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让书回归

2015-05-30 08:16:00吴鸿
出版广角 2015年1期
关键词:出版者纸质书籍

吴鸿

说到书,百分之九十的人的脑子里浮现的都会是看得见、摸得着、带着油墨香的纸质书。不会想到简书或是帛书,甚至不会想到现在让出版业闻风色变的电子书(阅读器)。纸质图书已不再是内容的唯一载体,也不再是阅读的必须。

一、 关于纸质书的现状

书是用来阅读的,但阅读并不仅仅限于图书。获得信息,猎取知识,人们可以阅读报刊(尽管也是势微),可以上网体验,甚至可以听书,简单而直接。传统书店的纸质图书,在新技术、新世界的眼花缭乱中,特别是在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的时代里,就显得特别尴尬和无生趣了。

从业人员在思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状。有人总结,首先是数字出版的冲击;其次是出版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为追求经济效益,跟风出版,盲目出版,缺少创新,让低劣图书充斥市场,读者对书籍失去了信心。阅读率降低是因为真正的好书少了;再就是国民素质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迷恋在网络上、手机上进行碎片化阅读,真正读书的人少了,与书的距离远了,国民阅读率连年持续走低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是个纸质图书的忠实爱好者,挣来的薪金大部分用来买书,而且我只爱在实体书店里购买,不愿意网购。不是我跟不上潮流,而是我对书很有要求,对开本有要求,对版面设计有要求,对字体、字号和行间距的设定都有要求。我希望我得到的每一本书,都符合我的审美需求。再好的内容,没有合适的表现形态,我认为都是不能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的,因而,我需要去书店里直观地体验,才会有得到后的满足感。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我也不太赞同国民阅读率下降的说法。我想我们所说的阅读率,一般是指对纸质图书、期刊甚至包括对教材教辅和报纸的调查而得来的。单从阅读来讲,这就有些片面了。可以说现在的中国,阅读从没有这么发达过,伏案族、低头族无不都是阅读的表现形式,如果网络阅读,即人们常说的点击率也算上的话,中国一定是个喜欢阅读的大国。当然,阅读大国并不代表就是学习型的大国。我新认识一位编辑,交流时,我问她喜欢读些什么书时,她说她平时几乎不读书。这让我很惊讶,我认为不大量读书的编辑是编不好书的,而她在我眼里却是很优秀的编辑。后来我明白了,阅读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广泛的概念,就丰富我们的人生而言,哪怕是与人打交道,跟人交往越多,社会经验也越丰富,所谓“阅人无数”,但凡说是在阅人,就是在学习他人之长处。

几年前,曾有人预言,2017年是纸质图书的大限。现在2017年近在咫尺,仿佛就在明天,纸质图书却并没有寿终正寝的迹象。这个预言就像当年的“千年虫”和“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样,不过是耸人听闻的传说罢了。尼尔森图书总裁乔纳森·诺维尔在《2014年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调查》里介绍,欧美传统出版2014年迎来了新的增长。美国在增长,印度在增长,澳大利亚也在增长,但增长最快的还是中国。诺维尔得出结论,纸质图书仍是世界出版的潮流。

笔者所在的城市,据一家大书城的年终统计数据,2014年的图书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4%。11月11日所谓的“光棍节”,文轩网的图书销售单日逼近了5000万元,让出版人和销售商心里充满了喜悦。纸质图书销售的增长,说明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回归,纸质书籍仍然有它的魅力。对于出版业来说,是喜,也是忧。喜的是,纸质图书依然是读者首要的阅读选择,为我们的出版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可以预见的可能性;忧的是,纸质图书的销售在增长,而数字出版的销售也并没有减弱,就成人文艺作品的数字出版增长来说,其增长速度高达40%。可以说,传统出版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关于纸质图书要回归到一种理想状态,我来说说我的浅见。

二、关于图书的审美价值

首先,书作为一个载体,它本身并没有生命力,是内容让书有了生命。图书只有被读者阅读,它的功能才能体现出来。书不拒绝任何内容,就像一个筐,你装什么进去,它都没得选择,是出版者让书籍承载了不同品质的内容。不同的读者,对图书内容的需求不一样,出版者又因这些读者的需求而让书籍承载了不同的内容。我们用普世的价值观(或是由兴趣)去评判一本书,书就有了读者各自心中的优劣之分。

