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15-06-01 12:25杨远盛张晓霞于海艳吕志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工林降雨量生产力

杨远盛张晓霞于海艳吕志远

(1.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22;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杨远盛1张晓霞2于海艳3吕志远3

(1.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22;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在参考前人大量研究结果基础上,探讨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以及植被地域性、年均温、年降雨量和海拔对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其值从东到西逐渐降低,总体分布规律呈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的森林生物量均表现为暖温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林;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生物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林的规律;年均温和年降雨量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森林生物量基本随年均温、降雨量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不同海拔梯度对森林生物量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森林生物量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约占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总生物量的90%[1],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3]。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的积累量,某一时刻的生物量就是此时此刻以前生态系统所累计下来的活的有机质总量[4]。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要素之一[5-6],是评价立地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指标[7]。森林生物量对衡量森林碳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森林生物量揭示森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养分循环等功能过程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也是要依赖于生物量的数据[9-11],森林生物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联合国粮农组织(1994)在“国际森林资源监测大纲”中已明确规定:森林生物量是森林资源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森林生物量的调查与研究成为近年来林业生产和科研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森林生物量动态对人类进行森林的管理与利用也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我国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其中既有单个点的研究,也有大范围的模型估算研究[12-16],冯宗炜、李文华和方精云等率先对我国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17-19]。但有关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及不同地域性植被、林分类型、年均温、年降雨量和不同海拔梯度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收集

本研究收集了中国国内已发表或公开出版的91篇相关森林生物量研究的文献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研究地点、经纬度、年均温、年降雨量、林分生物量,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汇总,数据来源见表1。

表1 主要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data sources

1.2 数据分析处理

采用GIS 9.0绘制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图,采用Excel2007进行森林生物量与年均温、年降雨量和海拔之间的线性回归和相关显著性分析(p<0.05)并作图。

2 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东部较广,西部较少,各省森林生物量差异比较大,全国总体平均生物量为123.51 t/hm2。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森林生物量平均值为174.98 t/hm2;内蒙古地区森林生物量平均为138.11 t/hm2。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物量平均在148.71 t/hm2;南方地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生物量在75.08~116.81 t/hm2,平均值为89.72 t/hm2;西藏平均生物量最高,为275.71 t/hm2,新疆高山森林地区,生物量密度较高,平均达194.6 t/hm2,海南岛热带地区森林生物量密度较高,平均为134.07 t/hm2。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的平均森林生物量是西南地区的1倍多,西南地区的平均森林生物量是南方地区的1.6倍多,即我国森林生物量总体分布规律呈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

3 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因素

3.1 森林植被对生物量的影响

3.1.1 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 按照《中国植被》[109]气候带的划分,以数据中各样点的经纬度将中国分为5种地域性植被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从图1整体上可以看出,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为暖温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110]。热带地域性植被生物量最高,平均达354.54 t/hm2;其次为亚热带、温带,其地域性植被生物量平均分别为252.19、199.03 t/hm2;暖温带的地域性植被生物量最低,平均为80.36 t/hm2。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生物量的差值在热带最大,为118.36 t/hm2;在亚热带二者差值最小,为30.54 t/hm2。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地域性植被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的非地域性植被具有显著性差异,亚热带、热带的非地带性植被不具有差异显著性。

3.1.2 林分类型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生物量不同。森林生物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林的规律。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林的生物量分别为94.70、110.55、132.78、219.62、295.36 t/hm2;落叶阔叶林与热带林的生物量差值最大,为200.66 t/hm2;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生物量差值最小,为15.85 t/hm2;热带林的生物量是落叶阔叶林生物量的3倍多。通过显著性差异分析,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林的生物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3.2 气候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

随着年均温的上升,森林生物量逐渐升高(图3),森林分布也逐渐增多。年均温与森林生物量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可解释森林生物量32%的变化。年均温在0~10℃范围内,森林生物量主要在25.00~200.00 t/hm2范围内波动(达到350.00 t/hm2的唯一1个点除外),平均生物量为120.55 t/hm2。在12℃时,森林生物量明显升高,生物量为488.49 t/hm2,而把年均温转换成年积温,会发现12℃左右正好对应着4 500℃的年积温,正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恰好说明生物量从暖温带过渡到亚热带时,增量明显[111]。年均温为15~21℃,森林生物量分布的密度较大,较为集中,生物量的范围在32.82~507.24 t/hm2,平均生物量为344.23 t/hm2。年均温>22℃,森林生物量平均为241.29 t/hm2。

