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
一、爱书人自述
自觉自己是个终身要与书打交道的人。几十年前因为喜欢书,选择了图书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现在是个教书匠,教的也是与书有关的专业领域。买过不少书,也得到过一些朋友赠送的书,除工具书、专业书、社科书和各种文献资料之外,连电影连环画似的小人书也有百余册,确是一个爱书人。这些年,因为工作和研究也出过几本教材和编著,相对出版社、编辑来说是一个作者。读者、作者、教书,集多种角色于一体,跟书可真是有打不完的交道,说不完的话题。
我爱读书,但不喜欢推荐书目,只读我自己选择的书。经常在报刊什么地方见到某些大家写给年轻人的一堆书目,推荐阅读,我常常不以为然。一则,推荐的并非我所爱,勉强去读难得读进去,味同嚼蜡,糟蹋了书和作者,也影响自己的心情。读书本是一种享受,要读得高兴,读得我情我愿,读得多姿多彩,读得“你”我不分,才好。带着任务去读书难以培养自觉的读书行为,总像是为旁人而读书。现在的学生爱玩游戏,不爱读书,日常多读“教科书”。我听说一个学生想了解点哲学,一上来就选择了尼采的书读,却因为难以理解,最终放弃了。学生课外读点闲书倒还可能引发阅读的兴趣。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不让他读,他都停不下来。
一般人所说的书都是纸质的小砖头似的册页书籍,但现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都十分发达,像书一样让人享受的东西很多。我经常在高铁上、飞机上看到一些人拿着iPad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享受着视觉的快乐。我也在iPad上下载了电子书于出差时带上,的确比纸质书方便,也并没觉得眼睛有多大不适,读进去了同样产生纸质书式的阅读快感。因而时常会想,到底什么是书,吸引我的是书中的什么,是内容还是形式,书的世界到底有多大,书有精神吗?这些问题虽然不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难解,但也不易回答清楚。能够明确的是,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图书,只要是用文字、图画等符号传递信息知识,都会让读者的精神世界海阔天空,精彩纷呈。
二、教书人说书
儒家经典《尚书·序疏》上说“百氏六经,总曰书也”,是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了宣扬各派观点而写就的著述以及孔子整理的《易》《书》《诗》《礼》《乐》《春秋》六部经典可以称之为书。东汉时,一个叫许慎的作者编了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该书认为“著于竹帛谓之书”。那时的书写材料主要是木椟、竹子及丝帛之类,因此,许慎认为凡是写在竹子和丝织品上的就是书。这两个关于书的定义,所站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说的书的内容,后者主要说的是书的载体材料,即书的形式。两个定义分别揭示了书籍内容与形式这两个主要部分,既反映了古代国人对图书的最初认识,也给了后人理解和认识书籍的角度。
随着纸张的大量普及,图书成本降低,图书数量逐渐增多,读书人有了与书本更多的接触,再定义什么是图书时,侧重从内容方面的多了起来。如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的《图书学大辞典》中说,图书是“世间人类思想行动知识经验之总录,俾古今文化,创承相继,赖以保存其效能于无限者也”。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在《中国书史简编》中说“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这些定义比较客观地揭示了图书的内容或形式特征,为我们今天理解书籍、寻求书籍的精神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图书迎来了时代的挑战,因为信息知识的记录方式和传播方法都有了很大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迅速增加,知识不再受时空隔绝的影响。人们所看到的图书,不仅有文字、图画等符号,还有声频、视频等信号;不仅有纸质材料,还有感光材料、磁录材料;除了手写、印刷等传统的生产方式之外,还有了光学记录、磁性录音等等。现在,拿在人们手中的笔记本、iPad等电子产品,都起到了图书传播信息知识的作用。
于是,教科书上这样定义图书:“以文字、图像等手段记录或描述信息知识,以达到一定目的的物质载体”。它包含了书的内容——信息知识,也包含了书的形式——表述方式: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无论哪种物质载体都可作为存在的依据。这样的图书范围很广,含电影、电视、录像片、幻灯片和无声影片等等。无疑,教科书上关于书的定义与现实生活中大家对书的认可是有差别的。更多的人从形态上而非本质上认为:书是书,电视是电视,电影是电影,尽管电视、电影也同样传播信息知识,起到与书相同的作用。
