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文化自觉”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

2015-05-30 01:01王丽皓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

王丽皓

摘 要:着眼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根据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四步历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借鉴Hofstede的文化价值观维度理论,以及Bond的“儒家动力”理论,构建导入“文化自觉”理念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使学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从而具有文化自觉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觉;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83-02

《跨文化交际》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之一。《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今天,全球化使得中国社会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态势,这直接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文化自觉性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很有必要研究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使学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从而具有文化自觉能力。

一、研究现状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在1997年提出的,他把文化自觉的历程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自此之后国内学者对于“文化自觉”的研究如火如荼,在教育界亦如此。

黄金华(2008)、王俊义(2003)、杨柳(2010)、李友梅(2010)、沈关宝(2006)等指出“文化自觉”的目的是提高本土文化的生命力和国际地位,并建立和谐世界,指出了“文化自觉”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周宁(2008)、李文丽(2010)、高永晨(2003)、方铭(2004)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研究了跨文化的中国形象,指出文化自觉是一种开放的跨文化交际,文化自觉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张岂之(2002)、王德如(2006)、陈水勇(2012)等探讨了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为基本理念的大学教育,指出在此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不可或缺。

综上所述,尽管有很多专家学者研究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也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导入文化自觉的理念,从而培养文化自觉能力”就是无人涉及的研究领域。本文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二、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

构建“导入‘文化自觉理念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理论基础是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与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十分契合。费孝通(2005;2009:210)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求合作共存时必须具备的对不同文化的相互态度。“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價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和发展。“文化自觉”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让不同文化在对话、沟通中取长补短,达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

在制定整体框架时,借鉴了Hofstede的文化价值观维度理论,以及Bond的“儒家动力”理论。Hofstede把价值观分为四个维度——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主义倾向和女性主义倾向。Bond认为,凡是具有“儒家动力”文化价值观的国家在经济方面都发展迅速。

三、课程体系构建

费孝通指出,“人们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而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去体会、去认识、去解释,那是不自觉的文化。”(费孝通,2005:213)笔者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文化自觉”状况的调查中就看到了这种“不自觉的文化”,即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以及外国文化的表面现象都有所了解,但对其深层次的核心内容及其根源却几乎不了解,而了解一个文化深层次的内容会对了解这种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课程体系用文化的深层结构——文化价值观进行搭建,通过让学生掌握各个文化的深层内容——文化价值观及其根源,做到既能够欣赏本民族文化,也能够欣赏异民族文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具有公正和客观的评判标准,才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最终才能具有“文化自觉”的能力。

1.各美其美。文化自觉的第一点就是“各美其美”,这说明费孝通先生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起点,事实上,他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我们相信中华文化中还有许多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甚至可以解决很难的难题,这是可以相信的,不然哪里会有曾绵延了5000年的巨大活力。”(费孝通,2005:298)。正因为如此,本课程体系在“各美其美”部分着重讲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即Bond总结的:孝顺、勤劳、容忍、与他人和谐相处、谦虚、忠诚、礼仪、礼尚往来、仁爱、学识、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施、不重竞争、个人稳定性、爱国、诚恳、清高、节俭、毅力、耐心、报恩、文化优越感、廉洁、适应环境、小心谨慎、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面子观、知己之交、清心寡欲、尊重传统、财富观等。其中,突出了儒家思想“仁”和“中庸之道”。在此基础上,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地理根源。总之,在“各美其美”部分让学生做到费孝通(2005)提出的对本国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2.美人之美。文化自觉的第二步是对其他文化的科学认识。费孝通(2005:213,370)指出,“‘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我们需要懂得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为什么不同,只有抓住了比较研究,才能谈得到自觉。”这一步通过Hofstede的四个文化价值观维度——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主义倾向和女性主义倾向的各自特点,以及世界上主要国家在这四个维度上的程度排名,以及进一步分析一些国家具有自己价值观的历史、地理和哲学根源,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文化,欣赏其他优秀的文化,并加深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识。比如,在学习“对不确定因素回避程度”价值观维度时,学生们不仅看到了其他文化的包容性或狭隘性,更意识到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这里又会提到儒家思想中的“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有容乃大”的精神,才能“海纳百川”,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对他国文化充满欣赏与包容,在此基础上,就会有“美美与共”,“美美与共就是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和发展。让不同文化在对话、沟通中取长补短。不同文化平等相处,相互理解,取长补短,最后走向相互融合,就是天下大同,就会出现长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费孝通,2005:344)。其实,“和而不同”就是源自儒家鼻祖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其主張就是文化的多元性。这种理念不仅使儒家思想在其发展中不断吸收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从而生生不息,而且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上凡是繁荣的时期,无不是秉承儒家思想的“天下大同”理念。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Ruben(1989)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七个要点:第一,对交际对方表现出积极态度的能力;第二,采取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的能力;第三,了解对方的个性的能力;第四,移情能力;第五,应付不同情景的灵活能力;第六,交际互动的能力;第七,容忍新的和模糊的语境,并能正确做出反应的能力。因此,在这一步着重讲解中国的“和而不同”以及Ruben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形式和内容的不同,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文化,以平等和客观的态度对待这些文化,并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同时,积极地传播中国文化。

四、结语

构建导入“文化自觉”理念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觉地去探究自身文化和他国文化的深层次特点及其历史、地理和哲学根源,学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相处,互相理解,取长补短,建立起一个融汇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s [M].London: Sage Pub-

lications, 1980.

[2]Ruben, B. D. Th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9(13).

[3]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4]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J].群言,2005(1,2).

[5]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沈阳城市文化思考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