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素分析
——基于大众视角

2015-06-05 09:31肖秀显陈华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众旅游体育

肖秀显,陈华胜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广东 广州 511370;2.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素分析
——基于大众视角

肖秀显1,陈华胜2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系,广东 广州 511370;2.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体育旅游是推广“全民健身”新途径,是现代社会一种生活方式。立足大众视角,运用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导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丰富理论研究内容。大众对体育旅游认识不高、参与不足;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不足;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经济条件、场馆设施、信息来源等。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要素分析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将“体育产业”作为培育与扶持的绿色朝阳产业。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具有旅游业和体育业特点的新型产业形式。早在2011年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和旅行市场每年的价值达1 180亿美元,旅行和旅游产业在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将占旅游总收入的25%,我国约占旅游业年产值的5%,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潜力巨大[1]。

最早通过体育运动开展旅游行为的文字记载追溯到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始,西方从学术上对体育运动和旅游两者关系的研究则是近半个世纪才逐步建立起来。Don Anthony在1966年撰写的《体育和旅游》在Britain身体娱乐中心会议上问世,成为研究体育与旅游二者关系的第一篇论文,该文详细阐述了体育运动在人们假期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被视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研究的开始。文献记载最早关于体育旅游研究的学者是西方学者腊斯克(Ruskin)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人们在特定休闲时间里,由于被特殊的自然和体育户外休闲设施吸引产生的旅游行为[2]。虽然对体育旅游本质未做出全面的认识,但已经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体育旅游概念界定较准确且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的是Glyptis,他在1991年撰写的论文认为体育旅游是指参与性体育旅游,体育事件旅游,奢侈性体育旅游,体育运动训练及与体育相关的旅游总和[3]。他将体育旅游内涵由单一的赛事体育旅游扩展到5个方面。追朔我国历史,徐霞客徒步游遍我国的大江南北、峡谷山川,可谓是践行“体育旅游”的第一人。连桂红与刘建刚的定义:所谓体育旅游,指旅游者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借助于体育组织或者其他中介机构进行的旅游活动[4]。

体育旅游应该是:以体育要素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体育旅游是体育、文化、环境、科技等和谐发展观念的最终树立与形成的“深绿体育”[5]。在自然界或者是社会活动中所有能够吸引旅游者参与或者从事体育旅游活动的客体都称为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包括客源市场(旅游者是其主体)、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三大主要因素[6]。利用体育要素作为吸引物创新和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即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因素称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素,包括政府政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经济水平、资金投入、产品定位、旅游主体需求等。旅游主体就是大众游客,其对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决定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对其研究有益于指导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体育旅游研究理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全民健身”制度化和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改革政策下,国民都将成为体育旅游的主体。抽取了北京、上海、广州、辽宁、陕西、四川、海南、河南、安徽等区域,涵盖了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北、西南、旅游特区、中原、东南等各旅游业发达地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新媒体网上交友群聊的方式发放问卷与访谈。被调查的北京旅游同业资源群、广州旅游户外交友群、上海户外旅游群、陕西旅游年票俱乐部、四川旅游、辽宁旅游总群、海南旅游同行游群、河南旅游总群、安徽旅游群等群友都在1 000~2 000人之间,调查样本具有研究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

登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网络数据资源平台,收集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等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同时阅读了《体育旅游》《体育旅游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著作。

1.2.2 调查法

1.2.2.1 问卷调查 对上述9个新媒体交友群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采用分级目录的形式,经过专家效度检验后,对广州旅游户外交友群间隔两周后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R=0.882(P<0.01)高度相关,保证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向每个群回收问卷50份,剔除无效问卷,每个群保留40份有效问卷,共计360份回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1.2.2.2 访谈 通过与各群友网聊,了解各地旅游爱好者们对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带动的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网上交流。为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现实依据。

1.2.3 数据统计

使用Excel和Word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1.2.4 层次分析法

根据调查者对不同因素的认同程度进行定量:将大于300人设为非常重要,299~270人设为重要,269~200人设为一般,199~140人设为不重要。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旅游的目的性的认识情况

旅游现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度假、娱乐放松等的重要方式,日益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2009年12月国发〔2009〕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4年8月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消费总额达到5.5万亿元,国内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率4.5次,旅游业收入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超过5%。国发文件大力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大众旅游消费正由传统观光普通旅游向观光、休闲、健身、体验、度假并重的深度旅游转变,消费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大众对旅游产品乃至旅游业的发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对当下的旅游目的的调查情况见图1、表1。