我想有责任心的出版者知道什么是具有积累人类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功能的书籍,这里就不多言。

书的使用功能就是让人用眼看,用脑记,用心想,这就是阅读。阅读最先是用眼观,是不是可以顺利地把内容读下去,那书的表现形式就很重要。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版面设计(或称书装设计)。给人以美感的图书设计,就有利于阅读的顺畅无阻;一切给阅读制造障碍的图书,都不能算是好的图书。我认为书籍的表现形式是对内容的再创作,合适的视觉表达,是对作者思想的最好传达。如果形式大于内容,把书籍本身设计成一件件艺术品,过分强调书籍本身的观赏价值,而忽视了书的使用价值和阅读功能,即使它得了“世界最美的图书”,也不能算是“好”的图书,就像是它忘记了姓什么,“我是谁”“我要给读者什么”?

当然,书也是要有审美价值的,但这种审美是为阅读服务的。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审美,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书装美。设计者是通过当下的审美来阐释作者的作品。

现在,我们的出版业在书籍的审美上表现为两极分化:一是过分强调,把书做成艺术品;一是从成本出发,什么都不讲究,甚至连起码的协调性都不顾及,缺少美感的书籍比比皆是。这跟我国的美学教育有关,现在很多读者的阅读审美还停留在只要纸上印字,就可以阅读的层面。如果是“密不透风”的设计,一些读者就认为它承载丰富,节约纸张;如果是“疏能跑马”的设计(如绘本),有读者就气愤地认为出版者是在卖纸。我相信这样的状况不会持久。

上面说到成人文艺类内容的数字出版占比很大,我想它是不需要用设计来再创作,只需提供内容(故事)就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们人文的、历史的和艺术的图书却需要多元的表现方式,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诠释才能达到目的,这是目前的数字化不能替代的,所以纸质图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三、关于图书的内容价值

图书的内容价值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抛开那些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影响,人们有共识评判的内容来说,某一领域的读者,对其他领域的内容是不太感兴趣的,其他领域的图书对他来说就没有价值可言。只有被称为“嗜书爱好者”们,才会见书就收,就算这样,在阅读方面,他们也是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来读。

我有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可以说都是爱书喜读的人,可我到他们的书房,大多数的藏书都是跟他们专业有关的,我要送他们我们出版的诗歌小说,他们都不感兴趣。比如,送他们阿来的《瞻对》这样反思作者本民族文化的书,他们也是面带难色,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书对他们没有价值。

有一次到现代文学版本考据专家龚明德先生家,亦师亦友的明德先生,对我们的出版除了编校质量上的殷殷期望外,说得最多的也是希望我们能出版现代文学方面有版本价值的图书。他以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为例,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对很多地方都有修改,明德先生就希望我们出版初版本或是汇校本,还作品以真相。他说的价值从学术上说,非常在理,可放在普及的角度和出版社的效益上来说,可就让出版者为难了。其实这也可以解决,就看我们的出版者定位是什么,只要心中装着目标读者,读者自然就会认可你。喜欢人文、历史类图书的读者,他们大多会选择三联、“理想国”的图书;对古籍有兴趣的,他们对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图书就青睐有加,这主要是读者认同了出版者的价值观和出版图书的质量水准。

另外谈谈同质化图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风之作。我倒是不反对出版同质化的图书,同质化严重说明这种类型的图书市场需求就大。任何图书的出版都不可能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审美差异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一部优秀的作品,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和出版。以《红楼梦》为例,中国的出版社不知出了多少个版本了,现在仍然还有人出版,有平装本,有精装本;有普及本,还有校注本;还有出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简写本、缩写本、插图本和美绘本。事实是,并不是因为有了缩写本,就没有人阅读有学术味的校注本了,不同阶层都可以选择适合的版本,才能让一部优秀的作品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才谈得上弘扬文化。

