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油豆角根腐病症状

2015-05-30 00:45陈海洋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根菜豆豆角

陈海洋

油豆角是豆角的一种,主要种植在我国北方,为豆科菜豆属1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种植主要以嫩荚为食用器官,可以炒食,口味软糯。油豆角按生长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型(矮生型)和无限生长型(蔓生型)。矮生型品种熟期较早,蔓生型品种产量较高。按花的颜色又分为红花和白花两类,白花类品种的豆荚品质较优良。油豆角的根为直系根,主根发达,根上生有瘤茎较细,蔓性较强,蔓生型品种栽培时需要搭支架,矮生型品种长到20~30节,约40~50厘米高后自行封顶。叶片较大,第一对真叶为单叶对生,以后都是三出复叶互生,呈阔菱状卵形,具托叶。花为总状花序,腋生,碟形。每一花序上着生的花数比一般豆科植物要多,故亦称多花菜豆,但接家率较低。豆荚扁平,比本地种植的"刀豆"长而宽厚,嫩荚为绿色,但熟后变色。每荚含种子4~6粒,种子扁平如肾,生命力较强,寿命为2~3年。油豆角生长发育喜温凉湿润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12~30摄氏度,最适宜的温度为17~24摄氏度,高温干旱和低温霜冻都会影响生长和结荚,雨季涝渍对根系伤较大。对土壤要求不严,中等肥力,较深土层,排水良好即可,以粘壤土为最适宜。油豆角可春秋二季露地栽培,在确保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的设施内亦可冬季栽培,早春上市。油豆角的栽培以单作为主,作畦直播为宜。整地作畦时要施足有机肥和磷肥。生产过程中要即使中耕除草和追肥,蔓生品种,株高3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蚜虫是油豆角的主要害虫,要注意防治。嫩荚采摘要适时,以荚形、豆粒未硬时采收,一般开花后15天即可分批进行。

油豆角根腐病是油豆角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一般在油豆角连作重茬地和低洼田发病较重,它常使植极少成片死亡而减产。

一、症状

主要受害部位在地表下的茎基部和主根。发病初期不明显,仅表现植株矮小,到开花结荚时才显出症状。开始先在茎基部和主根上部出现边缘不明显的红褐色斑块,以后斑块会逐渐枯萎,但不脱落,若拔出根系观察,主根开始腐烂而不生侧根,病株侧根少,还可见茎下部及主根上部呈黑褐色,稍下陷。将茎剖开看,难管束变为暗褐色。在保护地潮湿的条件下,常在茎基部长出粉红色的霉状物。病情严重时主根全腐烂,茎、叶枯萎,病株便枯萎死亡。

二、病原

病原菌菌丝白色,棉絮状,由菜豆腐皮镰孢菌侵染而引起,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残体、厩肥或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先在薄壁组织内生长,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随水分的输送,迅速扩展到植株的顶端。由于病菌的繁殖堵了导管,引起植株萎蔫。病株的病部表面及内部均有大量孢子,多靠水流进行短距离传播,扩大为害。

三、发病规律

此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较密切的关系,发病的最适温度是29-32度,相对湿度80%。本菌腐生性很强,可存海10年以上。种子不带菌,病株残体和土壤是本病害主要的最初侵染源。雨水、灌溉水、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农具等都是传播媒介。先从植株的伤口侵入,为害皮层。当年在病株上形成的病菌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可经其他植株的伤口侵入进行再侵染。

高温度湿是根腐病的发病条件,是比较典型的高温高温型病害。适于病菌发育的气温是高温条件时,则易致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和使孢子萌发。土壤含水量高会引起菜豆根系的生长发育不良,所以在低洼积水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或多年重茬地和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料等均能引起本病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病就病情较重,很快蔓延。

因为其病菌是在土壤中越冬。连作发病重,如能与其他蔬菜轮作5-7年,与粮食作物轮作2-3年,病情明显减轻。

四、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2、实行菜豆和非豆类蔬菜作物轮作2-3年,这样可抑制根腐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垄栽培,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降低土壤温度和提高地温,使根系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增强搞病力。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并在病株的栽植穴四周撤布生石灰消毒。忌用大水漫灌,防止大水或大雨淹苗,或保护地的菜豆植株被大雨淋溅。

3、进行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5%的50%(质量分数)多菌灵粉剂拌种。

4、药剂防治在发现植株零星发病时,应开始用药剂防治。保护地栽培时,见有发病苗头,可用70%(质量分数)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25l,每隔7-10天灌1次,也可用75%(质量分数)百菌清600倍液,或50%(质量分数)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洒植株的主茎基部,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如用药液灌根,油豆角植株容易染病的主茎基部,防治效果更好。

(作者单位: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农牧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主根菜豆豆角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植物的“嘴巴”
剥豆角
词语对对碰
氤氲豆角香
夏日豆角饭
灰树花菌渣用于板栗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初报
菜豆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春播菜豆如何实现一播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