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
相信凡尔纳科幻小说影响了几代人,不少已经长大成年的人也曾经在童年时的某个晚上,捧着从图书馆借来的《海底两万里》,缩在床角,将自己投入书中,感受着纷至沓来的紧张和兴奋。凡尔纳的很多小说都描写了“恐惧”,当然,那种恐惧绝不是恐怖片中的故弄玄虚或神神鬼鬼,而是关于未知世界的,那个世界就叫作海洋。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里,有太多是写海洋的,除了他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还有《漂浮的城市》《环游世界八十天》等等,他好像很喜欢写大海,写大海的波澜壮阔和绚烂神奇,也写大海的神秘莫测和幽深恐怖,这一切或许都源于作家童年的理想吧。
1828年,凡尔纳出生在法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父亲是一位颇具成就的律师,他把“子承父业”的想法灌输给凡尔纳。然而,那时的凡尔纳却是个热爱海洋、怀着远洋航行梦想的少年。凡尔纳在晚年的自传中回忆自己8岁那年,曾经在港口趁水手去酒馆喝酒时,偷偷爬到人家的货船上,从船头跑到船尾,摸摸桅杆,抓抓吊绳,还壮着胆子把舵轮转了四分之一圈,就这样,凡尔纳闭着眼,幻想着自己置身大海、乘风而行的样子。
凡尔纳11岁时,远航印度的船招纳见习船员,凡尔纳瞒着家人报了名,但随即就被发现并抓回了家,因为这件事,凡尔纳遭到了父亲的一顿狠揍,最后不得已哭着发誓,从此以后只能躺在床上,在幻想中航行了。
很多事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促成的,从那时起,无法以水手为业的凡尔纳转向了写作。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而且倾其一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表达着他从童年时就开始积淀的畅想。
在凡尔纳写作的年代,航海设备并不发达,人们对海洋,特别是深海的认识还集中在各时期航海家们的航行记载中。而凡尔纳在作品中详细描绘了非常超前的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在今天竟然已经实现了大半,他对于海洋自然环境的猜想,如今看来也是异常准确的。凡尔纳在小说里假设的未来,似乎正是我们现在的样子。
受到这位“科幻小说之父”影响的读者中,更有着因此而走上科学之路的人。瑞士著名的气象专家奥古斯特·皮卡德设计出“水下气球”潜水器、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都是因为凡尔纳的小说而产生的灵感。美国科学家西蒙·莱克发明了第一艘在公海航行的潜艇“亚古尔英雄号”,他毫不掩饰地承认,儒勒·凡尔纳正是自己的精神导师。
“世上所有伟大的事情都是靠过分的期望来完成的。”这是凡尔纳与所有人共享的信念。
凡尔纳所“预言”的潜水艇,当然得名于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小说的主人公阿隆纳斯教授亲身驾驶这个平均时速12千米的大家伙,在海底旅行了将近十个月。在这段充满了无尽想象的航程中,阿隆纳斯经历了海底狩猎、珊瑚王国的葬礼,见识了海中的森林和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过西班牙沉船的金银财宝,更与恐怖的大章鱼搏斗,击退了土著人的围攻……而海底变幻莫测的奇景和丰富多彩的海洋物种贯穿全书,让人大开眼界。
《海底两万里》在天马行空地描写大海的同时,还贡献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尼摩船长。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尼摩船长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性格,他至少会四种语言,而且博览群书,在海底森林中他冷静而机智,在穿越冰川时他勇敢果断,然而,他又会不时地暴躁、蛮横,让人不禁觉得这人是个疯子,他开炮攻击海上无辜的舰船,凶恶可怕,但他同时把收集到的金银财宝无私地捐助给被殖民压迫的穷人……
尼摩船长痛恨陆地,却深切地热爱着海洋。像一个隐士,他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取自大海,他宁愿把自己的身躯奉献给海洋,也不愿回归陆地。小说最后,尼摩船长和神秘的“鹦鹉螺”号永远消失于遥远的海平面。
书中有一段话,是尼摩船长劝阿隆纳斯教授永远留在海底时所说,想必这也是凡尔纳对大海的真情实感:
“海洋便是一切。它的呼吸纯洁而健康。人们绝不会在海洋中感到孤寂,因为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能体会到生命的跳动。海洋不属于哪一个统治者,在海面上,人们仍然会制定不公正的法律,会互相残杀,会像在地面一样进行恐怖的战争,但是在三十英尺以下,谁也不能称王称霸,因为大海的力量覆盖了一切!先生,要住,就住海底吧!在这里,我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在这里,我享受着完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