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东
摘要:企业效能监察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被多年的实践所证明,其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应该看到与效能监察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相比,其理论研究尚较薄弱,效能监察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等,还没有真正在理论上确立下来。比如,效能监察的地位和组织领导需要进一步明确,效能监察立法缺乏一定的权威性,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效能监察的本质与作用、发生与发展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在理论上作出回答。
关键词:企业效能监察 理论依据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是效能监察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效能监察不是孤立的,它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部分,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等社会条件是紧密联系的,它的存在与发展首先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正是效能监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更进一步说,效能监察对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一特性,决定了效能监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不仅能够存在和发展,而且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这是效能监察的理论依据之一。
之所以效能监察在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效能监察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落后恰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问题,是导致现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效能监察的特性来看,它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效能监察能够促进生产力要素之间的最佳结合。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就必须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达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
二是效能监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反映劳动生产力的大小,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直接影响了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新时期的行政监察理论为企业效能监察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企业效能监察是新时期行政监察工作内涵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职能不断加强和深化,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新时期行政监察理论的核心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和特点,找准位置,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把工作职能溶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这是新时期行政监察理论的内在要求。显而易见,这一理论为效能监察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把企业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监察部门实现职能作用的基本方式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一是企业监察部门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需要效能监察。
企业监察工作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是新时期监察理论不断深化的显著标志。首先,企业效能监察是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监察活动,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发生联系,而且这种监察方式最容易被企业经营管理者所接受和欢迎,所以企业监察部门通过效能监察这种监督管理方式,能够使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更紧密、更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其次,效能监察使监察部门履行服务职能更具针对性,企业监察部门通过开展效能监察,能够更好地选准服务的入手点,使企业领导所想的、职工所关心的变成我们服务的具体行动;再次,效能监察是监察部门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企业效能监察在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素质、增加效益等方面是直接的、具体的、明显的,而且已经被实践所证明,这就说明了效能监察这种服务途径是积极的、有效的。
二是企业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效能监察。
新时期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是通过各项具体工作体现出来的,保证企业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维护企业的政治稳定,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一方面,效能监察能够与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各项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更能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它与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密不可分,始终保持着一种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效能监察作为一种高层次、综合性的监督方式,它能够把监察部门各项职能作用集中体现出来。开展效能监察,帮助企业整改问题、堵塞漏洞、挽回损失,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从而使服务职能作用体现的更为突出。
三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需要效能监察。随着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内涵的不断深化,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力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企业监察部门来讲,如何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廉政机制,创造良好的廉政环境,提高各级管理者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已经成为企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发展方向。标本兼治也正是效能监察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其它工作无可比拟的独特的治本作用。可以说,效能监察也是一种廉政机制。
3 企业管理学理论也是企业效能监察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企业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即管理组织生产力与维护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是通过具体的管理工作来体现的,表现为一定形式的管理运动。企业管理学认为,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就必须使企业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者之间构成一个连续的、良性循环的封闭回路,通过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使管理活动发挥最佳效能。在整个管理运动中,有效灵敏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和制约管理的动力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企业管理学一般指导原则的一个重要观点。而企业效能监察作为一种监督检查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管理活动发挥出最佳效能。这一目的是通过对管理过程监督、检查、建议、处理、控制、反馈的程序来实现的。很显然,企业效能监察属于企业整个管理运动中的一部分,因而企业管理学理论也是企业效能监察的理论依据之一。
企业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与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与企业其它监督、业务部门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企业效能监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效能监察的本质作用是客观的,更深层次的作用还远未被发现和挖掘,不能由于我们认识上差异就怀疑这种作用的客观存在,只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实践,企业效能监察必然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必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