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材活用·五柳先生

2015-05-30 10:48钱金涛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汲汲于戚戚淡泊明志

钱金涛

【“溯”材展示】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运用方向】

1. 五柳先生读书不死守章句,不为求功名,而重在心领神会,从中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可以佐证读书怡情的观点。

2. 五柳先生有饮酒嗜好,每次喝酒一定尽兴而醉,像是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的人,保持了人性中的那份纯真与质朴,可以写一篇谈为人纯朴率真、不虚伪做作的文章。

3. 五柳先生家徒四壁,囊中羞涩,衣食匮乏,但他固穷守节,安泰自若,可以阐述安贫乐道的论点。

4. 五柳先生写诗文以自娱其志,作为精神寄托,追求一种忘怀得失的人生境界,可以论证坚守志向、淡泊名利的观点。

5. 五柳先生“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可以引发关于坚持本心、拒绝诱惑的思考。

【适用话题】

读书  真率  安贫乐道

淡泊名利  拒绝诱惑

【写作片段】

淡泊明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够真正看透看开,能够真正做到与世无争,淡薄名利又谈何容易!

淡泊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兴,还是朱熹“事理通達心气和平”的和顺,抑或郑燮“难得糊涂”的豁达?其实,真正的淡泊,是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的,视名利如粪土的,心态平和,坚守节操的。有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无心奋起,于是自我标榜“淡泊”,这是误会;有人雄心万丈却壮志难酬,从而垂头伤气,心灰意冷,于是自我安慰“淡泊”,这是误解。

淡泊是一种品格,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秉持着超然物外、淡看荣誉的心态,铸就一种宠辱不惊、稳重如山的品格。淡泊是一种胸怀,五柳先生欣然读书,自娱著文,不理会居室的简陋,不纠结衣食的不足,练就了包容物质匮乏、抵御外来干扰的胸襟。

淡泊更是一种境界,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既不患得患失,又不追名逐利,造就了淡泊明志、固守节操的人生境界。梅花凌寒独自开,让人们记着了它的品格;小草寂然生长绿满天涯,让人们记着了它的坦荡;五柳先生特立独行志节高尚,让人们记着了他的淡泊。

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要做到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乐于奉献的人,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亮点评说】

这则写作片段立意为“淡泊明志”。行文内容紧扣中心展开,难能可贵的是能从故《五柳先生传》中选择相关素材,且从“品格”“胸怀”“境界”的角度合理取舍素材,多元化地运用材料,全面阐释“淡泊”,从而逻辑严密地论证了片段观点。

猜你喜欢
汲汲于戚戚淡泊明志
把名字刻入石头
一生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君子:中国的贵族精神
君子之争淡如水
春夜有寄
小石头
声声慢
当吃货成为孕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