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觉清
乌申斯基说:“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没有思维,就不可能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略谈几点做法。
一、要找准切入点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把握切入口,切入口对学生的思维缜密性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就像钱梦龙老师所说的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体现了切入口的重要性,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全面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例如,九年级(上册)《创造学思想录》“探究·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举一两个“聪明人做聪明事”的例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说明创造思维的某个道理。这一题就是从课文内容出发,让学生到生活实践和经历中去寻找例子,通过自己的叙述和理解来更深入地体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道理。这种练习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聪明人做聪明事”的例子,都能参与其中,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学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走进文本,在收集故事和叙述议论中深入文本和生活,顺利走进文本,理解课文深意。“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要用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去扩充这一空间,课外学来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有趣的。
二、通过思维训练,学生获得思考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点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求同存异。所谓创新指的就是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再平凡的事只要做到了就不平凡,再简单的事只要做到了就不简单”。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寻求特殊,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改变墨守成规的现状,针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
讲九年级(上册)《论美》,教师可通过“探究·练习”第三题,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山川景物、城乡建设、家庭装饰、文章绘画等事物中举例说明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这样要求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且把目光放眼于课堂之外,与自然、艺术、社会等学科相联系,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跨越学科,让学生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符合语文学科跨领域学习的目标。同时深入理解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这篇杂感中,论及到的人的“外貌美、形体美、风度美,德行美,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美的境界。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可以避免片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通过跨学科练习并进行扩写,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所学原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跨学科训练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原文进行改造,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以讲七年级(下册)《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为例,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类艺术,进行一次创作尝试,然后请这一方面的专家或者老师、同学对作品进行评论,这也是沟通学科之间的练习。
跨学科的练习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对外部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基础。同时,这种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形成多样的价值观提供了条件。这些题目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把语文课堂建设得开放而有活力。
在学习完这一课之后,安排学生根据结尾进行文章续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主人公非常后悔,并感慨逝去的岁月;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全当是一场梦;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由于接受不了现实陷入了发疯的境况;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要求佛来思节夫人赔偿她三万五千五百法郎等等,这些续写的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侧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上述的几点都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系统训练的办法,除了系统训练方法之外,还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对文章的某个精彩段落进行分析,推敲文章中精彩的句子甚至亮点词等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履行好相关职责,在平常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梁实秋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虽然能够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知识机械的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那么教学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想象力不丰富,分析能力不强等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学生的思维敏捷了,才能有创新意识,因此,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215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