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联技法探微之二
——揶揄法

2015-06-04 07:18张兴贵
对联 2015年13期
关键词:郑板桥对联手法

●张兴贵

揶揄,是耍笑、戏弄、嘲讽之意,是一种集讽刺与幽默为一体的机智的语言艺术,历来就是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在中国,古代诗歌集大成者《诗经》中就有揶揄手法创作的名篇。比如《伐檀》、《硕鼠》等。西汉的东方朔以其诙谐的性格,机智的头脑和幽默的语言为我们留下诸如《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清代文学大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无疑也是用揶揄(讽刺与幽默)写成的巨制。而到了现代,鲁迅先生的杂文,更是将讽刺与幽默的文学表现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达到了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高度。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嘲笑神的邪恶和神的不公平的神话故事。文艺复兴以后,更是出现了莫里哀的《伪君子》、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等以讽刺与幽默手法写成的名著。

讽刺与幽默,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不仅有典范作品,古今文学理论家亦有其理论论述。

讽刺,是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清楚的理解认识。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 书记》中说:『刺者,达也,诗人讽刺。』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 什么是『讽刺』?》中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 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 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幽默,指的是语言因有趣或可笑而显得意味深长的一种艺术。因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对幽默的解释是:『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由于讽刺与幽默密切相关,有的讽刺中含有幽默,有的幽默中不乏讽刺,因此,我们不妨将讽刺与幽默统称为揶揄。揶揄手法是用独特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善与恶、真与假和是与非,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物的精神实质。在对联中,揶揄手法也有许多经典作品,比如,明代朝中权贵与对联大师解缙有名的一出一对构成的一副对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权贵出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缙对句)

这副对联的出对句都用了双关修辞,但它从立意、构思到具体表达,无不体现了揶揄,再比如某地财神庙中的一副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让我为难!

这副联以财神与来人对话的方式,讽刺与嘲弄世间人,不好好做事,企图给财神烧香叩头就能发财的心理与行为,没有赤裸裸的指责,但读了这副对联谁能不心头一愣,仔细思量其中的深意呢,类似这样的对联,也是典型的揶揄手法的运用。

清朝对联,佳作纷呈,其中不乏用揶揄手法写成的精品,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类来解读。

一是淋漓尽致的讽刺

岳飞与秦侩一忠一奸的故事妇孺昏知,在杭州有一座岳王庙岳飞墓,岳飞墓前里有秦桧夫妇的跪像,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阮元,为秦侩夫妇题了一副联:

咳! 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 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假借秦桧夫妇沦落到跪在岳飞墓前,遗臭万年的地步,依然不反省自己的过错,而是互相指责,争吵不休的可笑嘴脸,犀利地讽刺了秦桧夫妇遭受万人唾骂的狼狈结局和奸佞心理不改的愚顽本性,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再比如曾朴题巡抚达兴、知县汪以诚的一副联:

以酒为缘, 以色为缘, 十二时买笑追欢,永朝永夕酣大梦;

诚心看戏, 诚意听戏, 四九旦登场夺锦,双麟双凤共销魂。

横批:汪洋欲海

这副对联写作的时代背景是,清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帝国主义国家自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订立许多不平等条约后,仍继续蚕食中国。对此,国人无不愤恨,而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为忧反以为乐,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地庆贺起来。那时的江西巡抚达兴、新建知县汪以诚就是这一类人。这副联将达兴、汪以诚一个主子、一个奴才,整天沉迷于酒色戏剧之中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既形象又生动,骂的痛快淋漓。更为巧妙的是联中嵌入了 『汪以诚、四九旦、双麟、双凤』四个人的名字,实在难能可贵。读这样的联我们不但能感受到作者对昏庸官场的无情鞭挞,更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巧。

二是委婉含蓄的影射

影射是一种委婉含蓄,不愿意或不便于直说,但又不得不说的思想感情的流露,请看林则徐自题故居书楼联: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才天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

林则徐题写这副联时,正值鸦片战争期间,他忠心为国,反被清廷指责处理事务不善,命大学士琦善赴广东查办他,并撤销了他两广总督的职务,了解了这一背景,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所说的『因病得闲』只是一个托词,他自谦是『散才』,希望老天爷宽恕他,流露的却是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下联,作者又自嘲年老了才知道学习,其实表达的是即便面临如此窘况,依然没有忘记向千载以上的圣贤们学习,特别是作者引用师旷老年炳烛而学的典故,一颗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赤子之心昭然若见。

