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伊朗双边贸易互补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6-04 09:47段秀芳吴盼盼
新疆财经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伊互补性贸易额

段秀芳,吴盼盼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伊朗处于亚洲西南方的中东地区,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战略地位突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国家。自2004年以来,中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扩大。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中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仅为7045百万美元,之后稳步上升;到2008年达到27758百万美元,增长了2.94倍;①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数据库(UNCTAD)。这之后,除2009年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和2012年受到美国制裁②2012年美国、欧盟对伊朗实行数十年来最严厉的制裁以后,伊朗的石油出口遭遇巨大打击。伊朗此番遭到制裁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减少了从伊朗进口的石油量。影响贸易额有所下降外,中伊两国贸易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历年来的最大值45095百万美元。截止2013年,中伊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达39426.5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中国对伊朗的出口贸易额为1403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1%(中国成为伊朗的第二大贸易进口国),中国从伊朗进口的贸易额为2539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中国成为伊朗的第一大贸易出口国),③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数据库(U N C T A D)。中国已成为伊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4年5月,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第四次峰会期间,习主席和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就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这为两国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拓展了空间。为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伊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挖掘伊朗的贸易潜力和深化与伊朗的能源外交十分重要。

现有文献中,赵伟红(2008)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和净出口比率指数(NTR)对中伊商品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定量分析;鼓秋锋等人(2011)对中国与伊朗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分析,但并未将整体货物贸易作为研究对象;郭巧梅(2011)的分析发现,中伊商品贸易结构主要受自然与人文、中伊政府宏观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杨涛(2011)的分析得出,中伊之间的经贸具有互补性强、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大、涉及领域广等特点,但受制于美、欧、俄等西方国家,中伊贸易在深层次领域扩展有限。

综上,上述文献并未对中伊双边整体货物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对中伊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也仅限于规范分析,因此,本文拟从整体上对中伊双边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并在影响中伊两国贸易因素中加入美国制裁这一虚拟变量,来对中伊两国的双边贸易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伊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

(一)中伊双边贸易结合度分析

贸易结合度是衡量两国间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TIci=(Xci/Xc)/(Mi/Mw),其中,TIci表示c国对i国的贸易结合度,Xci表示c国对i国的出口额,Xc表示c国的出口总额,Mi表示i国的进口总额,Mw表示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若该指数大于1,说明c、i两国之间有紧密的贸易关系;反之,则贸易关系较为松散。

表1 2004年—2013年中伊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

表1数据显示,无论是中国对伊朗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还是伊朗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大于1,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这不仅说明中伊两国货物贸易的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还表明中伊两国的货物出口对彼此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强。通过两国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对比可以看出,除2011年之外,伊朗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大于中国对伊朗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这说明,伊朗货物贸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明显大于中国货物贸易对伊朗市场的依赖程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伊朗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其主要向中国出口资源类产品,由此导致伊朗并非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而中国却是伊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中伊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

表2 2004年—2013年中伊双边贸易互补性综合指数

表2数据显示,除2006年外,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大于0.88,而继2007年之后,该指数均超过了1;以伊朗为出口国计算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大于0.7,且呈现小幅上升态势,2012年、2013年其指数分别升至1、1.04。由此可以看出,中伊两国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且互补性在进一步增强,这与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稳定性相一致。

从具体产业来看,不同产业的互补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由图1可以看出,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互补性指数中的第6类(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最大,2007年后该指数均大于2且呈现上升态势;其次是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除2006年外,其指数均在1.5左右徘徊;第三位是第8类(杂项制品),该指数在2012之后上升较快,2013年达到最大1.51。此外,第0类(食品和活畜)指数虽未超过1,但自2010年之后其互补性指数趋向于1;其他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图1中未显示)均小于1。可见,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与伊朗的进口需求较最为相符。

图1: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互补性指数

图2:以伊朗为出口国计算的互补性指数

由图2可以看出,以伊朗为出口国计算的互补性指数中,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剂及相关材料产品)最大,但呈下降趋势;其次是第2类(非食用粗材料产品),该指数在波动中呈上升态势,至2013年达到最大4.62;排第三位的为第9类(未分类的其他产品),其指数在2011年之前均远小于1,但2011年之后均大于1且上升态势显著;第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指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仅在2013年达到1;其他类产品的指数(图2中未显示)明显小于1。由此可知,伊朗出口的资源密集型产品最符合中国的进口需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未分类的大宗商品也在填补着中国的进口需求。