3.3 降雨量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

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虽然森林生物量上下有所波动,但森林生物量在整体上是呈随年均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规律(图4)。年降雨量与森林生物量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可解释森林生物量44%的变化。不同的年降雨量森林生物量的分布不同。年降雨量<500mm时,森林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26.60~189.89 t/hm2,年降雨量>800mm,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800 mm降水量也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可见,在湿润地区,森林生物量也有着明显的增加。在年降雨量为1 000 mm时,森林生物量最高,为488.49 t/hm2,较低的为191.82 t/hm2。在年平均降雨量1 000~2 000mm,森林生物量的分布较为密集,平均生物量为178.58 t/hm2,在降雨量为1 500mm时,生物量平均为197.09 t/hm2。年降雨量>2 000 mm,森林生物量的变化范围在58.58~333.00 t/hm2,平均生物量为261.36 t/hm2。森林生物量总体呈随着年降雨量的加大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3.4 海拔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

我国森林生物量随着海拔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图5),海拔与森林生物量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可解释森林生物量38%的变化。海拔<500m时,森林生物量总体随着海拔的增加有缓慢下降的趋势;海拔在500~600 m范围内,如海拔为580m时,生物量最高为507.24 t/hm2,生物量平均为171.73 t/hm2;海拔在600~700m,生物量平均为207.41 t/hm2;海拔在700~800m,生物量平均为180.11 t/hm2;而海拔在500~800m,生物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海拔在1 000~1 500m时,生物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海拔在1 500~2 000 m,生物量则急剧降低;海拔在2 000~3 000m森林生物量表现为缓慢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4 结论与讨论

了解我国森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是预测全球变化对森林长期影响的一个先决条件[112],对我国林业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森林生物量在各地区及各省份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地域性植被、林分类型对森林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年均温、降雨量及海拔是森林生物量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1)从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看,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从整体上看,我国森林生物量从东到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西藏森林生物量密度比较高,平均达275.71 t/hm2,南方地区森林生物量水平比较高,平均值为89.72 t/hm2;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森林生物量主要在137.62~235.49 t/hm2,平均在174.98 t/hm2。这与刘双娜等[113]在基于遥感降尺度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相似,我国森林的总生物量分布总体以东北至西南一线为界,东部较广,西部较少,东北地区的平均生物量高于西南地区和南方地区。

2)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影响森林的生物量。我国的地域性植被生物量总体趋势呈暖温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这与冯宗炜[114]、刘世荣[115]的研究结果相似。热带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生物量均最高,分别为354.54、236.18 t/hm2;寒温带地域性植被生物量最低,为132.01 t/hm2;暖温带的非地域性植被生物量最低,为37.36 t/hm2;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生物量的差值在热带最大,为118.36 t/hm2;在亚热带二者差值最小,为30.54 t/hm2。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地域性植被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的非地域性植被具有显著性差异,亚热带、热带的非地带性植被不具有差异显著性。

3)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生物量不同。热带林生物量最高达到295.36 t/hm2,落叶阔叶林生物量最低为94.7 t/hm2,热带林的生物量是落叶阔叶林生物量的3倍多,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生物量差值最小,为15.85 t/hm2。森林生物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林的规律。

4)年均温和年降雨量对森林生物量有影响。年均温和降雨量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气温、降水量的大小及其区域分布都将直接影响森林生物量的大小。随着年均温和降雨量的逐渐升高,森林生物量均有明显的升高;随着年均温、年降雨量的逐渐升高,阳光、水分充足,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生物量的积累就越高。说明水分和温度是主要影响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气候因子,温度和降雨量的改变,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代谢等[116-117],进而影响植被干物质和生物量的积累。

5)海拔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森林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18-119]。海拔梯度的变化,使森林植被不仅类型不同,而且结构及生物量都随之变化。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森林生物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拔>1 400 m,森林生物量的降低逐渐变缓慢,说明海拔升高温度下降会显著地影响林木生物量的积累[112]。

[1] 盛春光.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评估[J].林业经济,2012(4):43-46.

[2] Olson JS,Watts JA,Alison L J.Carbon in live vegetation ofmajor world ecosystems[R].Environmental Science Division: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5862,1983.

