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珊
【摘要】目的 分别探讨自然睡眠与药物诱导睡眠对脑电图睡眠脑波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确诊或疑似癫痫患儿300例,所有患者均有一次癫痫发作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自然睡眠组和药物诱导睡眠组,每组患者150例。自然睡眠组采取剥夺患儿睡觉6-12小时,然后让其自然入睡,当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行脑电图扫描。药物诱导睡眠组给予水合氯醛口服,计量为1ml/岁,最多服用10ml,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行脑电图扫描。两组患儿在清醒状态、睡眠状态脑电图变化,包括睡眠时相、癫痫放电频率、睡眠纺锤时相等。结果 自然睡眠和药物诱导睡眠两组患者在进行脑电波扫描检查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睡眠组癫痫样放电明显高于药物诱导睡眠组患儿。结论 药物诱导睡眠虽然在形式上与自然睡眠相似,但是药物诱导睡眠与自然睡眠的睡眠深度不同,药物诱导睡眠通常直接进入深睡眠期,并且在药物的作用下快波干扰增多,癫痫样放电现象减少,从而影响临床癫痫的诊断。
【关键词】自然睡眠;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睡眠脑波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57-02
临床上对癫痫患者进行脑电图扫描记录时间较短,在癫痫患者发生癫痫样放电时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检查效果[1]。为了提高癫痫发作期间对脑电图扫描的检查阳性率,临床脑电图扫描检查常常要采用诱导睡眠的方式进行脑电图扫描,因为对脑电图扫描的时间较长,可大大提高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癫痫提供有关基础信息。但是由于癫痫患者的年龄较小,不会主动配合治疗,通常会采用给予水合氯醛药物诱导患儿睡眠的方式进行脑电图扫描检查。虽然给予水合氯醛会使患儿很快进入睡眠状态,但是脑电波会发生药物快波和抑制异常波,会对脑电图的检查结果产生干扰[2]。我院从2008年至2013年期间对来我院就诊的确诊和疑似癫痫患者,分别进行自然睡眠和药物诱导睡眠两种方法下进行脑电图扫描检查,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确诊或疑似癫痫患儿300例,所有患者均有一次癫痫发作情况,其中男性患者167例,女性患者133例,患者年龄在1岁-13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患者癫痫病因为:热性惊厥65例,家族癫痫史55例,脑外伤25例,早产35例,癔症35例,脑瘫25例,病因不明35例,大脑发育不全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自然睡眠组和药物诱导睡眠组,每组患者150例。自然睡眠组采取剥夺患儿睡觉6-12小时,然后让其自然入睡,当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行脑电图扫描。患儿的剥夺睡觉时间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调节,年龄越小的剥夺睡觉时间越短。药物诱导睡眠组给予水合氯醛口服,计量为1ml/岁最多服用10ml,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行脑电图扫描。
1.2检查方法
使用脑电图扫描仪和数字脑电图仪,根据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总共需要放置6-8个电极,并在双耳垂出放置参考电极,通过单、双导联进行扫描记录,扫描时间常数为0.3s,滤波为15赫兹,所有300例研究对象均扫描20-40分钟,包括常规脑电图、睡眠脑电图、清醒后脑电图。对于清醒后能配合检查的患儿进行以下项目检查:睁闭眼状态、过度换气3分钟状态、闭光刺激状态进行脑电波扫描检查。患儿睡眠扫描记录的重点放在睡眠I期-II期睡眠中,因为一场脑波容易在此阶段释放。睡眠状态根据有无快动眼、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联合会委员会规定分类,睡眠脑电图的分类根据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进行分类。脑电图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脑电图学标准。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在清醒状态、睡眠状态脑电图变化,包括睡眠时相、癫痫放电频率、睡眠纺锤时相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录入统计学SPSS18.0,研究数据采用标准差表示,组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睡眠和药物诱导睡眠两组患者在进行脑电波扫描检查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睡眠组癫痫样放电明显高于药物诱导睡眠组患儿[3]。两组睡眠均可有效提高患儿脑电波的异常率,但是对于癫痫样放电自然睡眠组患儿明显优于药物诱导组患儿。药物诱导组和自然睡眠组脑电图表现对照详细数据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儿脑电图表现比较情况 n(%)
3、讨论
睡眠可促进癫痫发作,并且可以增加发作期间癫痫样放电频率[4]。通过口服水合氯醛药物诱导患儿睡眠,通常患儿的入睡速度较快,在思睡期很快进入中睡期,浅睡眠期较少见。综上所述,给予患儿水合氯醛药物诱导睡眠,患儿的睡眠深度不易控制,睡眠深度直接进入第II-III期,癫痫样放电明显减少,脑电波扫描结果快波明显增多,脑电波无特异性放电也明显增多,从而会影响到临床上通过检测睡眠脑电波的诊断结果。本次研究观察给予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的患儿睡眠纺锤波容易受到药物抑制,患儿思睡期大多维持在1-7分钟,然后快速进入浅睡眠期,同时出现纺锤波和顶尖波[5]。通过药物诱导睡眠的患儿容易造成假性纺锤波缺失现象,睡眠纺锤波可有效反应小儿脑功能状态,大脑功能受损的患儿往往在睡眠纺锤波,波形不對称的现象,从而在脑电波诊断癫痫中产生漏诊。在临床上应大力倡导癫痫患儿在自然睡眠状态下进行脑电波扫描检查。
参考文献:
[1]董晓丽.赵忠新.468例癫痫患者睡眠期痫样放电与睡眠结构变化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2.5(3):167-168.
[2]郑纪银.240例儿童发作性疾病的24小时脑电图检测[J].临床脑电学杂志.2011.3(10):458-459.
[3]杜培静.任晓琳.长程脑电图与剥夺睡眠脑电图在癫痫疑似病人中的比较[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3.6(11):654-655.
[4]靳宇辉.剥夺睡眠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11(10):1233-1234.
[5]吴限.王桂清.小儿睡眠脑电图的惊厥性纺锤波23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11.23(7):89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