再比如李渔题庐山简寂观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

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这副联的写作背景是,当年庐山一带,僧人乱占地盘,道家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李渔到此一游,了解到这种状况后,应简寂观内的道士邀请,题写了这副对联。李渔不愧是一个对联高手,也不愧是一个做思想工作的高手,他深知,面对一向肆意妄为的当地僧人,直接的指责只能进一步激怒对方。因此,他借用民间的两句话,『天下名山僧占多』和『世间好话佛说尽』,这样的话,僧人听了肯定高兴,然后在上联的第二分句,作者委婉地规劝对方:凡事不要做绝,你们占得地方已经够多了,也应该留下『一二座』奇峰,让我们的道友有个居住之处。言外之意是:这个要求并不高吧?下联第二分句作者锋芒内涵意思是,佛家的好话固然多,但是五千言的《道德经》也妇孺皆知,你们知道吗?意思是不要唯我独尊,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这副联欲抑先扬,首先肯定佛家的地位,然后说道家也不可小觑,刚柔相济,含而不露,机智不失风趣,谦逊不失自信,无疑,这也是揶揄手法的运用。

三是幽默风趣的自嘲、戏谑

自嘲,不是自贬,乃是一种旷达情怀的流露,也是一种无奈处境的感叹,但绝不是颓废。比如,郑板桥的自题联:

篷破船装零碎月;

墙倒屋进整齐风。

相传,有一年八月,郑板桥从扬州回家过中秋节,因手头没多少钱,他就搭了一只顺路回家的船。这船不但小,而且篷帆破烂,千疮百孔。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篷上的破洞落到船上,倒也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兴奋不已,脱口而出:『篷破船装零碎月』。这句话脱口而出后,郑板桥怎么也想不起下联来。中秋过后,他计划返回扬州,一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家住房的土墙『轰』的一声塌了下来,大风立刻横扫而来。郑夫人大喊:『这下完了!』 没想到郑板桥却是喜形于色,喊道:『这下有了!』 并叫夫人拿来文房四宝,提笔就写:

篷破船装零碎月;

墙倒屋进整齐风。

这副联真实地反映了郑板桥的生活处境,一个落魄文人的寒酸境遇让别人看了对联无不唏嘘。但是,郑板桥却表现的相当洒脱、自如、达观,全然没有颓废的心理,这大概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超人之处吧。这副联无疑是幽默风趣的自嘲,也无疑是揶揄手法在对联创作中的成功运用。当然,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平凡的词语(零碎、整齐)营造非凡意境的技巧更是我们叹为观止的。

再看一代联圣钟云舫的一副自题春联

谋生梦好鸡常破;

索债人多犬不闲。

这副联的内容很容易理解,上联说的是,我谋生艰辛,高兴的事只能在梦里遇到。但是,这样的好梦常常被鸡叫声打破,梦之余味无穷,联之余味无穷;下联说的更有趣,鸡叫声打破我的好梦,狗叫声却让我回到严峻的人生中来,索债的人一个接一个,使得院子里的狗也不得消闲。作者在这里只是客观事实的反应,丝毫没有发表议论,无奈吗?也许有点,但是我们感觉到的作者确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境界,这自嘲无疑也是作者直面现实的一种自勉。

戏谑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开玩笑,用戏谑的方式写联也是一种揶揄手法,请看曾任江西督军的李秀峰,为岳阳楼题写的一副联:

吕道士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去,飞过来,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写岳阳楼的对联,古今以来难以计数,要写的独具特色决非易事。李秀峰不愧是对联高手,他一反别人对吕洞宾和范仲淹一捧再捧得做法,对这两个人进行戏谑:你吕纯阳也太无聊了,整天在洞庭湖上飞来飞去,只你这一个神仙人家谁把你放在眼里?范希文你这个人也太多管闲事了,人生不过几十年,你说什么先呀后的,把别人家的忧乐挂在自己的心头。表面看来,作者在这里对吕洞宾和范仲淹持否定态度,而其实质却是作者用戏谑的方式,对这两人进行高度评价,活泼自如,让人感到趣味无穷,不用强迫自己背诵,联句也能记在心头,这或许就是揶揄手法的艺术魅力所在。

生活中有许多丑恶现象需要我们鞭挞,有许多不如意的行为需要我们规劝,

更有许多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无奈窘况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讽刺与幽默的文学创作资料,汲取清代对联揶揄手法的精华,对于提高我们的对联创作水平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学习这种技法,决不能东施效颦,而应当扎根生活的土壤,提升自己的生活情趣,以旷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机智的思维感悟生活,用诙谐的语言去题咏生活,这几点是学会揶揄手法的其前提和核心。

讽刺是一种智慧,幽默是一种态度。讽刺与幽默的有效结合,就是揶揄!

猜你喜欢
郑板桥对联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巧出对联
贴对联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解缙二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