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财,李廷保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经方大家胡希恕《经方传真》用药配伍规律
李生财1,李廷保2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探讨经方大家胡希恕所撰《经方传真》中医药治疗伤寒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方法:将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撰《经方传真》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223首,涉及124味中药,总用药次数为1 053次。种类上主要有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炒白芍、法半夏、人参、炮干姜等;药味多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多温、寒,善用平药;归经以脾、肺、胃、心、肝、肾为主,累计频率达80.28%。结论:胡氏用药治疗内科杂病善于补虚温里,治疗外感善用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药;核心药物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炒白芍、法半夏、人参、炮干姜等;药味药性分别以甘、辛、苦、温、寒、平为主;药物归经依次以脾、肺、胃、心、肝、肾为主。
经方传真;配伍;伤寒疾病;胡希恕;配伍规律
现代医籍《经方传真》[1]是经方大家胡希恕总结中医药治疗伤寒疾病所撰的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证经验集,共载方223首,涉及中药124味,总计1 053次。根据《中药学》[2]和《中药大字典》[3]分类标准对《经方传真》涉及中药的种类、药味、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其临床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通过统计分析,《经方传真》载方223首,涉及中药124味,用药总次数1 053次。频率最高者为甘草,占11.69%,较低者为土瓜根、云母石、梓白皮等,占0.09%。其中,甘草、桂枝、生姜等9种药物(占7.26%)频率>3.0%;麻黄、大黄、附子等5种药物(占4.03%)使用频率>2.0%~<3.0%;杏仁、石膏、黄连等8种药物(占6.45%)使用频率为>1.0%~<2.0%;黄芪、生地黄、知母等14种药物(占11.29%)使用频率为>0.5%~<1.0%;其余88种中药(战70.97%)使用频率<0.5%。详细频率分布见表1。
表1 单味药使用频率数据分析
续表1 单味药使用频率数据分析
《经方传真》223首方剂涉及的124味中药分属17类。其中补虚药(33.33%)使用频率最高,如生姜、大枣、人参、黄芪等;其次是解表药(20.04%),如桂枝、麻黄等;再次为清热药(10.16%),如黄芩、石膏、黄连等;而温里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在组方时也有一定的使用频率。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使用中药种类分析表
3.1 组方药味、药性分析
通过对组方药物药味、药性、频数、频率统计分析:①《经方传真》中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积频率高达88.79%。②使用中药药性多为温药、性寒,以平药物为主,频率累计高达91.24%。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使用中药药味、药性分析表
3.2 组方药物归经分析
通过对组方药物归经频数频率统计分析,发现《经方传真》所载方剂涉及的124种中药归经按照频率由高到低主要以脾、肺、胃、心、肝、肾为主,其中,归脾经者位居第一(21.54%);其次为肺经(19.64%)、胃经(17.93)。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方剂中药物归经频数频率分析表
《经方传真》所载方剂涉及的前20 味主要药物补虚药6种,占总数的4.84%;解表药4种,占总数的3.23%;再次为清热药3种,占总数的2.42%。详细功效见表5。
表5 《经方传真》主要中药功效分析表
笔者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分析了《经方传真》临床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及主要药物功效,指导临床治疗伤寒疾病选取药物可参考依据:①《经方传真》记载方剂中核心单味药,主要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白芍、法半夏、人参、干姜、茯苓等。②药物种类主要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等为主。③胡老用药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多为温药、性寒,以平药物为主。
《经方传真》的用药组方规律充分体现了胡老的学术思想[4-5]。首先,胡老力倡治病“执简驭繁、惟求疗效”,提出“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说,临床治病“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对应”疗效显著。其次,《经方传真》的用药组方规律充分体现了胡老是善用经方的一代医家,信奉仲景学说,倡导方证辨证,核心单味药主要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白芍等,大量记载并实践《伤寒论》的桂枝汤类证有关,也充分体现了胡老法从伤寒是一代研究并实践《伤寒论》的大家。第三,《经方传真》分析方证特点,有例有案,结合实践,深入浅出。著名医家刘渡舟对此高度评价,曰:“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老经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诊治经验,是成为中医人士“一透百通用伤寒”的高效捷径。掌握胡希恕先生的临床辨治伤寒病的经验和临床用药配伍规律体系,继承发扬医家胡希恕医德风范,对临床医生研究实践《伤寒论》,提高临床疗效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1]李惠治.经方传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303.
[2]高学敏.中药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1-1932.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字典[M].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489.
[4]冯世纶.经方传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211.
[5]冯世纶,张长恩.经方传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21.
(编辑 马 虹)
1001-6910(2015)08-0070-03 ·文献研究·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8.33
李生财(1972-),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疾病的研究。
2015-02-03;
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