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湘军”再升级之绊

2015-05-30 10:48:04尹嫦月李瑚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柑橘湖南加工

尹嫦月 李瑚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每年初冬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柑橘,金灿灿、红艳艳,果香沁人心脾,处处透着丰收的喜庆,让人不禁想起“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的醉人诗句……

湖南,作为柑橘类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便有种植记载。目前,湖南柑橘面积已达480多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柑橘第一大省”,2014年产量已达到近500万吨,比2013年增长约13万吨。

面积和产量的“双冠王”,也让柑橘产业成为湖南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中利用荒山荒地种植范围广、效益比较好、出口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受益农户多的生态产业。

然而长期以来,湖南柑橘集中在每年底的两个多月内大量采收上市,每逢此时,总会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橘农面孔:有的早就拿着柑橘货款开心地想着如何过个好年,或是对着“供不应求”的好生意感慨“幸福的烦恼”;有的却守着满园硕果愁眉苦脸,或是“火急火燎”地将存货低价卖出,唯恐卖不出去眼睁睁看它们烂掉。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在全国柑橘优势带的规划图上,湘南位于“赣南-湘南-桂北”脐橙带,湘西处在“鄂西-湘西”柑橘带,即湖南成为全国唯一兼跨两大柑橘优势带的省份。先天的地理优势,加上近年来省内将该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大力推广,湖南柑橘总产值已超过100亿元。

目前,湖南柑橘种植主要分布在湘南、湘西地区的郴州、永州、邵阳、常德、怀化、湘西6个市州,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七成和八成。已有麻阳柑橘、江永香柚、永兴冰糖橙、石门蜜柑、湘西椪柑等获中国地理标志认证。麻阳柑橘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0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8个商标获省著名商标、26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30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种植面积的一枝独秀,鲜果产品的多点开花,也带动了柑橘加工产业的蒸蒸日上。截至2012年,全省已拥有2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柑橘加工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全省2011年加工产值75亿多元,橘瓣罐头2013年总产量逾30万吨,其中近一半出口欧美。正是因为湖南橘瓣罐头加工的崛起,催生中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橘瓣罐头“新王国”。

可以说,如今的“湘字号”柑橘,正在告别以鲜食为主,迈向加工增值之路,并逐渐崛起,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柑橘产业高地。

在这片“甜蜜事业”的沃土上,一批柑橘“湘军”正在加快发展的步伐,依靠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永州熙可食品有限公司从一家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中国最大的酸性水果出口加工商,加工的柑橘占据美国45%、英国75%的市场份额。邵阳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兴建省内最大的橙类果实加工项目——3万吨橙汁胞生产线,几乎可消化邵阳、永州、怀化现有脐橙的等外级果实,2013年带动邵阳市柑橘种植面积94.2万亩,实现产量40万吨、产值15.8亿元。还有郴州兴邦、常德盛节节高、怀化海联、湘西富泰等一批企业涌现出来,努力将种植优势转化成技术创新优势、加工优势和出口产品优势。

当然,要让新鲜柑橘变成琳琅满目的罐头、橙汁、果冻等商品,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点化”。近3年来,湖南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集成20多项加工新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柑橘鲜食方面,突出选育主栽新品种,如红肉冰糖橙、大果型高糖少籽椪柑、中晚熟脐橙等;橘汁加工方面,利用复合酶制剂脱除果汁苦味,填补国内外空白;在皮渣综合利用上,科学确定了香精油、橙皮甙等功能成分提取新工艺;柑橘囊衣脱除新工艺可减少50%的酸碱废水排放量,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2014年12月17日,湖南柑橘产业迎来又一个发展节点。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柑橘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取得一系列成果,如推广柑橘新品种8个;开发无病毒苗木高效快繁体系1套,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3个,推广苗木150万株;集成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3项,建立果品分级线1条及1000吨贮藏保鲜库2座;建立了我国首个柑橘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体系;获得科技部国家特派员创新基地等平台4个。项目实施期间,累积新增产值3.55亿,增加农民收入9200万元。