综上,非食用粗材料产品(第2类),矿物燃料、润滑剂及相关材料产品(第3类),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第6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第7类),杂项制品(第8类)是中伊两国最具互补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双方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大,并成为两国贸易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此外,食品和活畜(第0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第5类)以及未分类的其他产品(第9类)在中伊两国贸易中的互补性也在加强,这为双方贸易往来的活跃增添了动力。可见,中国与伊朗两国贸易额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两国较高的贸易互补性。

(三)中伊双边贸易互补性性质分析

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可以确定哪些是贸易互补性程度高的产品,下面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来测度中伊两国之间的互补性是产业间互补还是产业内互补。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c国对i国在a产品的出口额表示c国对i国在a产品的进口额。当时,表明c国与i国处于产业内互补状态。当TSCaci≥0.8时,表明c国在a产品上具有高比较优势;当时,表明c国在a产品上具有高比较劣势,这两种情况均表明c国与i国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④董锐.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东亚论坛,2010,19(3):51-57.

由于本文并非研究中伊贸易互补性性质的动态变化,因此仅用2011年到2013年数据就足以分析当前中伊贸易互补性性质。从表3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3年中伊比较优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三年中,第1、6、7、8类产品的TSC值趋于1,说明中国在这四类产品上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第2、3类产品的TSC值趋于-1,说明伊朗在这两类产品上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而根据第0、5类产品的TSC值则无法定性(第4、9类产品数据缺失)。2011年—2013年中伊在第1、2、3、6、7、8类产品上的贸易总额分别占中伊贸易总额的88%、86%和85%,说明中伊产业间贸易规模巨大。综上可以判断出,中国与伊朗的双边贸易属于产业间互补状态。在中国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上,机械及运输设备(第7类)在中伊双边贸易中所占份额最大,三年的占比分别为15.93%、14.51%和12.74%;而排第二位的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第6类)分别占双边贸易总额的8.81%、9.26%和11.35%,一降一升的态势说明中国出口到伊朗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下降,劳动力资源优势产品仍是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推动力。在伊朗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上,矿物燃料、润滑剂及相关材料产品(第3类)占绝对比重,三年的占比分别为51.24%、50.68%和46.25%,而非食用粗材料产品(第2类)的占比分别为7.3%、7.4%和7.81%,一降一升态势均说明伊朗仍主要靠资源推动出口增长。

综上,在中伊产业间贸易中,中国在工业制品上强于伊朗,但却在初级产品上弱于伊朗;但是从总体的数量和金额看,伊朗的货物贸易竞争力强于中国,因而中国对伊朗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这实际上与中国对伊朗石油的刚性需求是分不开的。

表3 2011年—2013年中伊双边贸易专业化系数值

二、中伊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测算中伊贸易结合度、贸易互补性指数以及贸易专业化系数发现,中国与伊朗产业间贸易互补性非常强,贸易潜力巨大。为将中伊贸易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需对中伊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引力模型的建立

一般认为,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Tij=A(YiYj)/Dij。式中,Tij表示i国和j国的贸易量,A表示常数项,Yi表示i国GDP,Yj表示j国GDP,Dij表示i国和j国的距离。因该模型是非线性的,模型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成线性形式,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构建如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

其中,因变量Tij代表中伊两国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ε表示随机扰动项,其他各自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及说明见表4。

为了分析中国对伊朗出口的影响因素,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EXij为中国对伊朗的出口贸易量。

为了分析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影响因素,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IMij为中国从伊朗的进口贸易量。

表4 各解释变量的相关说明

(二)引力模型的回归检验

本文利用Eiews6.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选取1999年至2013年数据对中伊两国双边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其中,中伊两国GDP和人均GDP来自联合国贸发会数据库(UNCTAD),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利用Googlearth软件测算。

本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第一次回归分析发现,各解释变量的符号符合预期,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D.W.检验结果也很理想,但中伊两国人均GDP之差的绝对值这一解释变量在中国和伊朗进出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三个模型中的检验均未通过,因此剔除该变量,重新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表5、表6和表7的结果。

表5 模型(1)的第二次回归结果

综合表5实证检验结果,可得模型(1)的回归方程如下:

如模型(4)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YiYj上升1%,中伊之间的贸易额就会增加0.770%;由于美国制裁的影响大于中国与伊朗签署的能源协定和经贸协议,故中伊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会减少34.8%;当中伊之间签订能源协定时,中伊之间的贸易额会增加42.4%。