[3] 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等.广西黄冕林场次生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J].植物生态学报,1995,19(4):358-367.

[4]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郑征,刘宏茂,刘伦辉,等.西双版纳原始热带季节雨林生物量的研究[J].广西植物,1999,19(4):309-314.

[6] 夏焕柏.茂兰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估算[J].贵州林业科技,2010,38(2):1-8.

[7] Navar J.Allometric equations for tree species zand carbon stocks for forests of northwestern Mexico[J].For Eco Fanage,2009,257(2):427-434.

[8] Houghton R A.Balancing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J].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2007,35(1):313-347.

[9] 薛立,杨鹏.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3):283-288.

[10] Brown S L,Schroeder P,Kern JS.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in forests of the eastern USA[J].Forest E-cology&Management,1999,123(1):81-90.

[11] 何海,乔永康,刘庆,等.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生物量和材积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748-752.

[12] 朱志辉.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计模型[J].科学通报,1993,38(15):1422-1426.

[13] 周广胜,张新时.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J].植物生态学报,1995,19(3):193-200

[14] 张宪洲.我国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与分布[J].自然资源,1992(1):15-21.

[15] Potter CS,Randerson JT,Field CB,etal.Terrestrial ecosystem production:A processmodel based on global satellite and surface data[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3,7(4):811-841.

[16] 陈利军,刘高焕,励惠国.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学报,2002,6(2):129-135.

[17] 冯宗伟,张家武,邓世坚.杉木人工林生物产量的研究[C]//桃源综合考察报告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8] 李文华,邓坤枚,李飞.长白山主要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J].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试刊),1981(2):34-50.

[19]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等.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2):243-249.

[20] 裴雅茹,刘艳红.北京八达岭林场不同森林类型人工林生物量研究[J].生态科学,2013,32(3):386-390.

[21] 王光华,刘琪璟.基于EF影像估算北京山区乔木林生物量[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32(2):120-124.

[22] 王鑫.北京延庆地区白桦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J].森林经营,2010,8(4):42-44

[23] 张治军.重庆酸雨区马尾松生物量和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

[24] 黄小辉,唐小荐,邵呈龙,等.重庆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地理分布格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82-86.

[25] 王孟本.河北杨林的生物量[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4(1):103-107.

[26] 黄秋娴,张健强,杨新兵.冀北山地3种典型林分类型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6):55-58.

[27] 王孟本.晋西北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与营林前景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1(4):98-102.

[28] 张淑改,姚延木寿,齐力旺,等.华北落叶松生物量及铜钼营养元素分布的研究[J].学术园地,1997(6):1-5.

[29] 邱扬,张金屯,柴宝峰,等.晋西油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J].河南科学,1999(S):72-76.

[30] 陈遐林,马钦彦,康峰峰,等.山西太岳山典型灌木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3):304-309.

[31] 程小琴,韩海荣,康峰峰.山西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积累及其分布[J].生态学杂志,2012,31(10):2455-2460.

[32] 吴兆录,党承林,和兆荣,等.滇西北黄背栎林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245-249.

[33] 肖瑜.巴山松天然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2,16(3):227-233

[34] 娄雪婷.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监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35] 李庆梅,谢宗强.豫西山杨林立地指数与生物量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1)90-96.

[36] 刘玉萃,吴明作,郭宗民,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8,9(6):569-574.

[37] 赵体顺,光增云,赵义民,等.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4):350-353.

[38] 刘玉萃,吴明作,郭宗民,等.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J].生态学报,2001,21(9):1450-1456.

[39] 刘洪亮,唐永政,于永强,等.山东小黑山岛海萝生物量和长度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11):3259-3264.

[40] 王晓丽,王媛,石洪华,等.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岛黑松和刺槐人工林的碳储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263-1268.

[41] 尤文忠,霍常富,邢兆凯,等.辽宁冰砬山不同年龄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42(5):565-569.

[42] 王雪军,孙玉军.基于遥感地学模型的辽宁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估测[J].林业资源管理,2011,2(1):100-105.

[43] 李英诛,刘继生,王成金,等.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物量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24(5):24-30.

[44] 孙伟,任军,林玉梅,等.吉林西部森林植被碳汇功能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2):14-16.

[45] 穆丽蔷,张捷,刘祥君,等.红皮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研究[J].植物研究,1995,15(4):551-557.

[46] 黄德权,胡海清,王仲巍,等.火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9):62-64.

