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舞蹈的发展

2015-06-01 00:27陈仁华
戏剧之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教学大纲表现力

陈仁华

(海南省歌舞团 海南 海口 570100)

谈教育舞蹈的发展

陈仁华

(海南省歌舞团 海南 海口 570100)

教育舞蹈俗称“教学”舞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大纲》、《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这些大纲分别对舞蹈、韵律体操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一系列的措施证明,我国的舞蹈艺术教育正在更进一步地发展。

舞蹈;艺术;兴起;发展

教育舞蹈俗称“教学”舞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大纲》、《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这些大纲分别对舞蹈、韵律体操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一系列的措施证明,我国的舞蹈艺术教育正在更进一步地发展。

一、教育舞蹈的兴起

教育舞蹈俗称“教学”舞蹈,一直以来,它的受教育对象都是儿童、学生。教育者应当尽最大的可能激活学生、儿童的学习意愿。舞蹈是一门行为艺术,它有浓郁的娱乐色彩,不仅对学生、儿童如此,对成年人同样如此。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舞蹈都会令人快乐且富有教育的趣味性。

伴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面向广大青少年的舞蹈艺术教育呈现出繁荣和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各种业余舞蹈艺术学校纷纷成立,各种私立舞蹈培训中心应运而生,为少年儿童舞蹈艺术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少社会知名度很高的舞蹈艺术家开办了舞蹈艺术机构,进行着专业的艺术教育工作。这类教育机构在内容的设置、规划、计划安排以及建设方面都有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较高,得到了很多知名舞蹈艺术家的重视。这使得受教者的学习态度十分主动和热情,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种类型的业余舞蹈艺术教育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全面地推动了服务于素质教育的舞蹈艺术教育。

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大纲》、《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范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师范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编排幼儿舞蹈的能力。大纲不仅将幼儿师范的舞蹈教学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而且从培养幼儿教育的教师队伍入手,使舞蹈艺术教育在幼儿园得到普及。面向幼儿的舞蹈艺术教育,要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在内容安排上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中,老师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使童知性、童趣性和童乐性协调统一,这样可以培养儿童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受教儿童的感知世界和幻想世界,使他们从小就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育舞蹈的目的

教育舞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目的在于使人们具有高尚的人格,也可以说是为了实现人格的形成。人格的形成是教育的目的,舞蹈是教育的手段。但是,以人格形成为目的的教育不只有舞蹈一种,舞蹈只是许多方法中的一种。其他方法包括文学、美术、数学、化学、音乐等。在现行教育所包含的各学科之中,舞蹈属于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因为舞蹈属于“美的艺术”,属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以人格形成为主的教育,可以提高一个人创造美的能力。

事实上,教育舞蹈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在毕业之后人们以舞蹈为专业,而是指运用舞蹈娱己娱人,同时提升自己的气质和文化修养。

历史上,以舞蹈作为教育内容的例子有许多。我国早在周代就设有乐舞机构,向贵族子弟传授乐舞知识。欧洲宫廷在路易十四时期创建了第一所专业的皇家芭蕾舞蹈院。有趣的是,它当时并非以教授专业性芭蕾为目的,而只是以提升宫廷中人们的社交能力为目的,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却使芭蕾走向了职业化道路。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舞蹈作为教育手段,认为舞蹈是希腊教育的精髓,是神圣的,强调舞蹈的教育性价值。只要年满5岁,孩子便需要接受舞蹈教育。

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也都有舞蹈背景。这说明舞蹈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活动;换句话说,舞蹈既能训练人的身体运动能力,又能对舞蹈主体的精神、思想产生影响。

在《教育舞蹈原论》一书中,邦正美把教育舞蹈看作是可以培养一个人人格的活动,认为舞蹈可以使人变得更完美。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教育舞蹈变得尤为重要,接受教育舞蹈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老年人,大家都在接受舞蹈教育。教育舞蹈的目的包括使人拥有良好的人格;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扩大人们的社交范围。

我国有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舞蹈俱乐部”、“舞蹈沙龙”、“舞蹈讲座”。参加这些活动,人们既能结交到朋友,又能学到一些舞蹈知识。活动的参与者既包括儿童,也包括一些老年人,所有的成员均是舞蹈爱好者。他们学习专业舞者教授的舞蹈知识,接受多种形式的舞蹈,如芭蕾舞、中国舞、拉丁舞、国标舞、爵士舞等。大家学习舞蹈的目的是塑身、减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另外,有一些企业家主动捐资,创立了诸多业余舞蹈组织。可见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教育舞蹈的重要性。

舞蹈是人们通过身体来运动的艺术,运动是舞蹈的生命。而运动不仅是舞蹈的生命,同时也是人类的生命。邦正美说:“在儿童的世界中,几乎没有劳动性的工作。儿童的运动几乎都是一些游戏。有人说儿童的运动莫不都是舞蹈性运动,他们的生活就是舞蹈。”

三、教育舞蹈的目标

舞蹈的教育目标也是教育舞蹈的目标,即要达到“透过舞蹈来教育”。邦正美认为:“教育舞蹈之另一项目标是培养文化性的人。”文化性的人是指具有文化能力的人,而文化能力包括容纳文化的能力与创造文化的能力。舞蹈教育的目标还包括使人拥有积极的人格,进而形成社会性人格。这种积极的人格最终会转化成服务性人格。通过接受舞蹈教育,人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转化成具有社会条件的人。教育舞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与目标:教育舞蹈是以培养具有社会性的人为目标的;教育舞蹈使人具有健康的身体;教育舞蹈会使一个人自然而然地产生节奏性秩序;教育舞蹈可使人充满艺术想象力,产生即兴创造力。

节奏性秩序是指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节奏感。也许大家认为节奏通常是指音乐的节奏,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节奏。音乐或身体的运动都是节奏的体现。舞蹈家邦正美说:“无论如何都要把节奏感发展为教育舞蹈的具体目标之一,这才是最妥善的办法。”

即兴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听到音乐或看到舞台后产生跳舞的冲动,自然地扭起来、跳起来,以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有些人虽然不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但他们从小就接受教育舞蹈,经常能够创造一些舞蹈、小品甚至歌曲。对于即兴创造来说,创造性是前提,而即兴的动作一般是通过瞬间、直接或间接思维而产生的,它也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灵感。具有即兴创作能力的人通常善于运用自己所处的环境来建立自己的思维世界。虽然即兴创作能力是无形的,但人们却可以凭借身体的运动予以表达。

舞蹈教育有助于促进和增强人的表现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的人是指既具有丰富的表现技术,又富于表现力的人。表现性是指抒发情感;表现技术则是更深一层的能力,富有表现力的人本身具有丰富的表现技术。如果一个人想提升自己的表现力,那么要先具有分析、接受他人表现力的能力。而表现力又必须包含表现的内容,表现力丰富是指内容、思想、感情丰富。具有丰富的舞蹈表现能力的人,必须要具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丰寓的思想与情感。在文学领域,诗歌、散文、小说均可以表达情感。唱歌时,人们需要乐器来伴奏;画画时,人们需要使用颜料、画布,这些都是以客观的物体为媒介的活力,都是一种使用客观物体的技术。

舞蹈艺术表现的是主体与客体本身,这是舞蹈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这又证明了舞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方式。

教育舞蹈的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都具有普遍性,是以人格的形成作为最高目标。它不仅有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持久性。因为教育本来就属于理想化事物范畴,而教育的使命就是实现理想化教育,使人成为完全的文化性人。

G613.5

A

1007-0125(2015)04-0186-02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教学大纲表现力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衡士玉美术作品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