记者走访长沙的一些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水果专营店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地高档柑橘占据显眼位置,而湖南本土普通柑橘大多以低价促销。在柑橘加工产品方面,湖南本土企业生产的橘瓣罐头也不多见,果汁产品更是不见踪影,货架完全被汇源、娃哈哈等大品牌抢占。

一方面是头戴数顶“皇冠”名声斐然,另一方面却是市场竞争境况尴尬,这也让人们不得不正视湖南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种柑橘10多年,家里6口人全靠这2000多株柑橘吃饭。收成好时,一年卖七八万元不成问题。前两年行情差时,7万多斤柑橘才卖了1万多元,连本钱都没收回。别的乡亲嫌价贱,不愿意卖,果子都烂在地里,大家说这柑橘是越种越伤心。” 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李家村三组农民张吉胜说起近几年“冰火两重天”的收入时满是感慨,“我们后来认识到,问题就出在吃老本上,以往的优质柑橘品种现已逐年老化,没有市场竞争力了。”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李丙力介绍,省内大部分柑橘园还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所建,一些主栽品种甚至是上世纪50年代或70、80年代选育的,品种退化老化现象严重。“为了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江西、浙江、湖北等柑橘主产省份近年来纷纷设立财政专项实施柑橘品种改良工程、结构调整工程,柑橘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形成明显的区域优势和特色。我省柑橘品改虽然起步较早,但投入少、力度小,一直停滞不前,五大主栽柑橘种类品种已经落后了2至3代。”李丙力直言不讳地说,这种现状使湖南柑橘面临市场进一步萎缩、“卖难”现象进一步严重的危险。

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邓子牛指出,品种结构不够合理是湖南柑橘产业发展的一大掣肘。一般来说,柑橘可粗分为橙、宽皮橘、柠檬、柚等几大类。目前全球范围内,橙在柑橘中占比超过40%,宽皮橘占比约为24%,柠檬与柚占比都在10%左右。“湖南乃至全国的柑橘品种结构刚好与此相反,宽皮橘占比超过70%,橙类占比则少于20%。”邓子牛介绍,宽皮橘最适宜的加工方式是制罐,但全球市场每年消费的柑橘罐头都不足100万吨,鲜果市场需求少,不足以带动整个柑橘产业的发展,“最能拉动市场的加工方式是榨汁,原料一般是甜橙,但湖南橙类种植面积偏少,产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姚茂君也认为,全省多地在历史上曾过度注重柑橘种植面积的扩张,忽略了品种结构的优化,导致柑橘品种较单一,熟期过分集中。湖南柑橘品种中,11月、12月成熟采收、集中上市的中熟品种比例约占70%。这就导致市场容易出现季节性供过于求以致果贱伤农。

由于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新品种,柑橘销售湘南以橙为主、湘西北以蜜桔和椪柑为主,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红心蜜柚价格高达每公斤13元,广东砂糖橘每公斤也为10元左右,而本土的普通蜜橘不分大小、品相好坏,价格标牌大多像“洗货”一样写着“10元3斤”,椪柑每公斤价格也很难超过6元。

怀化溆浦县农业局调查数据显示,该县的柑橘生产面积已从1998年的15万亩下降至现在的不足12万亩,且颓势依旧。生产规模的锐减,致使全县柑橘生产严重滑坡。

究其原因,这与该地区标准化生产严重滞后不无关系。“传统产区正日益萎缩,许多规模化生产基地已失去应有地位,80%以上具有相当规模的橘园不是管理粗放就是被严重毁坏。同时,大多数散户小园处于自生自灭、无人管理的状态。”溆浦的现状反映出当前湖南柑橘规模化基地及标准化果园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

“湖南柑橘产业发展主要是利用荒山荒地改土建园,再加上柑橘属于长周期产业,前期投入大,如按标准化生产要求,从建园到投产每亩至少需4000至5000元。”湘西州泸溪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李德金介绍,过高的建设成本导致建园启动资金不足,从而限制了规模发展速度。