图1 对旅游目的性的情况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对于以观景为目的传统旅游的全国各地的比重基本相当,对于舒心和解压的功能,北京、广州、上海调查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广州尤为突出,这是由于广州的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相对大,体育旅游成为缓解压力的很好的方式,同时也反应出广州地区的大众对体育旅游的认识与参与性较其他地区更好一些。安徽省的受调查人群对此因素认可度较低,地区性项目发展有限,大众的生活、工作环境较为宽松,也是其重要原因。另外,从总体上看,广州受调查者对各项功能都有所认识,这与广州地区开展了较为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密不可分。

表1 对旅游目的性汇总(可多选)(N=360)

对于旅游的娱乐功能普遍的认识度不高。从表1的纵向比较来看,对于旅游的第一目的就是观景,有264人次选择,占被调查人数的74%,旅游的解压与舒心功能也分别是215人/59.7%和248人/68.9%。对于现代旅游开发的挑战、交流、聚会、娱乐等功能的选择率都不高,特别是挑战和娱乐功能,仅为42%和3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各地的旅游还是以传统的景观游为主,体育旅游产品的纵深方向的开发还有待于加强。

2.2 对体育旅游的了解、参与情况

国家旅游局曾推出12个大类80个单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国家体育局曾公布了:青海省的“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浙江湖州全力打造新兴、时尚的“极限运动旅游”;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环太湖体育圈”;新疆开拓“横穿塔克拉马干的体育探险游”。西藏开展重要的创汇项目“登山游”;河北拟建设“环北京体育圈”;四川省打造“西岭雪山冰雪运动基地”建设具有国际品牌的体育旅游强省。云南整合资源打造“高原体育城”[1]。山东省2014年8月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青岛风河伟业体育健身休闲示范基地、德州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产业基地、烟台养马岛马术运动示范基地、乐陵市友谊体育器材公司、临沂河东区体育产业基地和烟台蓬莱海上休闲运动示范基地等8家单位授予2014年度山东省首批体育产业基地[7]。旅游者对体育旅游的了解、参与情况见表2、表3。

表2 对体育旅游了解情况(N=40)

通过表2可以看出受调查者对于体育旅游的了解情况由高到低分别是四川85%、上海77、5%、广州70%、北京65%、海南57.5%、辽宁52.5%、安徽45%、河南40%、陕西35%,被调查人群总的了解情况为58.6%。从各地的情况看,有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了解体育旅游的情况有6个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四川位居首位是与四川致力于推广体育旅游产品,开展各类型的体育旅游拓展项目分不开的。陕西作为传统游发达的旅游城市对于体育旅游的社会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也许受传统游的影响较大,另外,没有在传统游的基础上,很好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也是重要的原因。

表3 对体育旅游参与情况(N=40)

从表3参与情况调查来看,参与人数159人占总人数的44%,近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是没有参与过体育旅游项目。总体数据来看还是非常的不乐观,作为旅游的新型项目推广也有近10多年的时间,推广依然不理想。

2.3 对体育旅游项目认识情况

体育旅游在国内起步较晚,随着国务院的旅游政策实施,旅游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向着多领域的融合的深入开展。作为新型旅游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旅游界还是体育界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追捧。国发[2014]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丰富体育产业内容,促进体育旅游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达到5万亿的经济增长目标,体育旅游的发展与带动是不可小觑的。目前大众对体育旅游项目的认识的调查情况见表4。

通过表4各纵向数据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的受调查者对于体育旅游项目的认识总体高于其他地区,另外,受地域和项目特点,不同项目在不同地区的受认识程度不同。例如游泳运动,在海南的认识远高于其他体育项目;广州的绿道规划与覆盖面积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所以被调查者对自行车休闲健身的体育旅游项目选择率较高。马拉松比赛被认为是一项影响面较大,带动经济效应链条较多的路跑产业,在被调查开展过马拉松比赛的城市中,所占的份额都较其他项目高。辽宁作为体育大省,开展城市马拉松的赛事的仅有沈阳市、大连市和丹东市(信息截至2015年1月中国田协官方网站),所以被调查者对马拉松赛事的认可度较其他城市略低。另外,从横向的比较来看,起步较晚的马拉松运动正飞速占得了体育旅游的主场,有262人选择,占总调查人数的72.8%,已经逼近了传统体育产业的主板块赛事营销的73.8%的大众认可度。另外,通过访谈得知,有些人自发参加各种体育社团组织,有官方的有民间的,例如徒步俱乐部、夜跑团、跑友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各式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各地的体育节类型的大众集体性项目开展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为了实现国发[2014]46号文件的总体规划,达到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要求,各地的体育节庆活动需要加强。

