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琦
(邵阳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在歌剧《江姐》中,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是江姐的独唱叙述,它整体偏长,音域宽,技巧复杂,民族特色化非常清晰,成功塑造出了江姐刚毅、坚强不屈的形象。
(一)歌剧背景。歌剧《江姐》由阎肃改编自江竹筠的小说《红岩》,由羊鸣、姜春阳、金沙作曲。江姐这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曾撼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
(二)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的内容简介。这一段是塑造江姐刚毅音乐形象的重要唱段,是歌剧《江姐》第六场的中心唱段。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面对敌人的种种严刑拷打、威逼利诱的时候,江姐唱出了《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这一唱段,她正气凛然,严词痛斥敌人,为革命百折不挠、赴汤蹈火、生死置之度外,形象地刻画了江姐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可分为四个部分。音乐经过了一系列的板式,其中节奏、节拍的变化最为明显,它借鉴了戏曲中的紧拉慢唱、一板一眼来塑造江姐坚强的内心和刚毅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首较有难度的咏叹调,不仅要有声音技巧支撑,还要加入曲折的内心情感元素。
(一)第一部分。从抒情的慢板开始,音乐缓慢优美地进入,江姐的音乐形象浮现,引出江姐的唱段:“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在人间。”首先用了一种叙述的口吻,以春蚕和蜜蜂比喻江姐的无私奉献和无惧生死的态度,音乐缓慢、音色柔和,就像是带着满腹的感情诉说一样,真挚、深情。后接“一颗红心忠于党……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前后乐句重复,演唱速度不同,节奏较之前有所变化,更为紧凑,使得感情的表达更加坚定,情绪更加激昂,体现了革命者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高贵品质,最后一句用了八度的大跳,节奏又渐渐稳住,表现出了江姐视死如归的气势和博大的胸怀。
(二)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接第二部分的间奏中,红梅赞的主导动机再现,随后由“啊……”接入第二部分,演唱时力度中弱,速度平稳,营造一种诉说内心想法的气氛。“谁不盼神州辉映新日月……愿将这满腔热血染山川”用了慢三的板式,音乐情绪平稳,但内心诉说着渴望,以叙述的口吻讲述着内心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和革命理想。第三、四句平稳、饱满、亲切,像是一问一答。第五、六句就起了强调的作用,将音乐情绪逐渐推进,最后一句则将情绪推向了高潮,要很坚定有力地唱出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唱时一字一音,虽然音顿但是气不能断,从而更形象地展现出江姐宽广的胸怀和顽强的意志。
(三)第三部分。该部分融入了民族戏曲的风格,“粉碎你的旧世界……幸福的明天”整体结构为散板,节奏自由,紧拉慢唱,随情绪而变化,慷慨激昂、坚定有力,节奏和音域随着情绪适当地自由伸缩,使得情绪色彩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前后两句在音色和力度上又有了强烈的对比,其中还有一个十度上行的跳进,还有延长记号,演唱时要准备好气息的支撑,情绪也要很饱满,这样才能表现出咬牙切齿的憎恨和粉碎反动势力的决心。后两句则要注意两个延长音的保持,强调突出附点节奏,在情绪和音色上体现出自豪和镇定。
(四)第四部分。从“我为祖国生,我为革命长”到最后结束,这是全曲的高潮。采用了一拍一板的形式,其中休止符的运用显得铿锵有力、节奏紧凑,速度稍快、力度较强,表现革命者慷慨激昂的革命信念。接着第三小节“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与主题相呼应,一字一音,坚定有力,“青春”的长音由弱到强,“春”字拖长七拍,唱时不能僵硬憋气,声音要保持位置,气息要流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情绪的高昂和主题思想,突出中心。这一激动情绪贯穿到后面,从“贫贱不能移”到“百折不挠”,速度突然减慢,接着“赴汤蹈火自情愿,早把生死置等闲”速度回到中板,只有很好地把握情绪和技巧才能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人物意志坚定、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最后一句“只觉甜”,速度变慢,弱音结束,体现出了思想境界的升华,所以唱时不能挤声音,注意音高的保持和气息的控制,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江姐这一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
[1]羊鸣,姜春阳.歌剧《江姐》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65(4).
[2]金砂.谈谈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民族歌剧创作和戏曲音乐手法初探[J].歌剧艺术,1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