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君
高效教学聚焦课堂,关注学生。观看了很多优秀课例,不约而同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有效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反观我们的课堂,气氛仍显沉闷,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没能完全调动起来。根据笔者的研究反思,很多教师评价语的表达在课堂上并没有能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可能在不经意间遏制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下面举例分析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几种不良评价现象。
一、过多的否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一】初三应用文写作复习教学片段
同学们独立阅读《中考指南》后,教师指名学生上黑板完成一则请假条,一则启示,一则通知。其中,一位学生的最后署名和日期颠倒了。老师用红笔圈出这个错误。那位学生不好意思地吐了一下舌头。老师眉头紧锁,揪住这个瑕疵批评:“初中学习快三年了,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生活!”说得那位学生头更低了,表情变得凝重了。
【反思策略一】
事实上,抛开教师所谓的“好心”,我们会发现,教师课堂上更多关注的是活动结果的价值,评价的重心仍然在教育教学的结果。人文精神的忽视,使得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其间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
面对学生的错误,能否从错误中挖掘出更有意义的价值,既指出错误,又能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风趣幽默是这时的首选。不妨试一下这样的方式:老师用红笔圈出这个错误,皱一皱眉头,然后微笑着说:“××同学生怕我们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故意把署名和日期颠倒了,他的良苦用心,你们有没有体会到啊?”那位学生听到这样的话后,会更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下去。学生将会永远铭记这次否定评价,决不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有时教师还可为学生搭个台阶,让学生很自然地下来,而不伤害他的积极性。如“你虽然没答对,但你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很勇敢!”“这位同学虽然答错了,但他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马上改进,值得大家学习”。
二、单一的表扬,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发展
【案例二】初一诗歌单元《回延安》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把握诗歌各部分的基本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做旁批。朗读后,由指名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大体上能把每个部分的大意说出来。老师都不置可否地进行这样的评价:“你说得不错!”“你说得很好!”“回答得近乎完美,表明刚刚大家朗读投入认真,声情并茂,体悟了诗歌中蕴涵的情感”。诸如此类的单一褒扬语言充斥课堂。
【反思策略二】
这样单一笼统的评价没有任何针对性,学生感受不到你的真诚,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不会很大。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好在哪里也很模糊。第一个学生语言很具有概括性。第二个学生抓住了詩歌中的情感。第三个学生扣住了重点,概括得很准确。但这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有一点问题。在表扬了他们的优点后,老师要指出问题中的不足,以便于学生的发展。
三、模糊的标准,导致了学生的无所适从
【案例三】初一《录音新闻》教学片段
师:1982年,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是一件令人激动的喜事。如果你是播音员,你会选择哪些段落,通过怎样的朗读传达出此刻的心情呢?
学生自由练习。
生1: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中。
师:哪个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2:还行。
师:能具体讲讲吗?
生2:声音很响亮,也蛮有情感的,就是语速太快了。
师:嗯,有道理。你能把语速再放慢点吗?
生3:他读得比较流利,很有感情。
师:语气语调呢?
生4:还可以。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
【反思策略三】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学生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可是我们在上例中听到的评价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教师并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对朗读的评价标准是相对模糊的。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总体评价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在此案例中,学生对朗读的评价标准是:声音响亮,读得流利,语速恰当,有感情。关键就在于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感情”的。这点学生是模糊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基本要求,要通过具体的句式将评价引向深入,使之更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以案例中的句子为例,这个句子描写的是运载火箭出水升空的过程。看到这个场面,一定会令人激动兴奋,朗读时应充满激情,但是语速不宜很快,这个“过程”要让听众听清楚。后面一个句子是写火箭消失的,语速要慢点。评价时要紧扣这些内容。对于读得很有感情的评价,也要具体评价。如“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火箭升空的画面,你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激动之情”。这样不仅是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
课堂中教师的评价用语,表面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还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习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认真倾听,慎重评价。当我们在课堂上,能在语言中融进人文关怀,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初级中学(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