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人物画,是绘画题材中的一个强项。历代画人物的画家诸多,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亦不少,如清代名震南北的“扬州八怪”中的黄慎就是其中之一。
黄慎(1687-约1770年),原名盛,字公懋、躬懋,康熙六十年(1721年)更名慎,雍正四年(1726年)更字恭寿,号瘿瓢山人(简称瘿瓢子、瘿瓢),别号东海布衣、苍玉洞人、糊涂居士等,清福建宁化(今福建属县)人。雍正初年起,长期寓居扬州。出身微贱,幼年丧父,受命于母而学画,始拜同里画家上官周为师。由于其折节发愤、坚持不懈、呕心钻研、勤学苦练,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精诗文,善书画,多才多艺。书法上宗法唐书法大师怀素,以草书取胜;绘画上,则以人物画为最,并兼工山水、花卉。尤其在中年以后,擅长运用狂草笔法作画,意韵天成,形成一种粗犷之中见精炼的独特风貌,达到了“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炉火纯青境界。所以,他的人物画为画坛所推崇、人们所喜爱。
黄慎的《拈花老人图》(图1)是幅纸本、设色、写真与写意相结合的水墨画,画面纵167厘米,横79.5厘米。展现的是一位面貌粗豪、健壮厚实的老人形象。以粗犷潇洒的手法、不为形似所拘的笔调,塑造了一位须发披散,头戴草环,脚穿草鞋,身着褪色旧布袍,腰携酒葫芦,右手持木拐杖,左手拈美艳花朵的生动朴素、情趣有加的老人。拈花的左手之下,像似还有个布袋,袋中还装着盛开的花朵,即从别地“拈”来的花。拈花、集花、观花,表达出“老人”对花观赏的人生乐趣,体现出其审美观念上的独钟情愫。这种笔墨简括、形神俱足的画风,正是黄慎人物画的绝妙处,耐人深思,让人暇想。“拈花”老人的上空,是一派掩盖天灵的悬崖;脚下,则是野草丛生的土岭,上上下下均有一种看云作雾的意态,标示出画中之人是来自山野民间、朴素无饰的老者。这正是黄慎人物画塑造的形象,除神仙、佛像、历史人物之外,更多是从民间生活中取材的特点,表现出黄慎的现实生活情操、以民为本的意识理念,内容新颖、形象生动、形式活泼,当是黄慎人物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画面左上方,有画家以他最得心应手的狂草体所书款识(图2)。此“款识”乃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七言题画诗:吞云作雾遍天涯,不问人间路几赊。摄着草鞋霜雪健,手中都是十洲花。后署“乾隆九年六月写于芝山堂。宁化黄慎”。下钤“黄慎”白文印、“瘿瓢”朱文印。
精妙而脍炙人口的题画诗,在向赏画者指点迷径。说画中“老人”“摄着草鞋”在风霜雨境里健步。此“摄”字,古与“蹑”字通,作“吞云作雾”般的“遍天涯”地行走。“吞云作雾”,原为“吞云吐雾”,指修道者绝谷养气之状,源出《梁书·沈约传》的《郊居赋》。“遍天涯”行径中也“不问人间路几赊”。此“赊”,古也作“赊”,这里作遥远解,即不问路途之遥。“遍天涯”的目标,则是“手中都是十洲花”,即“拈”到“十洲”之中最美的花。此“十洲”,是传说中地处八方大海里的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洞,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从神仙之地,“拈”出神仙之花,可知其“遍天涯”之行的艰辛与不易。因为只有信道、修道者信仰神仙和神仙之境,所以画中的拈花老人,当是位来自民间的道徒抑或居士。其实画中之意,正是画家艺术情操的表达:为了绘画艺术上达到尽善尽美的目标追求,他也像拈花老人那样,敢于在风霜雪境中健步“遍天涯”,去“拈”出神仙之地最美的“神仙”之花,而不问这种追求的“人间路几赊”。诗、画相配,意韵无穷也。
黄慎既是画坛名家,又是著名书法大家。其师宗晋、唐、五代、宋、元各大家,楷、行、隶、篆各体样样精湛,尤以草书为最。他得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精髓,又能师古而不泥古,还能不趋时尚,敢于标新立异,自成一家风格。《中国清代艺术史》论其草书是“点画纷披,散而有序,极古劲之致,得物外之趣”;《中国书画》则评其草书“实开书道中兴之先声”。评价可谓高矣!此题画诗的狂草书法,正是黄慎“不趋时尚,敢于标新立异”的范例之作。
诗、书、画紧密配合,相得益彰,三位一体般地共同将《拈花老人》推至顶巅地位。
“乾隆九年”,即甲子年,公元1744年。可知此画、此诗、此书,皆是黄慎五十八岁上的作品。
黄慎对自己的绘画,人生中还有个自评自判的习惯。凡是他认为的得意之作,均自作题画诗于其上;次者,则不作题画诗,仅标出作画的年与月;再次者,而只署“瘿瓢”二字。此《拈花老人图》,不仅有“瘿瓢”钤印,又有“乾隆九年六月”年月之标,更有七言题画诗,足见此画在画家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时至今日,尚能欣赏到此画,可谓幸事也!(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