[47] 范俊杰.东折棱河长白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12,41(4):26-28.

[48] 王晓莉,常禹,陈宏伟,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4):974-982.

[49] 李朝,周伟,关庆伟,等.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4):669-674.

[50] 温小荣,蒋丽秀,刘磊,等.江苏省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估算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1):36-40.

[51] 俞益武,施德法,蒋秋怡,等.杭州木荷次生林生物量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10(2):157-161.

[52] 李铭红.40龄青冈林林木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2):186-189.

[53] 张华柳,伊力塔,余树全,等.嵊州市公益林生物量及生态效益价值评价[J].林业资源管理,2011(1):78-85.

[54] 金小华.亚热带次生植被的类型、生物量、生产力和演替的研究[J].青年生态学者论丛,1997,7(1):211.

[55] 孙启祥,於凤安,彭镇华.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学术园地,1998(3):3-6.

[56] 吴泽民,吴文友,卢斌.安徽大别山黄山松林分生物量及物质积累与分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3):294-298.

[57] 岳军伟,龙蔚,刘光正,等.红壤低丘马尾松低效林生物量特征[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2):19-22.

[58] 邱凤英,李光运,肖复明,等.江西金盆山林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量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1(4):1-5.

[59] 张清海,叶功富,林益明.东南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与能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143-146.

[60] 陈国荣.闽南山地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61] 张维轴.屏南县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0(2):11-16.

[62] 蔡清楼.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22-7124.

[63] 胡青,汪思龙,陈龙池,等.湖北省主要森林类型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碳密度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2,31(7):1626-1632.

[64] 李志辉,陈少雄,谢耀坚,等.林分密度对尾巨桉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49-54.

[65] 高述超,田大伦,闫文德,等.长沙城市森林生物量的结构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2):56-65.

[66] 吕德文.不同经营模式杉木林的生物量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5):36-39.

[67] 王海风,肖兴翠,龚细娟,等.桤木生物量及根系分布规律[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3):39-42.

[68] 彭培好,彭俊生,王成善,等.川西高原光果西南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3,28(4):14-18.

[69] 宿以明,慕长龙,潘攀,等.岷江上游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生物量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107-109.

[70]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等.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1):21-27.

[71] 张家贤,袁永珍.海南五针松人工林分生物量的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88,12(1):63-69.

[72] 丁贵杰,王鹏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1,15(1):54-60.

[73] 宁晨,闫文德,叶生晶,等.喀斯特城市亮叶桦意杨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5):161-166.

[74] 王新凯,田大伦,闫文德,等.喀斯特城市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层次结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5):13-18.

[75] 唐建维,张建侯,宋启示,等.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489-498.

[76] 栗忠飞,郑征,李佑荣,等.云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热带季节雨林乔木生物量[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1):41-45.

[77] 冯志立,郑征,唐建维,等.西双版纳白背桐群落生物量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3):238-242.

[78] 徐万荣,马友鑫,李红梅,等.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生物量的遥感估算[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317-323.

[79] 谢伟东,温远光,梁宏温,等.广西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量和生产力[J].防护林科技,2008(5):6-8.

[80] 周群英,陈少雄,韩斐扬,等.不同林龄尾细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6-22.

[81] 韩斐扬,周群英,陈少雄,等.2种桉树不同林龄生物量与能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5):690-696.

[82] 徐大平,曾育田,李伟雄.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4,7(6):600-605.

[83] 廖宝文,郑德璋,郑松发.海桑林生物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0,3(1):47-54.

[84] 黄全,李意德.黎母山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1,15(3):197-206.

[85] 周光益,曾庆波,林明献,等.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5):453-457.

[86] 刘万德,臧润国,丁易.海南岛三种低海拔热带林的生物量变化规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7):1212-1222.

[87] 栾文举,张国民,韩大有,等.甘肃成县马桑薪炭林生物量及其热能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9(4):77-82.

[88] 索安宁,巨天珍,张俊华,等.甘肃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生物量特征分析[J].山地学报,2006,24(1):123-128.

[89] 程堂仁,马钦彦,冯仲科,等.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1):32-35.

[90] 高国雄,李文忠,周心澄,等.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21-24.

[91] 赵串串,刘龙,杨晶晶,等.青海黄土丘陵区金露梅灌丛生物量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5):179-182.

