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审读者

2015-05-31 12:36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何伟副标题虚构

驾着一辆租来的SUV,车上载满帐篷、睡袋和奥利奥,从东向西贯穿国境,走过整个国家最荒芜也最淳朴的漫长公路,与不同的人和事物相遇,再分别。这显然是美国公路电影的桥段。

然而我们此处提及的并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位老外在中国的“行路笔记”。

说到《寻路中国》,不得不为其打上“汽车”、“公路”、“西部”作为标签。这些典型意象对于美国人来说,有着“山姆大叔”式的特殊意义。作者彼得·海斯勒,这个长着一头卷发,有一双深邃眼窝的美国人,以公路电影式的思路,选取了一条最为接近中国普罗大众的道路,沿着长城从东向西自驾而行,踏过中国西北农村。

他甚至为自己取了一个过于大众化的中国名字:何伟。这让他全然融入了中国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之中,毫不起眼。他从遇到的每一个普通人人手,以他们的平凡经历拼就整个中国发展的宏观进程。

何伟用一双充满好奇,又充分客观的眼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异于常规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发展之路。从某种程度上,《寻路中国》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比我们亲眼看到更全面、更真实的中国。这种审视者的姿态,使得他可以敏感地察觉到诸多充满故事性和人情味的细节,这些细节在我们看来都太过习以为常。

本書还有一个副标题,就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这个副标题恰当地揭示了本书的主旨:看似一部旅行笔记,实际上记录了中国近20年来汽车工业发展时期,西北地区农村向城镇化转变之路。正如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景况那样,城镇化往往伴随大规模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崛起,相同的一系列社会生活变革也在中国发生了。《寻路中国》著于1996年至2007年,在随后的7年中,中国以一种惊心动魄的速度向前奔跑着,想必这是何伟在写作本书时难以想见的。

9月,在北京刚好有一次何伟的读者见面会,我终于有幸见到这位想象中永远风尘仆仆的行路者。事实上,《寻路中国》是他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在此前的《江城》和《甲骨文》中,面对中国发展中呈现的矛盾,何伟从来不会盲目谴责。尽管他自称为“不称职的杂志记者”,但是他严守着新闻记者讲述事实的守则。他将能够反映大变革的小故事整个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位非虚构作者。读多了感性的虚构小说,非虚构写作便为我们展开了回归理性思考之路。

何伟的记叙和思考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中国。丧失了原有生活方式的农民,仍然抱有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何伟这些或荒诞或悲戚的见闻中,读者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恰恰是这些小角色,投射出了国人众生相。

猜你喜欢
何伟副标题虚构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浅议副标题在写作中的妙处
给《最后一课》拟个副标题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拉我一把
《创业维艰》
何伟委员再度呼吁设立“中国眼角膜捐献日”
官儿迷
水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