今天,在我们讨论书的精神、价值、意义时,更多的是要寻找传统纸质图书与现代信息知识记录工具的结合点和共同点,可以达成的共识是:传统书籍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使信息知识更加充分地得到展示和传播,为读者(用户)所使用。
三、读书人评书
爱读书者视书如饮食,一日不可少。各人口味不同,饮食品种也丰富多样。读书人尽管读的书不尽相同,但读书的感觉基本一样,欣赏到一本好书,如饮甘露,一番牛饮之后忍不住要与人分享。如果对所读之书并不满意,或认为书籍并不像他人说得那般成色,会深不以为然,愤愤然地连书带编辑、带出版社说上几句,写上几页纸,以平愤懑。写下来的文字无论褒还是贬,均是书评。书评即是评书。
评书的前提是把一本书读通了,即产生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感觉。先一个“薄”是书拿到手还未开始读、不知始然,读进去方知天地宽广,物品厚重、内涵深远。反复一、二次,便可大致知晓该书写的是什么,说了几个方面的问题。自一归纳,仿佛也简单起来,一、二、三、四地就概括了该书所指,又有了“薄”的感觉。只是这时的“薄”已变成自己大脑的一部分,是前一个“薄”的升华。
现在读纸质书的人不多了,但网络文学形成了很大市场,聚集了一批读书人。前些年的琼瑶、近几年的穿越小说等多种类型图书都有很大数量的读者群。在高校,我也时常听到学生对网络小说的评论。我觉得学生仅会读小说、能分辨出小说的优劣是不够的,假如能认识学术著作的优劣并说得出所以然来才是真的会读书,才有真本事。我这种观点不一定对,可能是我对优秀学术著作阅读的诱导吧。如果评判小说欣赏的是伏笔、波折、震撼、唯美和力量等,评价优秀学术著作则多是偏重概念、逻辑和层次,它更加理性地处理论点与论据、词语与段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赏析中常有增一字多余,减一字欠佳的评价,优秀学术著作亦然。当然,不管是读情节生动、富于激情的文学作品还是理性的学术著作,只要爱读书总是值得提倡的。
读书人的眼光很毒,评论的眼中还常常瞟一眼图书的外观。一如饮食必须色香味形俱全才好。作者是不是名家另说,但最好是自己喜欢的。没听说过的作者也会在读过他写的书后记住他的风格与特点。出版社最好是自己信得过的,品牌质量会更好一些。精品书不仅内容结构好,形态、材料、封面、色彩和装订也无一不好。放在桌上读的书至少能摊得开吧,拿在手上看的纸质书不能太重,开本别致,色彩和谐,装帧贴切,最好价格还不要太贵。读书人爱买便宜书,一听说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售书打折,奔着去的多是读书人。话虽是这么说,真喜欢的书是不问价格的,稍看两眼手就开始伸向口袋掏钱,很快就是书的主人了。所以,读书人是最好的书评人。
对于评书,我一向认为评单本书易,评一类难;写优缺点易,述书的精髓难。前者是希望能将一本书的评论放入这一类型的书中进行评价,以比较法探得虚实、真伪。后者是说发挥书评的创造性特征,系统品评书的品质,逐一展现书的风格,深刻揭示书的精神世界。
四、书的精神,书的世界
书有精神吗?有的。书的精神决定着书籍的形态、结构和品质。书的精神世界广阔无垠,它所描述的对象、张扬的品格、看不见的力量等等都镶嵌于有形的、无形的书籍形体之中,它的文化理想、人文关怀筑起读书人的精神世界。书的精神就是书对大众的引力,书的世界就是读书人的天堂。究竟是什么书、什么精神、什么世界让读书人痴迷,也值得整个社会大力提倡呢?细究起来,它似乎合于以下几点:
1.书的安宁。很多年以前,人们如果能找到在书店的一份工作便被他人认作为文化人了。似乎卖书的与卖其他商品的不一样,油墨味、书卷气让在书店工作的人耳濡目染中沾了文化的光,吮吸着文化气息,很是让其他行业的人羡慕。其实,从书籍的商品属性来说,它与其他商品并无二致。究竟是书店营造的一种文化环境影响了卖书人,还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品质对卖书人、读书人产生了影响呢?细想起来,恐怕还是书籍的那份安宁让购买者专心致志、轻言细语,使得书店少了一份嘈杂与喧闹,多了一份平和与心静。读书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嘈杂之地,唯有书籍可以使人静下心来。即使书中刀光剑影、风云浩荡,也能守得书外内心清静,宁神定气。常言作家是“板凳能坐十年冷”的人,其实描述的就是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籍中的一种状态。
2.书的经典。世事变幻无常,天下事无不记于书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书籍是历史的记录,经典的史实、不朽的名物、永存的丰功伟绩都可化为文字符号载于史册。即使是书籍本身,也透过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石刻让我们看到了变迁的物质载体发展史。书籍是触摸世界的手。它让读书人领略到不曾生存的远古、无法触摸的远近、百媚千娇的物种、纷繁复杂的人事……诸如《永乐大典》一书,它记载了“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七八千种,含“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让我们体会到“毋厌浩繁”的书籍到底有多少?怎样使各门类知识“如探囊取物”一般随时备查。最终,它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余字的规模让所有读书人为之惊叹。即使今之所存已不足原本的3%,但所记录下来的技术经济史、戏曲史料仍弥足珍贵。经典不可再现,经典不可复制。书籍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经典。