[92] 韩铭哲.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探讨[J].华北农学报,1987,2(4):134-138.

[93] 鲍春生,白艳,青梅,等.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物生产力及碳储量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1(2):77-81.

[94] 李建强,菊花,张秋良.白桦天然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1(1):76-82.

[95] 菊花,张明铁,张秋良.大青山人工油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1(3):60-65.

[96] 吴晓成,张秋良,雷庆哲,等.新疆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20-5722,5740.

[97] 胡莎莎,张毓涛,李吉玫,等.新疆杨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新疆农业学报,2012,49(6):1059-1065.

[98] 胡莎莎.新疆典型森林类型生物量监测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2.

[99] 方江平,项文化.西藏色季拉山原始冷杉林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J].林业科学,2008,44(5):17-23.

[100] 方江平.西藏南伊沟林芝云杉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2,25(5):582-589.

[101] 杨阳,冉飞,王根绪,等.西藏高原云南松生物量模型及碳储量[J].生态学杂志,2013,32(7):1674-1682.

[102] 叶绍明,郑小贤,杨梅,等.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人工复层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3):37-43.

[103] 张仕光,刘建,黄开勇,等.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长规律及其分配模式[J].广西林业科学,2010,39(4):189-193.

[104] 明安刚,贾宏炎,陶怡,等.桂西南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2,31(5):1050-1056.

[105] 赵金龙,梁宏温,温远光,等.马尾松与红锥混交异龄林生物量分配格局[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2):60-71.

[106] 覃林,何友均,李智勇,等.南亚热带红椎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分配格局[J].林业科学,2011,47(12):17-21.

[107] 马姜明,梁士楚,梁月明,等.桂林岩溶石山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及分配特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95-98.

[108] 罗居平.广西青明山林场杉木成熟林地上乔木生物量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5):164-168.

[109] 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10] Kitterge J.Estimation of amount of foliage of trees and shrubs[J].JFor,1944,42:905-912.

[111] 刘新新.基于RS和GIS的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D].曲阜:山东师范大学,2010.

[112] Ericsson T.Growth and shoot:root ratio of seedlings in relation to nutrient availability[J].Plant&Soil,1995,168/169(1):205-214.

[113] 刘双娜,周涛,舒阳,等.基于遥感降尺度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12,32(8):2320-2330.

[114] 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5] 刘世荣.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2):40-46.

[116] Kao W Y,Tsai T T,Chen W H.A comparative study of Miscanthus floridulus(Labill)warb and M.transmorrisonensis Hayata: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leaf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J].Annals of Botany,1998,81(2):295-299.

[117] Li B,Suzuki JI,Hara T.Latitudinal variation in plant size and relative growth rat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J].Oecologia,1998,115(3):293-301.

[118] 沈泽昊,胡志伟,赵俊,等.安徽牯牛降的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特征:兼论山顶效应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7,25(2):160-168.

[119] CimalováS,LososováZ.Arableweed veget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Czech Republic: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pecies composition.[J].Plant Ecology,2009,203(1):45-57.

(责任编辑 赵粉侠)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st Bioma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Yang Yuansheng1,Zhang Xiaoxia2,Yu Haiyan3,Lv Zhiyuan3

(1.Anhui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efei Anhui230022,China;2.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3.College of Forestr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ng 100083,China)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of forefathers′research result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 biomass in China aswell as the regional vegetation,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altitud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biomass,in order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forest resources in China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Research shows tha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orest biomass obvious in our country,from the east side to the west are gradually reduced,and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st biomass is northeast China>southwest China>the south region of China.the regional vegetation and the regional forestbiomass of veget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warm temperate zone<cool<temperate zone<subtropical zone<tropical forest;different forest types of forestbiomass of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needle broadleafmixed forest<coniferous forest<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the law of the tropical forest.moderate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is the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restbiomass and forestbiomass the basic with the increase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rainfall and increasing gradually.different altitude gradi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orest biomass,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forest biomass basic trend of gradually reduce.

forest biomas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factors

S718.56

:A

:2095-1914(2015)06-0045-08

10.11929/j.issn.2095-1914.2015.06.008

2015-05-02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2DFA60830)资助。

第1作者:杨远盛(1975—),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壤与固体废弃物。Email:282344183@qq.com。

猜你喜欢
人工林降雨量生产力
来安县水旱灾害分析与防灾措施探讨
德州市多年降雨特征分析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