表4 对体育旅游项目的认识情况(可多选)(N=40)

2.4 影响参与体育旅游的要素分析

从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共圆中国梦”,到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的“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讲话,再到人民大学王琪延教授对休闲经济、休闲消费、休闲经济时代的大胆预测;从连续多个国发文件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体育休闲经济时代的发展的声音。不断开发符合大众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势在必行。体育旅游具有独特的亲近自然、舒缓压力、康体健身、休闲娱乐、注重体验等特点及巨大的开发潜力,在国家的多番政策实施推广下,体育旅游必将成为新世纪旅游发展的潮流。国际体育旅游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旅游业的已占到旅游业的30%,正发展成为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将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当专家们正在纸上思考的时候,普通大众对参与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认识又是如何的呢?调查情况见图2、表5。

图2 参与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

从图2得知各地区受调查者对不同因素关注度不同,北京地区对政策、交通、经济、信息、导游的要素关注度较高;上海与广州同北京情况相似,广州的受众对人工化要素较为重视;辽宁、安徽是对政治因素不太关注,对经济和场馆、赛事关注明显;安徽大众对赛事关注度不高,这与安徽省承办大型赛事较少有很大关系;河南大众关注度集中在原生态和导游的因素上。从图2可充分看出,各地区由于政治影响力、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受调查者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要素的认识也很不同。

表5 参与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可多选)(N=360)

表5数据显示:对于地区的经济特点、体育旅游资源信息发布渠道、体育旅游的基础场馆设施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从纵向的比值来看已经达到86.3%、84.2%和84.4%,受调查者都有一定的共识,也是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因素。对于政策的支持、赛事的举办、体育旅游产品的安全保障以及导游的人员素质等因素的比率分别为71.6%、79.7%、79.1%和80.8%。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全方位的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态势还是非常强进的,然而,大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赛事、安全、导游素质等因素,需要一个时期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够赶上产业发展的需要。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再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层次分析法是指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8]。

第一步:对表5的数据建立起数据模型见图3。

图3 递阶层次结构

第二步:对调查结果制作评价定量分级标准见表6。

表6 评价定量分级标准

由表7可知: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中,资源因素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排第3,最后就是环境因素。对于大众旅游者来说,体育旅游的资源情况是决定是否出行的重要因素,体育旅游资源具有足够吸引力,才能得到旅游主体的广泛认可,因此要从打造精品赛事、运作多元化的体育场馆、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具有优秀的导游团队、便利的交通设施等方面入手;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的权重基本相当,对于外界的环境和自身的小环境对于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从指标的级别看:经济、场馆、信息级别最高,定位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推广除了传统媒体,必须重视新媒体的传播,因为新媒体的使用者将会是体育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导游、赛事、安全、交通为关键要素;人工化、政治、原生态、服务等为一般要素;时间、家庭、文化等为外围因素。同时对于地方赛事的举办,基础场馆设施的建设,负责指导人员的素质,旅游产品体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都将受到空前的关注。

第三步:各因素的加权值见表7。

从访谈了解到,国家关于体育赛事审批权的放开,各地的赛事水平、种类、规模、影响力等诸多因素都将得到改善与提高。社会资本也将随着政策的导向而更多地流入体育产业发展中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是全方位的深化发展。

表7 各因素的权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对体育旅游认识不高、参与不足

体育旅游项目在国内开发形式单一,甚至成为偏门、冷门、高端运动项目的代名词,如受登山、潜水、探险、帆船、高尔夫等项目所局限,开发出普及大众的旅游产品种类较少,所以社会认可度不高,参与的人群相对较少。

3.1.2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不足

对旅游目的性的调查得知,大众的旅游需求呈多样性的发展,观光为目的的传统游依然占旅游目的性的主导地位,反应出新兴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不足,不能实现旅游的更多的附加功能。体育旅游所呈现的健身与健心需求不高,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宣传有待加强。