3.书的大气。大气的书具有开放性,内容无所不包,“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无论中国人爱穿越前朝,还是他国人爱穿越未来,均可纳入书中;书的作者不分国界,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只要书写得好,都有约上门;书的生产方法是开放的,有手抄本、印刷本,有电子书、照相缩微版,科学技术的发明直接推动了书籍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书籍的形态与人们读书的方式。正是由于书籍内容的开放、大气,读书人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代读书人德行的追求,那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现代读书人志向的写照。有一本书的名字我很喜欢,叫《中国震撼世界》,何等大气磅礴!大气的书往往正直,惩恶扬善,匡明正义,君子行得正、坐得直,经世文编,治国平天下,也让读书人的心理更加成熟、意志更加坚强,并在这种精神氛围中积聚能量。
4.书的雅致。粗糙培养不出美的书籍来。粗俗之人一定是不读书或读书少的人。雅致的书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生与发展的结晶,它从内到外透出一种品质,高尚却与金钱无关,它倾诉真情,朴实无华,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它端庄、大方、高雅,让读书人镇定心绪,享受独处。难怪“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品性修养、怡情才华就在读书岁月中日渐养成。撑起雅致的正是书的一种精神,是书籍背后多年沉积的文化底蕴。《文心雕龙》《诗品》《人间词话》等等经典文论,《随想录》《美的历程》《傅雷家书》等“心灵鸡汤”培养了我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勇气,提高了读书人的生活质量。
5.书的文化。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图书二种文化兼而有之。生产文化直观,精神文化润物细无声。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图书是生产文化的活动,是精神文化的前提条件。通过编辑的劳动,传播人类知识,教会我们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我们获取生存的本领,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书的生产文化就这样转化成了精神文化。20世纪70年代,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进入千万百姓家,今天,百度、维基百科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20世纪50年代,读书人比现在少很多,那时能读完初中就不容易,是一个初中生就很有水平了。当时图书做注释的标准,是初中生能否看得懂。如果初中生看得懂就不做注,如果连初中生都看不懂的话就一定要做注了。现在许许多多的人从小学读到了中学、大学,从学士读到硕士、博士,书的文化生产能力提高了许多倍,精神文化也有了更快、更远、更高的追求。
五、读书人的希望
说了许多书和读书人的事,特别强调了书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好书才会培养出优秀读书人。好书离不开好编辑,没有编辑就没有书籍,没有书籍就没有读书人。读书人对编辑的依赖感是很强的,只是这种依赖因为找不到诉说的对象不太被出版社重视,仿佛不存在一样,如果编辑稍显迟钝的话,做出来的书也会很不如意。
读书人希望编辑编的书靠谱一点。我喜欢看一本文献学的书,有一次偶然发现一个数字与《辞海》上不一样,拿来一比较,方知它少写了一个“1”,这个“1”代表的是一万。从此,再拿起这本文献学的书时,我心里都打鼓,担心它还有错,如果引用错了怎么办?
读书人希望编辑为书起一个好名字。书名可以少与人体器官名称挂钩,可以含蓄点,别那么直白。书名与文雅、与文化都很重要,还必须协调一个好一点的书名。
读书人希望编辑不为稻粱谋,挺起文化理想的脊梁,做出具有人文关怀的书。
读书人的希望永远都在,像深夜家中的灯一样指引着游子归来。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