表6 模型(2)的第二次回归结果

综合表6实证检验结果,可得模型(2)的回归方程如下:

如模型(5)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YiYj上升1%,中国对伊朗的出口额就会增加0.730%;2012年美国把对伊朗的制裁扩大到了在美国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金融机构,美国政府要对那些通过伊朗中央银行及其相关商业银行进行石油贸易和其他交易的外国金融机构实施制裁,⑦蔡鹏鸿.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2,(4):16-21.为避免受制裁法的牵连,中国减少了交易。由于该影响大于中国与伊朗签署的能源协定和经贸协议,中国对伊朗的出口贸易额会减少31.6%;当中伊之间签订能源协定时,中国对伊朗的出口额会增加53.9%。

表7 模型(3)的第二次回归结果

综合表7实证检验结果,可得模型(3)的回归方程如下:

如模型(6)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时,YiYj上升1%,中国从伊朗的进口额会增加0.793%;2012年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数十年来最严厉的制裁,中国减少了从伊朗购买的石油量,由于该影响大于中国与伊朗分别签署的能源协定和经贸协议,中国从伊朗的进口额会减少36.4%;当中伊之间签订能源协定时,中国从伊朗的进口额会增加39.0%。对比表6和表7中虚拟变量Z的回归系数,发现签订能源协定使中国对伊朗出口额的增长率大于中国从伊朗进口额的增长率,部分原因可以用永久收入假说来解释,签订能源协定使伊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人们会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消费支出,故得出该实证结果。

(三)回归结果分析

1.两国经济规模对双边贸易影响较大。反映经济规模的变量对双边贸易影响显著,说明中伊GDP乘积增长对双边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如果国家贸易规模主要由GDP总量决定,则表明该国的贸易结构尚处于较低的YiYj阶段,也就是说,该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是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比较符合中国与伊朗进出口产品的结构特点。

2.美国制裁对双边贸易影响较大。由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制裁对中伊贸易的负向影响明显大于双方签订能源协定、经贸协议的正向影响。美国以往对伊朗的制裁尽管也都比较严厉,但都没有强行干涉过其他国家与伊朗的贸易关系,其他国家是可以与伊朗进行正常贸易往来的,特别是仍可从伊朗进口大量原油,而不会受美国和联合国相关制裁决议的限制,⑧蔡鹏鸿. 美国制 裁伊 朗及其 对中 国的影 响[J]. 现代 国际关 系,2012,(4):16-21.而此次《2012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的颁布则并非如此,这严重阻碍了中伊双边贸易。

3.中伊两国签署的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影响较大。虚拟变量Z对双边贸易影响显著,说明2002年能源协定签订对中伊双边贸易有明显改善作用。

三、启示

(一)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中国与伊朗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应做进一步改善,有针对性地扩大贸易商品种类,优化商品贸易结构。伊朗除了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还应注重发展其他行业,加大对非石油产品的出口;中国除了要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还应进一步加大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由于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还不太强,因此,伊朗仍将继续面临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等的激烈竞争。经济技术合作是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目前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已发展到高铁、石油、天然气、电站、通讯等多个领域,应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合作。此外,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伊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机会,促进我国大型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二)稳妥处理两国关系

伊朗核问题一直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伊朗的缘由,积极促进该问题的解决显然可以加快中伊双边贸易的发展。此外,如何处理中国与伊朗、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对于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和中伊双边贸易都至关重要,因为2012年美国对伊全面制裁政策曾导致中国面临伊朗停止石油供应和中国在美金融机构被逐的两难处境。对于中伊关系,要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坚持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致力于实现和谐共处,主张通过外交谈判的途径解决各方争端。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加强政治信任和国际支持,为进一步发展中伊商品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赵伟红,2008)。此外,中伊应发挥产业互补性优势,积极开展油气政策方面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加深两国在油气领域的相互了解,推动中伊能源合作进一步发展,扩大能源及其他产品的贸易往来。

[1]赵伟红.21世纪初期中国对伊朗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鼓秋锋,杨兴礼,郭巧梅.中国—伊朗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3):220-224.

[3]郭巧梅.21世纪初期中国—伊朗商品贸易结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杨涛.中国与伊朗经济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制约因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21(2):55-58.

猜你喜欢
中伊互补性贸易额
中伊贸易网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全球影响力分析框下的中伊能源合作关系研究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中伊媒体对话会在德黑兰举行蒋建国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园林欣赏的两种模式及其互补性——对陈从周园林欣赏理论的环境美学反思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