3.1.3 群体性体育旅游产品受欢迎

受新媒体时代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的影响,大众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改变,民众对贴近大众生活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关注度较高。例如马拉松比赛,在中国田径协会备案的赛事:2012年35场,2013年39场参与人数达75万人次,2014年50场参与人数预计在150万人次,且每场赛事在几天甚至是几小时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限定的报名人数,堪称火爆。

3.1.4 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素较多

大众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关注的核心要素是经济、信息、场馆;关键要素是赛事、导游、安全、交通等;一般要素为人工化、政治、原生态、服务等;时间、家庭、文化被视为外围要素。

3.2 建议

3.2.1 提高政府的主导与组织能力

各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基础场馆设施的建设,开发适合普通大众参与的体育旅游产品,同时加强官方组织与激发自发性管理的能力并进,建立健康、稳定、和谐的体育旅游市场。

3.2.2 重视核心要素和关键要素的开发

体育旅游的兴旺,资源开发是关键。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立足传统旅游资源,实施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的指导思想,注重各要素的开发情况,不仅突出当地的旅游特色,而且还能够贯彻“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不仅保障生态效益,获得经济效益,还要收获社会效益,更好地塑造城市新名片。

3.2.3 重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在体育专业院校中开设休闲体育专业,设立体育旅游方向的高等学院不足10所,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几乎没有。面对大众对体育旅游中导游和服务要求,高校应该开始体育旅游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迎接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市场。

3.2.4 加大宣传、引领潮流

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在保留传统媒体的同时,开拓新媒体平台,宣传体育旅游价值、文化、产品等,让更多大众认识体育旅游产品和了解体育旅游法规及安全保障等信息,提高参与的自信,体验参与效果。实现大众对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体育旅游必将迎来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热潮。

[1]鲍明晓.我国体育旅游业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EB/OL].(2012-04-21)[2014-12-19].http://www.xzbu.com/3/view-1499673.htm.

[2]Ruskin H.Selected views on socio-economic as-pects of outdoor recreation,outdoor education and sport tourism[M].Natanya,Israel.:Emmanuel Gill Publishing,1987.

[3]Glyptis,S.Sportand tourism[C]//C.Cooper:Progress in tourism,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M].London:Belhaven Press,1991:165-183.

[4]连桂红,刘建刚.论体育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15-16.

[5]曾建平,曾平.绿色体育的伦理之维[J].理论与现代化,2006(5):21-26.

[6]周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3): 32-34.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EB/OL].(2013-02-18)[2014-12-20].Http://www.gov.cn/zwgk/2013-02/18/content_2333544.htm.

[8]百度百科:层次分析法[EB/OL].http://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64279/5071768.htm.

[9]枊伯力.体育旅游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10]维德,布尔.体育旅游[M].戴光全,朱竑,译.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1]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2]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2):23-26.

[1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N/OL].(2009-12-03)[2014-12-19].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0-03-24)[2014-12-10].http://www.gov.cn/zwgk/2010-03/24/content_1563447.htm.

[15]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6]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EB/OL].(2014-10-30)[2015-04 -12].http://www.athletics.org.cn/marathon/tzgg/2014-10-30/453009.html.

[17]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EB/OL].(2013-03-17)[2015-01-13].http://news.qq.com/a/20130317/000589.htm.

[18]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EB/OL].(2013-08-28)[2015-01-1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8/c1024-22727023.html.

[19]王琪延:中国将迎来休闲经济时代[N/OL].(2013-08-25)[2015-03-18].http://qcyn.sina.com.cn/business/swzx/2013/0825/100121153673.html.

责任编辑:刘红霞

El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Based on Views of the Public

XIAO Xiuxian1,CHEN Huasheng2
(1.Social Sports Department,Sontan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1370,Guangdong,China;2.Guangzhou Sontan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1370,Guangdong,China)

Sports tourism is a new way of promoting“national fitness”and is a way of life inmodern society.Based on the public perspective,using the datamethod,questionnai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guides the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riches the theory research content.The public awareness of sports tourism is not high w ith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sports tourism product is inadeguate.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elements are econom ic conditions,facilities,information sources,etc.

Sports tourism;Develop resources;Factor analysis

G80-052

A

1004-0560(2015)04-0074-06

2015-06-20;

2015-07-21

2014年09月—2015年07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项目,课题编号:Gzdxstxy2013—010。

肖秀显(1979—),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休闲体育、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大众旅游体育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旅游
我们的“体育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