永顺县有15.8万亩柑橘,只有长官、芙蓉两镇建有一定的柑橘节水窖、机耕道、储藏库。芙蓉镇明溪村至今无一条机耕道、无一口节水窖、无一个储藏库,村民给柑橘打药用水需从山脚背水,一个来回至少需要40分钟,极不方便。

“湖南标准化柑橘园的持续投入少,果园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十分简陋,不少橘园都没有实现水、电、路‘三通,基本生产条件差,难以保障高产稳产。”李丙力指出,标准化生产基地少,规模小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发展。“目前全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只有50多万亩,仅占总面积的10%。标准化专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更是严重滞后,加工企业经常遇到缺乏原料而无法开工、收购原料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一些企业只能利用残次果、等外果进行加工,严重影响了产品品质,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全县虽说有柑橘专业合作社近40家,但成规模的大型专业合作社不到5家,绝大多数果农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 泸溪县科技局副局长陈艳道出的问题,正是全省柑橘生产组织化程度现状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全省现有从事柑橘产业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290多家,自有基地113.47万亩,约占全省柑橘面积20%,全省8成以上的柑橘园为家庭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正是由于这种散户式生产经营,直接导致了产供销分离。由于橘农对果品供求动态和价格行情不能及时掌握,营销无序、相互压价和优果难优价等现象在有些县市经常出现,在市场行为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果下枝头,愁上心头”,这是许多橘农在面对丰收时的心态,“没有仓库存啊,得赶紧出手,本来优果可以卖得起价,后来因为没时间分级包装,只能统装卖出去,就怕坏在路上。”泸溪县好日子合作社理事长杨帆算了一笔账:“就椪柑来说,果实横径大于65mm的优质果分级包装后的批发价可以卖9毛一斤,如果不分级统一包装只能卖5毛。”

巨大的利润差距,橘农们心里有数,却无能为力。这归咎于全省相对落后的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条件。“由于时间紧、鲜果产量大,又缺乏大型选果机等机械化设备,橘农和企业对采后分级、打蜡,单果包装以及保鲜处理等重视不够,当前我省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只有15%左右,贮藏保鲜能力只有10%左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李丙力道出的数据令人吃惊。

“一样的橘子,12月卖出去批发价每公斤约为1.2元,储藏设施跟上的话可以存到明年3月再卖,每公斤价格可达3.6元。”泸溪县兴农柑桔合作社理事长宋八连去年贷款修建了一座600平方米的通风仓库,但仍难以满足合作社的发展需求,“现有仓库容量有限,我们想多留些果子错峰高价上市也没办法。”事实上,宋八连的情况在当地已算不错,“采收旺季时,本地许多乡亲由于没有贮藏仓库只能在田间路边搭个简易雨棚堆放柑橘。”

“目前湖南每年有200多万吨柑橘需要储存保鲜,但实际储存能力只有50万吨。”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局长肖彬表示,多年来,大量鲜果采摘后由于贮藏保鲜设施建设跟不上,造成大量腐烂,每年1月至2月上市旺季,八成橘农不得不扎堆上市鲜果,为了尽快脱手,销价一降再降,增产很难增收。

“湖南柑橘企业的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邓子牛坦言,目前湖南用于深加工的柑橘不到10%,而世界柑橘产量中大约40%用于加工,在发达国家如美国70%用于加工制汁,而目前我国浓缩橙汁80%以上还依赖进口。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人均橙汁原汁年消费量不足1升,世界人均为3升,欧美等国更是达到15至20升。若按2015年我国人均消费达2.5升计算,全国柑橘原汁消费在350万吨左右,按50%自给计算,国产175万吨,需原料800万吨以上,国内市场前景巨大。

