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利,蒲 融(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00)
《中国合伙人》意识形态批评
黄亚利,蒲融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00)
电影《中国合伙人》通过对中国式成功的呈现,不仅反映着某种意识形态,同时也再生着意识形态。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电视中以金钱和名誉置换成功和尊严的价值观需要被重新审视。
《中国合伙人》;意识形态;批评
《中国合伙人》采用线性叙事方式,在表现三个主人公人生故事的同时始终围绕着新时期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变迁而展开。
黄晓明扮演的成冬青是一个出生贫苦,学习刻苦的学生,一如改革开放初期贫病交织的中国,自卑、忍让、渴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扬眉吐气。影片结尾,成功后的成冬青坐在美国餐厅里享受着美国人的服务,在美国的谈判桌上舌战群儒,语惊四座。导演将成冬青的个人故事和中国重大年事穿插剪辑,且在情绪上达成一致,有意通过人物的命运起伏来暗示国家的兴衰强弱。
电影《中国合伙人》借“新东方”的躯壳,演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迁,表面讲的是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实则是关于“中国”的宏大命题,着重展现了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中国在90年代出现留学热潮,美国在中国人眼中代表着自由、民主、勇气、理想,《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骏不仅家庭优越,个人也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拥有远大志向的他将留学看成家族荣耀,希望走出去改变世界,为华人赢得尊严。
然后电影让我们看到:那一代中游得最好的,在美国沉了下去。孟晓骏等人历尽艰难抵达美国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幸福,他们在实验室喂小白鼠,在餐厅做小费最低的杂工,过着卑微又屈辱的生活。孟晓骏最终决心回到中国,加入“新梦想”,追寻“中国梦”。
正是借助于“美国”这个他者,电影将在美国底层的辛酸奋斗经历和“新梦想”内部的权力利益纷争成功转化为中美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之争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个人遭遇、单个企业发展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从而以“中国梦”取代“美国梦”,以“民族主义”收编了“自由主义”,以“集体主义”收编了“个人主义”,弥合了“中国”的裂痕以凝聚、推进“中国梦”。
在后现代理论发展时期,一些学者将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社会学等内容融合到意识形态研究中去,比如法兰克福学派将意识形态的研究由政治领域扩展到了大众文化领域,他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貌似中立的大众文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历史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认同、集体无意识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它通过日常叙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主要讲述了成冬青、孟晓骏、王阳三个人的人生故事,三种典型性格对应了三种典型命运,看似偶然却又充满必然,这实质上也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内敛低调方有可能成为“领袖”,恃才傲物难免遭遇背后插刀,狂放不羁终会落入柴米油盐。但在电影里他们无疑都是成功的代名词,也是“中国式”成功最典型的体现:
(一)复制式成功。成冬青式成功是中国价值认同中最为接受也最为推崇的一种成功方式,即草根的终极梦想——出身贫苦,勤奋好学,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在大多数人看来他属于成功的模板,是可以复制的。
成冬青心灵鸡汤式的成功符合观众对于梦想、励志、成功模式的想象和认同,并慰藉了大多数仍在底层苦苦挣扎的迷茫青年们,给予他们“可复制”的希望。
(二)复仇式成功。影片最后孟晓骏带领好友们去自己打工的餐厅,他依然谨记当年所受到的屈辱,所有的羞辱都在他的脑子里存档,成冬青为了要回兄弟的尊严,说要攻陷美国。当孟晓骏站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以前供职喂小白鼠的实验室前的时候,他眼里饱含热泪,不再斥责成冬青不清楚他真正想要的。可以说孟晓骏一直的动力和努力就是为那一箭之仇,显然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思维。
只可惜电影《中国合伙人》简单地将梦想以及这些成功者的身份标签实体化了,金钱和名誉就代表了成功和尊严,所塑造人物及人物的成功之关键词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走向人生顶峰或是一雪前耻的满足。
这两种概括性的中国式成功,都属于中国集体无意识,也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国合伙人》中的意识形态性处处可寻。同样,电影不仅仅反映着某种意识形态,同时也再生着意识形态,以隐秘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观众产生影响,电影里类似于以金钱和名誉置换成功和尊严等价值观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审视。
注释:
①张延国.“中国崛起”的民族寓言[J].电影文学,2013(24).
黄亚利,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蒲融,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I235.1
A
1007-0125(2015)04-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