说到内容的价值,就不得不谈到图书的编校质量,再好的内容,如果错误百出,也是得不到读者认可的。因而,出版人的责任感与素质提升是让阅读回归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出版业是很多人求生存的场所,而不是热爱的事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书的品质。流沙河先生读到一套张献忠与四川的文献时,发现该套书竟有两千多处错误。他发出感慨说,现在的博士研究生,连标点与断句都成问题,现状堪忧。学者断不对句,标不对点,编辑也看不出问题,自然谈不上书的质量,谈不上对内容的准确定位了,更谈不上让读者信任了。

四、 关于图书的阅读文化

书籍的回归还要社会化,要倡导阅读文化,如果没有阅读的氛围,书籍的力量始终是微弱的。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不是古人在赞美书籍的美好,而是引导时人读书的广告语,任何时候都不乏不读书的人,不然怎么会这样的民谣:“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箱好过年。”

古时的书籍是唯一承载知识与信息的工具了,除了读不起书的人,能读书的人也还是视读书为畏途。古人也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知道有传承祖宗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更知道读书最重要的功能是考试中第后的光宗耀祖,所以用“黄金屋”“颜如玉”“千盅黍”来吸引子孙读书。

同时,这个社会也不乏读书人,以及读书活动的推动者。有个民间读书会,没组织也无纪律,却每年都要在不同地方举办读书年会,交流读书心得,自费出版读书“民刊”,分享读书体会。南京的董宁文,一个人办“民刊”《开卷》,坚持了十几年,联络全国书友,把读书视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个年会现已办了十几届了,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已经成为当地读书人的盛事。我并不赞同“民间读书”的说法,有民间就有官方,那什么是官方阅读呢?这个绝对没有准确的定义。如果仅仅限于“不功利的阅读”就是民间,那也太牵强了。但这个“民间”对阅读的积极推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阅读总还是社会的正能量吧,很多“官方”的机构参与进去,承办年会,大力推广读书活动,所以我也积极响应。深圳有个被喻为“高贵的坚持”读书节,坚持了十五年的读书节是高贵的,是我国办得最好的读书节,不仅全民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还促进了与出版社与各界的交流。每届读书节被评为的“十大好书”除隆重推荐外,还在书店重点存列一年,不让好书错过每一位进书店的读者。

另外,提倡阅读,现在的中国当然也有误区。如“农家书屋”与中小学图书馆馆配等项目,是国家花巨资的利民好事,却最终成了烂尾工程,成了出版社解决库存的渠道。有关部门在采购上压低采购价,限制图书的定价,以为这是为国家节约了资金,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压低生产成本,最终用最低劣的纸张、最简陋的排版、最简单的工艺和最低廉的内容进行生产。这样的书既没有任何的版本价值,也没有审美的价值。这样的图书,怎么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呢?试想,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成天就看到这样的图书充斥在校园的图书馆,成天面对着自己生厌的图书,有的还不得不读,这怎么能让他们对书产生兴趣?走出校园的他们,又怎能不迷在电脑前、手机里呢?碎片化的阅读造成,不仅是因为现在是网络的时代,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阅读倡导者和书籍出版者造成的。

提倡全民阅读,馆配书的采购一定要走出误区,只有按市场规律办,坚持以高品质的图书引导,才能达到效果。要让书籍回归,从孩子入手,必须要以书籍的美来引领,现在比“黄金屋”“颜如玉”更有诱惑的东西太多了,书籍之美应引起重视。

五、结语

在信息时代说书籍的回归,在海量的出版物中说书籍的回归,我们面临的是如何选择回归。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出版产业并非夕阳产业,而是在多元的、高速变化的市场中,我们的出版面对不断变化的矛盾关系,缺少解决的办法。消费方式在变,而我们的经营手段变化却不大,所以,书籍的出路就少。信息的爆炸,让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读者进书店的频率远远跟不上书籍上架的频率,大量的书籍还未与读者谋面就下架了。失之交臂哪里仅仅是青年人对爱情的感慨,也是出版人的心没有与读者碰到一起的感慨。书籍回归是心与心的交流。

(作者单位:四川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出版者纸质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新书架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