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探究

2015-05-30 01:01李东东
学理论·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机制微信

李东东

摘 要: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微信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并且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展示自我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在微信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喜闻乐见并迅速成为其主要用户群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需要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机制。

关键词:微信;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66-02

微信(中国大陆以外称Wechat)作为一种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程序,越来越受用户的欢迎。统计显示,目前微信用户有4.38亿之巨,其中7000万用户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在2013年,与其他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相比,微信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与其他应用程序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其在市场的强势地位也随之加强,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由于微信自身的作用和特点,大学生喜闻乐见并迅速成为其主要用户群体。

一、微信的作用及大学生群体使用现状和特点

(一)微信的作用

1.构建和维护人际网络

微信的发展为人们构建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改变传统社交媒体维护的既有人际网络之外,微信更发展了新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微信最主要的作用是即时通讯,不同于电话和短信,只要将微信应用安装到智能手机终端,耗费少许流量,就可以实现通话和短信联系,方便快捷。其次,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在维护人际网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不同于微博等社交应用通过转发、评论、回复以及私信等功能与“朋友”进行交流[2],但是,微信的朋友圈评论对非好友采取屏蔽的功能,能够很好的保护用户隐私,这也是朋友圈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2.表达和诉求思想主张

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表达和诉求用户的思想主张。首先,作为智能手机用户最流行的应用之一,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带有私人性质的公共交流平台,这种既隐秘又开放的空间恰好与网络社会人们注重隐私保护、私人空间等的需求相吻合,人们可以在微信朋友圈与好友进行亲密互动。其次,在网络时代,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展示自我、诉说心声、畅谈理想、宣泄情绪。微信作为自媒体的新形式,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人们动动手指,就能图文并茂的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想法和观点快速发到朋友圈,分享和记录自己的生活,好友通过点赞和评论,逐渐形成一个的动态互动圈,这些都为人们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3.发布和获取需求信息

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以及微信功能的不断更新,微信使用门槛不但越来越低,而且用户体验越来越好,微信用户数量呈现井喷之势。而微信同传统媒体相比,在发布信息时又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自媒体时代,每个微信用户都成了“社会新闻记者”,遍布街头巷尾,能够为朋友圈好友提供最直观、零距离的现场描述,实效性和感染性远胜于传统媒体。此外,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商业团体、教育机构、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个人通过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只要用户拿起手机“扫一扫”或者搜索机构名称关注公众号,就可以收到相应的资讯。此外,有些微信公众号还为用户提供了信息选择服务,用户根据公众号的推送信息,简单的回复某些数字或字母就可以得到自己需求的信息。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和特点

根据对西南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三所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59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有87.2%的学生已经成为微信用户,其余12.8%表示未来很有可能开通和使用微信。大学生微信使用率高,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實用性和娱乐化并重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微信用户中,19.3%的学生每天花费在微信上的时间不足一小时,26.5%的学生每天1-2小时,42.3%的学生每天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在“您最经常使用微信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82.1%的学生选择“即时通讯”,73.4的学生选择“刷朋友圈”,53.6%的学生选择了“关注公众号信息”;在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动机方面,32.1%的学生希望“展示个性能力”,61.5%的学生用朋友圈随时记录生活,26.2%的学生希望“增长知识见闻”,67.4%的学生“消磨闲暇时光”,19.3%的学生希望通过朋友圈“加强亲友联系”。在使用微信进行即时通讯时,耗费少许流量,就能与朋友、家人实现文字或语音聊天,实惠实用,而在朋友圈里,大学生们更多的“记录生活”“消磨时光”“关注公众号信息”等闲暇消费,娱乐化倾向明显。

2.开始注重网络社交隐私

用户身份信息泄露一直是互联网上一个令人诟病的问题,用户越来越注意保护个人网络社交隐私。网络社交隐私主要包括用户在社交网络发布的文字、图片等以及转发、评论等信息。用户在传统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好友或粉丝的评论一般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可以被任何第三方访客(好友或非好友)清楚的看到。如在微博中,访客可以随意查看某位微博用户曾经发布的博文、与粉丝互动的评论,甚至关注某人和取消关注等信息,给需要交往隐私、私密空间的现代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微信的一个优点就是比较保护社交隐私,在“您觉得朋友圈相比微博等社交媒体最大的优点是”的调查中,73.2%的大学生选择了“保护社交隐私”,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开始注重社交隐私。

