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话语分析》评介

2015-05-30 04:57闫红柳孙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闫红柳 孙炬

内容摘要:边缘话语是相对于主流话语和中心话语而言。丁建新(2010)第一次在国内提出此概念。边缘话语分析体现了话语分析的社会关切,以丁建新所长为代表的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之所以关注边缘话语分析,其最终目的是关注边缘群体和边缘文化。

关键词:边缘话语 边缘群体 边缘文化

边缘话语是相对于主流话语和中心话语而言。丁建新(2010)第一次在国内提出此概念。边缘话语分析体现了话语分析的社会关切,以丁建新所长为代表的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之所以关注边缘话语分析,其最终目的是关注边缘群体和边缘文化。丁建新、沈文静新近出版的论文集《边缘话语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是《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总主编田海龙、丁建新)之一,共收录了22篇论文(其中一篇是作为代序部分),涵盖全国近几年来边缘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成果,分为青年话语、女性话语、同性恋话语、摇滚、“神秘”语言和其他领域这六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之前都有一个简介,帮助读者较快地了解此部分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该论文集做一全面介绍。

一.对于边缘群体的关注

青年群体在特定的成长阶段表现出的一种叛逆和抵抗,进而产生了非主流的青年亚文化话语。肖伟胜(2008)在《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网络语言》中研究了两种网络语言创制方式:拼贴和同构。年轻的网民们打符号和谐音游击战,创出如“美眉”、“88”、“TMD”等这些词语,以期表现青年人特有的心理特质和文化状态。关于更为具体的网络语言“火星文”,郭中子(2008)的文章《汉语“火星文”的认知诠释》介绍了受动漫产业影响产生的“萝莉”、“伪娘”、“宅男/女”,及其体现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症状。除此之外,青春纯爱电影对于青年话语的影响在袁梦倩(2012)的文章《青春怀旧、纯爱消费与青年亚文化的狂欢——<哪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有所体现。总之,对于青年亚文化话语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把握青年人的心理特点,探讨此特点背后的社会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关心和引导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

女性相对于男性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而女性话语分析在该书中得以广泛深入研究,如分别由张玫玫(2008)、王迪(2010)和傅蓓(2011)从“阴性书写”、对比研究和批评性解读角度对女性话语进行了研究。边静(2007)对华语电影中同性恋话语的研究,以及王晴锋(2011)的90年代以来的同性恋研究,都是关注不同社会群体的重要体现。黄剑(2009)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对身体缺陷者的社会歧视进行了分析,李艳红(2006)论述了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更是对“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关注。

《边缘话语分析》此论文集中还涉及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边缘话语分析,关注不同国家的边缘群体。庞好农(2007)论述了理查德.赖特的作品中非洲裔美国人次人类、牲口地位的他者身份。张锋(2009)研究了《藻海无边》中被成为“属下”的声音的后殖民抵抗话语。蔡志诚(2011)探讨了《蚌壳》、《傻瓜的诗篇》中代表人物精神分裂的话语分析。边缘话语分析是以社会关切为核心并带有人种学研究的取向。

二.对于边缘文化的关注

摇滚文化代表着一种崇尚自由和独立的青年思想,尤其是青少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摇滚乐主要依附于青年群体,其精神内涵就是“反叛”和“对抗”。周宗伟(2005)讨论了摇滚乐中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维度,并指出摇滚乐与学校教育一样,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途径。李皖(2011)梳理了中国摇滚乐从1989到2009二十年期间的发展与变化,认为其代表着一种精神解放的力量,并依附于对立面的强大之上而不断得到壮大发展。

曲彦斌(2009)认为流行于特定群体的隐语行话,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与保存。黄涛(2005)在文章中指出咒语、祷语和神谕是民间信仰仪式中神秘语言,并探讨了三者的区别。

《边缘话语分析》这本论文集还收录了有关文体形式变化和其他边缘文化。张荣翼(1996)探析了中国词曲、小说从边缘文体走向中心文体的变迁,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知识分子的话语转型的影响。陈伟军(2005)解读了建国初期一小伙人掌握的刊物同人刊物的言说,深切关注不同于主流被放逐的边缘话语。殷平善、庞杰(2011)就中医学和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特征做了相关论述,认为二者是相符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