在低加工率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矛盾之间,凸显的是柑橘企业加工能力不足、技术落后的问题。目前,湖南柑橘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及国外企业先进水平的1/10,不及国内大企业如汇源集团的1/5。同时,省内柑橘加工产品单一,目前仅橘瓣罐头具有市场竞争力,橙汁和果粒橙均为代加工产品。

湖南泸溪富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县唯一一家具有自主品牌的柑橘饮料加工厂。即便如此,该品牌却由于缺乏资金等因素无法推广宣传,市场影响力微弱。“我们不愁原料来源,但城市中高端市场被汇源、娃哈哈等大品牌牢牢占据,我们的产品只能进入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市场。”该公司董事长陈清先有些无奈地说,虽然身为省级龙头加工企业,但公司每年收购的柑橘还是有近60%作为鲜果出售。

邓子牛认为,湖南柑橘企业的加工技术也有待提高:“省内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加工工艺也几乎照搬巴西、美国。”以柑橘榨汁为例,由于省内榨汁类甜橙产量少,加上企业加工技术的限制,榨汁生产成本高,造成了“制汁不如买汁”的状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研发本土榨汁技术的积极性,最后陷入了一种“技术落后成本高—买汁—自主研发动力弱”的不良循环。

坐拥“柑橘第一省”的丰富资源,湖南柑橘产业化发展既有先天优势,同时也要面对重重挑战。如何真正让柑橘成为富民“金果”,如何驱动柑橘产业再升级,“主攻方向和根本出路还是要大力发展柑橘加工。”湖南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副院长单杨一语道破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的关键。而这其中存在的品种结构问题、生产模式问题以及深加工技术问题等,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人员和果农共同面对,协作解决。

“首先要大力选育优秀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单杨认为,各地应有意识地种植能错开上市季节的优质鲜橘,如耐寒特早熟蜜柑,中晚熟脐橙等,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邓子牛则指出,各类新品种推广还需循序渐进:“新品种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范围推广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管理条件会出现许多变化,加上果树种植本身的特性,这些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因此一定要根据地域特点,优选优育,慎重推广。” 此外,李丙力指出还需多管齐下,大力改造低产橘园;提高档次,高标准建好新橘园;加快林地流转,鼓励规模种植。

“要发展柑橘加工,最终出路是因地制宜研发本土加工技术。”邓子牛介绍,湖南柑橘主产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以后相当长时期内仍会以宽皮橘种植为主,“因此当下最需要突破的两类技术就是宽皮橘的榨汁技术和砂囊分离技术。”他建议柑橘深加工研究要从立项起,让企业全程参与,加强产学研合作,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直接引入生产车间,缩短中间环节。

此外,邓子牛认为应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目前省内大部分企业只是‘收货员,只在收购农户鲜果时设置质量关卡,并没有从根源上帮助农户提高生产和管理技术。这样做不利于建立企业和果农间的良好关系,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尽管目前以电子商务渠道流通的农产品还不到总量的1%,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已是大势所趋。

“政府要大力扶持物流业发展,改进包装工艺,减少产品的运输损耗。”邓子牛认为做电商首先要赢得消费者的信誉,而信誉来自于产品质量的保证。他打了个比方:“一箱柑橘十个里有九个好果,有一个坏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因此,柑橘产业质量安全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就尤为重要。姚茂君说,由于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未与国际接轨,缺乏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柑橘农残检测等很难通过欧盟等国际贸易出口标准,限制了湖南柑橘出口创汇。因此,借鉴国外推行的GMP、HACCP等质量管理规范的先进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体系、推行柑橘溯源体系建设是保证柑橘产品质量稳定性、建立柑橘口碑的必经之路。

在2014年12月17日通过验收的“柑橘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项目中,我国首个柑橘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体系已经建立,并应用于生产销售。这对于湖南柑橘产业再升级而言,既是一个创新闪光点,又是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湖南柑橘产业的再升级之路上,绊脚石虽有,但赢得胜利的心却坚定不移。※

猜你喜欢
柑橘湖南加工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认识“超加工食品”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10
后期加工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4期)2016-03-11 20:12:59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