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戈非,王文静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音乐的重要性。从音乐社会功能学上来说,公元前5世纪希腊对此提出很多相关问题,其中,柏拉图曾提出警惕不适度的音乐对人的“腐蚀”,并认为音乐的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教育服务,而不是享受或娱乐。笔者认为,虽然音乐为社会教育服务,但是同时也能使人感到身心放松及愉悦。我认为看待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听适当的音乐,在现如今的音乐界中确实存在不雅的音乐使人变得消极,但是人们可以利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或是可以提高自我修养的音乐。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我认为音乐在陪伴其成长的过程中确实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理学角度。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Perter F.Ostwald曾认为“音乐发展实际上已经在婴儿出生前就开始了”。为什么现在许多准妈妈都喜欢听胎教音乐?Critchley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强调了音乐聆听、音乐经验和演奏音乐的重要性,这些音乐活动是影响大脑神经中枢网络形成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5个月左右胎儿形成的时候,多听音乐有利于胎儿的大脑神经的形成,这对孩子以后的音乐感知以及人类情感方面有着有利的一面。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胎儿在5个月形成的时候可以听见母体自身所发出的声音,如母亲吞咽、咳嗽、说话震动等,胎儿对外界也能听见微弱的声音,这时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更好地促进胎儿大脑的形成,以至于孩子出生后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也会增强。当然也会有相反观点,染色体病变因素以及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失调也都会妨碍音乐天赋的发展。
(三)心理学角度。Jean Piaget强调音乐演奏对于情感发展和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民族的音乐可以说是永恒存在不变的,任何音乐都脱离不开本民族的生活风俗和生活的地理环境,在儿童时期,这种带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往往影响形成他们所喜欢的音乐种类的方向,以及日后对待认识音乐的态度。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影响了其发声的音高和发音方式等等,例如,黄土高坡地带的人们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歌曲一般是粗犷的,这种粗犷又深入当地人的身心形成了他们性格上的某些特点;江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受环境影响,当地的女子温婉可人,民歌的特点就像当地女子的性格一样婉转细腻等。演奏一首乐曲时应该多设身处地、充分地了解所演奏的曲目风格,所涉及到的民族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当所有因素都考虑到、了解到时,演奏者所掌握的知识就越多。民族因素不一定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多少对大部分孩子是有影响的,极个别有天赋的儿童可能会是个例外。
(一)音乐聆听。聆听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中认识的隐蔽形式。听觉层次为“听到、听、聆听”的一个过程,就像视觉的层次一样由“看到、看、寻找”构成是一样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真正接触音乐时,多在音乐的环境下熏陶更容易塑造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和认识,但是不要过多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听调式复杂的音乐。音乐的选择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以及兴趣爱好的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当然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减少或避免在孩子周围听一些不雅的音乐,例如在家里可以放些舒缓的钢琴曲等。当听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就会自然地发展到聆听的阶段,音乐的聆听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发展,提高音乐素养。
(二)音乐节奏。PeterF.Ostwald早前在他所写过的文章中强调“节奏感可能与生俱来,它开始于胎儿在子宫时就产生的节律心跳”。调查研究发现,当音乐演奏或者短暂停顿,孕妇明显感觉到胎儿比平时更加活跃。这样看来,要想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应从小训练,当孩子无法用语言或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以及进行情感的抒发,这样在今后的聆听的基础上选择节奏有特点的音乐,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建立节奏感,如果了解音乐的节拍,在听音乐做游戏中打出正确拍子的节点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音乐音准。学前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弱,在音准方面控制较为困难,但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音乐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模仿大自然声音就是其中一种。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类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接触的声音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寻声模仿,模仿声音不仅为生活增添情趣,同时也为人类生活服务。每种声音的振动频率是不同的,所以音的高低也不同。单音的模仿随着时间的演变形成了今天带有旋律性的歌曲形式为人们所歌唱。人们开始遵循歌曲的旋律走向,歌唱者开始考虑每一个音的固定音高是否准确,这时音准成为人们歌唱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音准不仅仅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对于唱歌跑调的儿童来说更应该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音准水平——非强制性的:在平时多听单旋律或旋律性较强并且音域偏窄的音乐,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记忆里的旋律音高固定后,在哼唱的同时孩子会有意识地去模仿并找到音高位置;强制性的:抽出一条较为简单的旋律,音与音之间跨度较小,可先从级进开始到小跳再到大跳进行训练,反复的巩固训练积少成多终会有所改善。
现如今全国音乐考级要求在考级前考查考生的音乐素养,考查内容多为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这不仅提高了考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更有助于考生对考级曲目的情感处理。对于音乐素养,唐纳德·松(Donald Schon)称其为“行为性思考”和“行为性认识”。通过器乐、声乐等考级前这种音乐素养的考试内容来看,不难看出这些内容大多与视唱练耳有关。视唱练耳作为一种音乐知识的储备,它存在于我们的行为中,我们对音乐的思考和认识存在于我们的音乐表演和创作中。目前国内的音乐素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这三种级别的音乐素养由浅入深,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这种初级的音乐素养只是培养他们的音准、听辨音与音之间的差异、节拍划分及如何学会打拍子、辨别各个民族或国家间音乐风格的差异。这种分等级的音乐素养考试更能让学前儿童接受并且让其掌握最基本的音乐常识,随着年龄的增大,接受能力越来越强,由被动吸收知识变为主动吸收,将所学知识化为行动表现在音乐演奏中。
音乐的训练要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的音乐认知不仅是天赋使然,更是后天创造努力的结果,音乐的培养不仅仅是气质的培养,在自我修养发展以及思维意识中也有所体现。笔者曾问过学前儿童家长为何让孩子弹琴,其中一位家长是这样回答的:“学琴是为了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无法和身边的朋友以及家人有效沟通时,弹琴可以发泄孩子心中的不良情绪或者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其实音乐在心理方面是有治疗效果的。视唱练耳作为现代音乐基础学科,承载着音乐这座摩天大厦的基石工程。在音乐的道路上脱离不开视唱练耳的训练。视唱练耳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视唱和练耳,其中还包括了所有音乐相关的知识,如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情记号、情感表达等等。视唱练耳集合了所有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因此视唱练耳对于学前儿童学习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美]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