上血小板疾病的治疗中[1],现阶段,血小板输注主要用来治疗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疾病,通过血小板输注可以有效地降低因为血小板疾病导致出血的病死率,因此,目前血小板输注问题一直被大家所重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治疗效果明显低于预期值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血小板无效性输注”或“血小板无效性灌注”,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方式用来控制血小板输注无效[2],本文就血小板抗体筛查和鉴定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引用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方法

笔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本地区三家三甲医院进行输血的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132例,患者年龄在3-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8.7)岁;上述患者中白血病患者13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肿瘤患者44例、干细胞移植5例、淋巴瘤16例,上述患者病史在6个月-7年之间,之前的治疗中均多次输注血小板。

1.2 血小板的输注

本次研究中的血小板输注输注方式仪器主要为单人份机采集血小板,每袋容量在200-250ml之间,患者的血小板含量>2.5×1011/L,输注时流速均为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快速度输入,在给患者输注时患者未出现肿胀、感染、发热等不适。

1.3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评价

临床上,血小板的输注疗效主要由血小板增高指数(CCI)来判断[3],如果输注后CCI(1h)<7.5× 109/L、24h小时后CCI<4.5×109/L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其计算公式为:CCI=输注后血小板增加数(/ul)×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 1011)。

1.4 血小板抗体筛查和鉴定

临床实践中血小板抗体筛查和鉴定采用固相凝集法血小板血清学技术。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其中利用率或百分比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输血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上述患者中输血次数在5次以上,其中以输血次数在5-10次的患者出现输血障碍的人数最多,其次为11-15次,由调查数据发现,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输注障碍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即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出现输血障碍的人数逐渐增加,本次调查的260名输血患者中,出现血小板输注障碍的患者共计86人,占33.1%,其中86名血小板输注障碍的患者中经过检验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的患者共计67名,占77.91%;以输血次数为自变量,以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因变量,在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可知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r=0.518,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之间的关系

2.2 随机输注后CCI与配合性输注后CCI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技术对67例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后发现配合成功者39例,其中输注有效者33例,占84.6%,在将随机输注后和配合性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的CCI值比较发现,随机输注后1小时的CCI值为(6.26±1.04)×1011/L,随机输注后24小时的CCI值为(2.53±1.09)×1011/L,配合性输注后1小时的CCI值为(17.48±3.55)×1011/L,配合性输注后24小时的CCI值为(8.26±2.64)×1011/L,在对随机输注后的CCI和配合性输注后的CCI进行比较后发现1小时和24小时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8,t2=10.09,P<0.05)具体见表2。

表2 随机输注后CCI与配合性输注后CCI比较

3 讨论

进入20世纪,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血小板输注技术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其中血小板在制备、保存和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血小板在输注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血小板在输注到体内后,存活时间很短,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很低,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证实[4],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主要为机体免疫有关,主要分为非免疫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非免疫因素包括感染、脾肿大、DIC等;免疫因素包括HLA同种异型免疫、血小板特异性抗原、ABO血型不合等因素。目前临床研究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为免疫性因素引起,有研究指出,如果血小板输注以后后1h的血小板增高指数(CCI)的变化值<7.5×109/L,应考虑是由免疫因素所致;若1h的血小板增高指数(CCI)的变化值在正常范围内,而24h的血小板增高指数(CCI)的变化值<4.5×109/L,则应考虑主要为非免疫性因素所引起,所以可见免疫因素成为临床诊治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5]。所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一线工作者要对上述指标谨慎分析、综合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临床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逐渐增加,输血次数在5次及以下的患者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几率最小,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几率逐渐增加;当对上述血小板输注障碍的患者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时,发现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77.91%。在经过统计学检验得出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6],证明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主要因为在有血液进入机体后,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发,可以使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簇的自身抗体,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其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次数逐渐增加,从而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逐渐上升,即血液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次数会逐渐增加,当体内输注血小板之后,受者体内可能因为血小板的输注刺激机体产生同种异型的HLA抗体,当再次给患者输注血小板时,供者体内血小板HLA—I类抗原将会与受者体内相应的同种抗体结合,血小板将会被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和快速清除,从而导致血小板会被不同程度的破坏[8],所以随着患者输注次数的增加,患者中出现输注障碍的人数逐渐增加,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逐渐增加。

同时研究结果发现,在将血小板利用两种方式(随机输注和配合性输注)输注后,观察血小板在不同输注方式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随机输注和配型输注血小板增高指数(CCI)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随机输注的血小板增高指数(CCI)的变化趋势要明显低于配合性输注的血小板变化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为,血小板交叉配型是通过选用相合或同型的血小板配型进行输注,这样可以保证大多数血小板中含大量的HLA抗体或HPA抗体,而随机输注不能保证血液中含有所需含量的血小板,但配型输注可以按照机体的需要进行血小板的配型,进而保证输注的血液中含有相同或同型的血小板;同时临床实践发现,输注1小时变化最明显,随着输注时间的延长,增高指数逐渐降低,可见利用血小板交叉配型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对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PTR的发生[9]。综上所述,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输血次数存在相关性,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在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上首要选择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以此来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病率。

[1]杨成民,李家增,季 阳,主编.基础输血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9.

[2]田兆嵩主编.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8:29-2334.

[3]C.oodnough LT,Kuter DJ,CuUough J,et al.Prophylactic plate-lettransfusion from healthy apheresis platelet donors undergoing treatmentwith thrombopoietin[J].Blood,2001,98(5):1346.

[4]焦淑贤,朱建芳,丛培芳,等.改良抗原捕获EL ISA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7):519.

[5]范 厚.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意义与方法学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856.

[6]高 艳,陈 桃,范章平,等.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合性输注[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0,9(8):585.

[7]Dflalingem S,Humpeb A,Cormore J.Flow-cytometrie screening ofplatelet antibodies with previously frozen cells[J].J Immunol Meth-ods,2005,297(1-2):169.

[8]Heal JM,Blumberg N.Optimizing platelet transfusion therapy[J].Blood Reviews,2004,18(3):149.

2014-01-26)

1007-4287(2015)02-0298-03

2013-2014年度湖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编号:CGX2012-9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配型襄阳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丢表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组配型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调整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神秘的包裹
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儿童输注配型阳性的血小板的效果分析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