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5-06-01 12:25:43王占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挫裂伤额叶开颅

王占伟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治疗体会

王占伟

目的 探究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治疗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 44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 对患者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4例患者中24例恢复良好, 12例中度残疾, 6例重度残疾, 1例植物生存, 1例死亡。结论 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 患者恢复情况好,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中央型脑疝;开颅手术;治疗效果

脑挫裂伤是外科中常见创伤, 主要是由于人体脑组织受到碰撞或者脑组织在颅腔内滑动, 导致脑组织变形形成挫裂伤, 常发病于额叶或颞叶的前端和底部[1], 病情严重, 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且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等其他占位性病变形成过高颅内压, 会压迫部分脑组织通过自然性孔隙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 形成中央型脑疝。本院选取44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随访情况证实开颅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确诊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44例, 男32例,女12例, 年龄18~63岁, 平均年龄(38.4±8.3)岁。根据格拉期哥预后评分(GOS), 9~12分15例, 6~8分22例, 3~5分7例;患者临床症状中出现9例浅度昏迷, 5例重度昏迷, 6例昏迷,意识障碍16例, 恶心呕吐8例;受伤原因:钝器击打11例,车祸18例, 高空坠落6例, 其他9例;结合CT检查, 影像显示患者均具有脑挫裂伤, 双侧侧脑室变小, 环池、鞍上池以及第三脑室均表现出变小或消失症状, 符合WHO诊断标准, 44例患者确诊为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

1.2 方法 治疗前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 向患者讲解手术风险和治疗手法, 做好双方沟通工作, 并由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给予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采用开颅手术: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 依据患者伤情选择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清除患者坏死脑组织或血肿, 降低颅内压;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术后进行逐层严密缝合;术后保证患者能够卧床休养, 头部抬高<30°, 保持血流稳定;给予患者125 ml的20%甘露醇注射液实行静脉滴注, 3次/d,术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恢复良好: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后遗症轻微;中度残疾:患者认知和行为上存在轻微障碍,如肢体偏瘫、语言障碍, 能够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和工作;重度残疾:患者认知和行为上存在严重障碍, 语言障碍表现明显, 生活不能自理;植物生存:患者存在心跳和呼吸, 但其本身无意识;死亡。

2 结果

经过6个月的随访调查, 观察治疗后44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其中24例恢复良好, 12例中度残疾, 6例重度残疾, 1例植物生存, 1例死亡。见表1。

表1 44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

3 讨论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总称, 多发生在暴力打击部位或力量对冲部位, 伤情严重, 额部、颞前端和底部等位置发生率高, 主要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滑动产生碰撞而引起的。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由于患者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如单纯的骨折或挤压伤等伤情较轻患者无意识功能障碍[2], 而重型患者常表现为深度昏迷, 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死亡, 患者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中典型的临床表现, 30 min的昏迷时间是判断患者脑挫裂伤程度的标准。交通事故和钝器击打是造成脑挫裂伤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事故的频发, 脑挫裂伤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中央型脑疝是由于颅脑内部占位性病变, 压迫到对丘脑、第三脑室以及脑干结构,使颅内脑组织产生下轴性移位, 形成脑中央疝,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间脑受压, 患者出现昏迷、瞳孔缩小, 单侧和双侧均可发生, 双侧病理呈现阳性, 对光反射和头眼反射正常,经过早期CT检查患者具体表现为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 并伴有脑肿胀, 患者双侧脑室额角变小或消失, 环池、鞍上池以及第三脑室变小或消失[3], 手术医师进行临床治疗首先需了解病理知识, 熟悉此种病症的患者临床症状, 并采用CT辅助检查做出正确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实际伤情, 采用合理治疗方法, 尽早进行手术, 避免颅内压过度压迫中线结构, 拖延患者病情, 造成晚期脑疝, 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影响患者预后恢复[4]。目前众多医疗机构采取开颅手术治疗方式, 实现开颅减压, 保证脑组织功能正常, 并于患者住院期间随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适时采用CT进行监测, 若发现患者病情恶化, 且经CT检查确诊后, 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把握最佳手术时机。本次试验中, 本院选取44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方法, 并对患者进行术后连续6个月的随访记录, 观察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 其中恢复良好24例(54.5%), 中度残疾12例(27.3%),重度残疾6例(13.6%), 植物生存1例(2.3%), 死亡1例(2.3%)。

综上所述, 采取开颅手术治疗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 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力, 且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 死亡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1] 王飞, 冉启单, 李航, 等.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的早期救治体会.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7):1127.

[2] 李斌, 黄奇武, 王争.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和颅内压监护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4):4053-4056.

[3] 潘国斌, 黄斌, 成庆辉.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体会.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13):2128-2129.

[4] 孙茂林, 陈大刚.高血压脑出血脑疝72例手术疗效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3):792-79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39

2015-01-06]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挫裂伤额叶开颅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脑的巅峰时刻
读者(2016年18期)2016-08-23 21:40:05
比过目不忘更重要的大脑力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