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利福布丁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疗效对比研究
李明
目的研究和对比利福布丁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共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强化治疗、6个月的巩固治疗和9个月的继续治疗, 对照组患者强化治疗用药:利福布丁, 1次/d, 0.3 g/次;帕司烟肼, 3次/d, 0.3 g/次;左氧氟沙星, 2次/d, 0.2 g/次, 乙胺丁醇, 1次/d, 0.75 g/次;丙硫异烟胺, 3次/d, 0.2 g/次;丁胺卡那霉素, 1次/d, 0.4 g/次。巩固治疗时将丁胺卡那霉素减去, 继续治疗时将乙胺丁醇减去。观察组在所有治疗阶段均将对照组的利福布丁用药改为隔日1次, 其余不变。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 但隔日给药的方式能够大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可以扩大利福布丁的使用范围,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发展。
利福布丁;不同给药方式;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效果
耐多药结核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所感染的结核分歧杆菌被证实能够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两种杀菌性的抗结核药物同时耐药[1]。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传染性强, 治疗效果差,提高了传播的风险性, 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2]。本研究将对比分析利福布丁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时的治疗效果, 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可靠的依据,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共60例, 其中, 男39例, 女21例;年龄19~75岁, 平均年龄(43.1±12.6)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2±1.2)年。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病变部位、耐药数量、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强化治疗、6个月的巩固治疗和9个月的继续治疗, 对照组患者强化治疗用药:利福布丁, 1次/d, 0.3 g/次;帕司烟肼, 3次/d, 0.3 g/次;左氧氟沙星, 2次/d, 0.2 g/次, 乙胺丁醇, 1次/d, 0.75 g/次;丙硫异烟胺, 3次/d, 0.2 g/次;丁胺卡那霉素, 1次/d, 0.4 g/次。巩固治疗时将丁胺卡那霉素减去, 继续治疗时将乙胺丁醇减去。观察组在所有治疗阶段均将对照组的利福布丁用药改为隔日1次, 其余不变。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痊愈:患者的病灶吸收明显, 空洞缩小值>1/2;有效:患者的病灶吸收<1/2, 空洞缩小值<1/2;无效:患者的病灶没有变化, 甚至出现扩大, 空洞增大。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通过对本案进行观察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有研究显示, 结核病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耐多药结核病是近几年出现的较为严重的病症。患者不但病情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而且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对于普通的结核病患者来说,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3,4]。孙燕妮等[5]通过研究发现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后, 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但痰菌的阴转率不高, 而且治疗的费用高昂。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疗程较长, 通常会有2年左右的治疗期。而利福布丁属于新型的抗结核药物, 有研究表明该药物对患者病灶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5.8%, 患者痰菌的转阴率为74.6%, 空洞的闭合率为24.3%[6]。但是由于该药物的价格较贵, 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疗程较长,因此大部分的患者都无法承受。因此在研究中, 作者将利福布丁的用药方式由1次/d改为了隔日1次, 研究发现, 治疗的效果不变, 而且患者的治疗费用大大降低, 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 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 但隔日给药的方式能够大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可以扩大利福布丁的使用范围,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发展。
[1] 方平飞.基于与转运蛋白P-gp相互作用的抗结核药物耐药机制研究.中南大学, 2012.
[2] 胡连锋.不同给药方法予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疗效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 27(3):310-311.
[3] 易恒仲, 杨坤云.利福喷丁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老年肺结核临床疗效研究.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1):104-105.
[4] 程敏, 李德华.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耐药肺结核效果比较.护理研究, 2014, 18(8):690-691.
[5] 孙燕妮, 王国杰, 甄新安, 等.河南省耐多药与非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9年生存比较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34(2): 133-136.
[6] 康万里, 谢艳光, 谭卫国, 等.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方案治疗耐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30(2):179-18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99
2015-02-27]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传染病医院呼吸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