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倩,欧阳文珍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1.59%。其余55个民族人数比例小,统称“少数民族”。人才强国,教育兴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诉求、特别高等教育诉求日益强烈。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0年全国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有近百所,民族师范专科学校9所,民族院校12所,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青少年陆续进入内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国家统考,进入各大高校按程序就读;二是投档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部分高校,进入其开设的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教育部通报》,到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69.76万。
目前国家积极鼓励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特殊的扶持、优惠政策支持其到内地高校就读,如“同等成绩、优先录取”“适当降分”录取等;一般接受少数民族学生的内地高校在教育管理上尽量考虑民族差异,如采用双语教学等;在专业选择、课程选修以及教学评价上将少数民族的特殊性纳入考量;在宿舍安排、食堂就餐等方面照顾到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如开设清真餐厅、窗口等。但是也有一些内地高校在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教学时忽视民族差异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对待所有学生;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能很好适应,愉快生活,卓有成效地学习;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较长时间“水土不服“:环境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学习不顺利,人际交往圈子小(往往局限在本地区、本民族内部),课外活动单调,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进步,成长与发展。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存在“同化”与“多元”两种不同的观点:同化,是指文化环境不同的个人或团体,与另一不同的文化模式相接触,融合成为同质的文化单位。结果表现为在社会接触后,个体或团体放弃固有文化,吸收新文化。“同化”实质上是基于“文化剥夺”理论。少数民族学生在其原本生活的民族地区可能在各方面是有着足够优势的,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主体民族的环境下,表现出认知和情感上的尚未接受,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呈现难以适应的状态。此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倾向于完全“同化”,也更愿意将对各少数民族的教育同化为对主体民族的教育,从而忽略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当然,目前我国各高校并不认可“同化”的教育理念,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又有着“同化”的些微端倪。
“多元”教育是对“同化”的完全否定,“同化”强调同质,“多元”突出相对独立。多元文化教育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民族复兴运动,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兴起。多元文化教育是在尊重各文化集团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平等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教育,并发展各自的文化特色。基于“文化差异”理论,即在承认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的基础上,重视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同文化的独立价值,因此,主张多元文化社会应坚持多元文化教育。然而这样的观点却并未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在接触、碰撞后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多元”教育坚持的是着重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价值,却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一个国家由不同的民族组成,各民族文化的确存在相对独立的价值,但是不同民族文化还存在着同一性。它在多元文化社会的影响下形成,同时也由多元文化社会所决定。我们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就须要选择在民族教育中实施与之相应的教育理念。
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决定了多元的文化社会。腾星教授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中,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共同组成代表某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即形成如费孝通教授所说的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化教育是未来民族教育的必然走向”。多元文化社会决定了多元一体化的民族教育理念。坚持多元一体化的民族教育理念,基于对平等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首先要求认识到多元的客观性与一体化的必要性,其次要求,一方面发展其相对独立价值,一方面促进其交流、碰撞、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如今,我们切身感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一体化带来的改变和冲击,内地高校中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绝非一两个举措的实行就能化解,它们的解决需要我们正确地选择一个教育理念,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多元一体化。
所谓“民族教育”,人们通常认为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然而对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仅仅是民族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民族教育除了少数民族教育,还包括对主体民族的教育,就我国而言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对“民族教育”概念理解的偏狭,可能导致对少数民族教育的轻视,进而影响内地高校民族教育教学实践。
坚持多元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强调中华民族是由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他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同一性。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主体民族主导文化,以其多元同一的矛盾性推动民族教育对其进行融合。在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与主体民族文化接触后,文化之间相互碰撞,进而相互吸收优秀部分,部分放弃或调适自身。然而发展的道路原本就是曲折的,具有同一性的不同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有时出现偏差,表现为简单地合多为一,机械地将不同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粗暴捆绑。这样的“融合”,背离了“多元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也不能适应中华民族对教育的需要。
民族教育研究者众,然可行举措寡。费孝通教授提出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局限性,明了其并不适用于我国多民族的独特文化环境,坚定了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然而理论虽已奠基,实践的步伐却未能及时跟上。有着原理的大方向指导,方法论却没有明确,导致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内地高校的教育理念,又或者是国家政府提出的相关民族教育政策,往往难以贯彻落实。近些年,不论是国家还是高校群体,虽然在民族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教育改革效果仍差强人意。
兼容多元,尊重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与相互间的平等关系。当兼容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也就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化并未得到足够的尊重。目前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汉化的生活环境中、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局限性会被不自觉片面放大,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民族自尊自信,继而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内地高校应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与多层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针对性调整。作为同一社会中不同文化发展方向的集体,民族教育的问题不应作为区域性问题被审视,而是以全局观对其进行整体规划。除却在文化上提供优惠政策,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也应适当倾斜加以扶持。
“多元”与“一体”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元”是“一体”中的“多元”,“一体”是“多元”构成的“一体”。机械融合不可取,实质上是要求内地高校能够对多元文化有机融合。例如,多元的文化环境要求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具有跨文化适应的能力。不同的文化,学生在接受之初,会出现“文化震惊”的现象,表现为认知、情感上的难以适应,甚至会导致排斥。此时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循循善诱,在生活领域里给予关照,在精神上予以关心,在心理方面上及时疏导。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以其他文化的角度看待本民族文化,在观察、认识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自我理解与自我认可。另一方面,以观察本民族文化过程中形成的正确民族观,了解、尊重、正视主体民族文化。
民族高等教育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创新性实践尤为重要,主要体现为实践教学的选择与教育理论的落实。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失衡,内地高等院校逐渐意识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在创新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帮助各民族学生适应实践性极强的工作环境。一方面,高等院校与企业单位合作交流,吸收企业的经验与知识,使课程设置合理化、实用化;课程安排中结合实习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实践教学的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融入主体文化,有效消除其内地就业的隔阂感与顾虑。另一方面,重视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能将教育理论实际运用、落到实处。健全民族教育体系,打破统一教学模式,教学应涵盖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艺术等内容,发展民族科学技术与文化事业。建设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在师资养成过程中,重视多元文化的背景,与教师队伍中优秀教师的合作交流,提升多元文化教育的专业素养。
[1]腾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2]李劼.对“中国民族教育”概念的一些认识[J].民族教育研究,1999,(2).
[3]黄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4]杨荣翰.对我国高校构建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若干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5]叶世明.台湾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3,(1).
[6]杨建荣,田静.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调查与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7]刘晓东,曹玉霞.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8]郑树山主编.民族高等教育[Z].中国教育年鉴,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