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小伟
【摘要】从临床具体病例入手,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机理及证治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美尼尔综合征;颈性眩晕;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32-02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大家程钟龄《医学心悟· 第四卷眩晕门》,由天麻、半夏、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药味组成,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效,为风痰上扰证而设,证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1】,现代主要用于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癫痫、中风后遗症等【2-3】。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头痛类疾病,辨证为风痰者,多获良效。现例举临床验案3则,略述其临床应用思路。
案例一、美尼尔综合征眩晕案
张某,女,40岁,2012年9月20日初诊,患者早上起床时突然眩晕,自觉天旋地转,并有恶心、呕吐、吐出痰涎,不能活动,伴有耳鸣如潮、听力下降。患者三年前曾有过类似病史,经检查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检查:BP120/70mmHg,面色苍白,两眼球有水平样震颤,舌苔白腻,脉弦滑。结合症状、病史、舌脉、辩证为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涤痰熄风。处方制半夏9g,天麻9g,炒白术15 g,茯苓10 g,橘红6g,甘草6 g,服一剂症状即消失大半,连服1周,眩晕、恶心、呕吐等诸症消失。
评案:现代医学认为,美尼尔综合征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水肿以致内淋巴系统压力增高,进而引起缺氧、变性所致,祖国医学多以“眩晕”论治。其病因多风、痰、虚、病位涉及肝、肾、脾等。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痰浊中阻有关,痰浊乃阴邪,容易阻遏阳气,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受之蒙蔽,气机逆乱而发病,所以,治疗宜健脾燥湿,涤痰熄风,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化痰熄风,而止头眩,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 橘红理气化痰,姜枣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相得益彰。
案例二、颈性眩晕案
孙某,男,62岁,初诊2013年5月18日。于行走途中忽然发作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欲吐,继而蹲坐路边,虽神志清楚但不敢活动,稍一活动颈部则症状加剧。经路人扶行入院。诉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诊见: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检查:血压130/86 mm Hg,無眼球水平振颤及耳鸣,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处方:半夏10g,白术10 g,茯苓25g,甘草6 g,黄柏10g,天麻15g,陈皮10g,石菖蒲10g,五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眩晕症状缓解,但仍不能频繁转动头部,活动稍不慎即有恶心、欲呕。服药期间查颈椎CT示:C4~5、C5~6椎体骨质增生,C4~5椎间盘膨出、硬膜囊受压。于前方中加葛根20g,川芎10 g,续服五剂。
三诊:眩晕恶心等症状消失,可从事体力活动,低颈工作半小时无不适。上方继服5剂。后患者未继续就诊。
评案:颈椎病所致眩晕由颈椎压迫导致脑供血不足,共济失调所致,经X线或CT、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膨出等病变,发病多与头部位置忽然改变有关。本案辩证为痰浊为患,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并加用葛根、川芎。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可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现代药理研究,葛根能扩张血管,能较好缓解项紧症状。川芎能行血中之气,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还能旁通络脉,用之于颈性眩晕,可取得更好良效。
案例三、高血压病头痛眩晕案
宋某,男,58岁,初诊,2013年10月18日,5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但无自觉症状,也未服用降压药物。2年前逐步出现头昏、头胀等症状,遂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马米酸依拉普利、丹参片等药物,血压一般能保持在(130~150)/(80~90)mm Hg。近半月来血压控制不理想,最高达180/110 mm Hg,于10月13日出现头晕目眩症状,伴头昏痛,恶心,欲呕。检查:血压170/110 mm Hg,神清合作,形体肥胖,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拟中药:法半夏10 g,茯苓25 g,生苡仁20 g,泽泻15 g,天麻15 g,白术10 g,钩藤20 g,丹参20 g,葛根20 g,枣仁18 g,三付水煎服。
二诊,症状消失,血压140/90 mm Hg。续服二十付。
后随访1年,患者自行将药物改为粉剂吞服,血压稳定,无类似发作。
评案: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多体胖、素有痰湿。痰湿蒙蔽清窍引起眩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加用钩藤、丹参、粉葛、泽泻治疗,对缓解症状,降低血压有较好的效果。钩藤甘微寒,归肺,心包经,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现代药性研究,钩藤有降压作用,粉葛、丹参具有扩血管、降血压作用,泽泻有利尿作用,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切中病机治疗相结合。故能较快取效。
临床体会:对眩晕一证,祖国医学早有记载,《内经》中即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记载。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又提出“无虚不作眩”。半夏白术天麻汤专为风痰上扰证而设,对于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之眩晕,不论西医属何种疾病,皆可用此方加减而治疗。方中天麻平肝息风止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共为本方君药。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共为臣药; 佐以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甘草调合诸药,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曾有学者【4】对此方配伍进行拆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君药天麻与另一君药半夏、佐药橘红、使药甘草、分别单独配伍,其有效成分天麻素含量有所提高,而配伍臣药白术和茯苓后其含量变化不显著;若全方配伍则对天麻素的提出具有促进作用。可见该方配伍除了各药味之间药理作用和药物疗效之间的相互补充调和外,各药味对本方中治疗头痛头晕的主要有效成分天麻素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也是其配伍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段富津. 方剂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1.
[2]沈鹏程.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 :26.
[3]李建超.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46例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5) :93.
[4]孙进华.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规律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