3.朋友圈、公众号成为新宠

在与朋友、同学、家人进行语音通讯和短信交往之外,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就是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无论教室操场,还是床前桌后,“刷朋友圈”已经成为他们中间的一种新时尚。除此之外,还有大约30%的学生关注了社会公益组织、商业团体、教育机构等的微信公众号,接收他们推送的信息。

二、微信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联系

微信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使一些大学生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成为“WeChat aholics”(对微信有瘾的人),他们紧盯着手机屏幕发送短信、语音或刷朋友圈,在大街上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中是一种常见的景象。微信的过度使用给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我们也应看到,微信作为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平台,如果能够用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将会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覆盖面和吸引力。

(一)微信能够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微信除了日常用于和朋友间短信或语音联系之外,朋友圈的社交功能、公众账号的日常服务功能是吸引大学生用户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们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或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活化或日常化。他们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主要以描述身边发生的趣事和新鲜事、记录心情、想法、转发朋友们或公众账号的热门链接等一些生活化、日常化的内容,同时,他们关注的公众账号一般都能为他们推送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提供便利。我们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日常化、生活化的特点,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日常化、生活化,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二)微信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即承载、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可以运用、且与大学生可以相互作用的教育活动形式。

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承载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微信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日前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 000个上升至1.5万个[3]。这些公众平台除了能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便利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诸如时政新闻、唯美句子、历史故事、生活常识、养生保健等知识,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的知识平台。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可以系统地、有针对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受教育者推送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以及道德观等极富思想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并与他们进行紧密的互动。因此,微信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载体。

三、以微信为载体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机制

微信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机遇,以微信为载体,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机制。更好地完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一)确立机制建设领导小组

以微信为载体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机制,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实现统筹安排。教育新机制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信资源的建设与推送、微信公众号的创建与维护、教育效果的考察、过程的监督、经费的保障等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和人员。领导小组需要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对机制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并对现实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使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建设

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需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专兼职教师,形成教学团队,抽样对学校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求,知道他们在关注什么,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积极捕捉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接受点[4],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题,开展学习资源建设,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充分考虑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和学生实际需求、兴趣爱好,以故事、小品、寓言、漫画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展现出来,爭取在资源创建时达到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目标。

(三)微信号和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和维护

在教学团队中选择计算机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进行微信号和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创建与日常维护。微信号主要是加学生为好友后,定期在朋友圈里发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微信公众号则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申请注册,选择申请订阅号类型,每天可以向所有关注用户群发一条消息,与任意用户进行无限制交流。同时,在“自动回复”功能中可以设置一些查询信息,让用户简单的回复就能达到查询重要信息的目的;依据前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在“用户管理”按钮下,将大学生按阶段、层次、专业等进行分组,根据分组向他们推送不同的信息,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要定期对微信公众号进行维护,并随着平台的更新不断开发新功能。

(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推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微信号和微信公众号创建完成以后,就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

首先,在推动的时机把握上,一定要把握好最佳的推送时间,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又不能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向他们推送与教材内容、日常习惯等相关的教育资源,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养成。

其次,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教育资源时,首先要将推送对象分类,一是按层次分类,针对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可以向他们推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时事政治等相关的资源,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针对大多数的团员学生,对他们推送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等资源。对于无入党愿望的部分学生,推送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他们首先成为爱国守法的好公民。二是根据年级和专业分类,对于大一学生,主要推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资源,由于他们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但是践行能力相对较弱,在教育内容中要侧重引导他们去认识生活中复杂事件、辨别美丑善恶。对大二学生可以推送相关形势政策、时事新闻等引导他们了解民生、国家重大政策、国内外形势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刻苦学习,把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大三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后,心智开始成熟,这时的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面临就业的选择,可以向他们推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资源,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4]。

(五)教育效果的考察和评价

对教育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效果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能够促进教学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要制定《微信公众平台常规教学资源及主要教学活动工作要求及说明》,将教学资源推送时间、推送要求等做出具体安排,在教学检查中要安排专人对照资源推送时间节点、推送要求等进行整改检查。其次,在考虑学校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效果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及时反馈学生对资源建设、推送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三是在学期结束之前组织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活动开展评教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测评打分,检验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内容学生是否喜闻乐见;教学活动是否开展顺利、教学秩序是否良好;教学效果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能力的增强、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xinhua.BewareofbadeffectsofWeChat[N]chinadaily,2014-08-25.

[2]颜冰凤.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黄锴.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580万或将公开阅读和点赞数[EB/OL].[2014-10-24]http://www.cssn.cn/xwcbx/xwcb-

x_rdjj/201407/t20140725_1267408.shtml.

[4]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4.

猜你喜欢
机制微信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微信
微信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微信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微信
微信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