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锋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这篇抒情散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思乡之情。
2.通过对一些语句的揣摩,深刻理解“故乡”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理解作者对“故乡”的定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
(一)利用课文的标题,引入两个问题:
A.我的心归去哪里?——故乡。B.为何会想要归去?(将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小问题:1.作者在什么情境下产生了“归去”的念头?2.到底故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非得“归去”?)今天这节课,我们便尝试着体会一下韩少功的心理,去了解一下作者在文章背后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二)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节
1.在描述自己所住的别墅时,作者连用四个数量词表明什么?——房子很大。2.用了两个表色彩的词表明什么?——美。3.“很少看见人”表明什么?——静。结论:这里拥有如此优美雅致的生活条件。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归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4节,概括回答)
(三)创设情境:(高一的学生大多没有在外地生活的体验,所以要了解作者的这种感觉比较困难,我试图用一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让他们尽量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读一段话,跟着我的语句进入到那个场景,去体会人在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四)故乡到底有什么比异国他乡好的地方呢?(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自由朗读5——9节
2.分组讨论,可以利用自己的体验来猜测,也可以利用文中的语句来推测,看看可以找到哪些理由。根据上面所讲到的“如此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要归去?”的答案,其实学生是可以推出以下两个理由:A.没有语言障碍.B.有亲人在身边。所以,不会像在异国他乡那么让人觉得寂寞冷清。C.但是,仅仅只有这两条理由吗?
教师启发:如果全家都移民过去,如果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已经没有语言障碍,是不是就不会再思乡?——学生下意识肯定说“不是”。那么,为什么呢?故乡到底还有什么是异国他乡比不了的?到底有什么让即使在国外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还在想着遥远的故乡?(这里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提示:第6节中第一句“我这才明白”,让学生分析一下“这”的指代内容在哪里?——故乡有我的“过去”。
3.怎样理解“过去”,“过去”指的是什么东西?(引导学生看第7节)——童年、青年、壮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故乡让“我”有血有肉,有灵魂,有了存在感。这里有我成长的经历,有奋斗过的痕迹,故乡是见证自己成长与奋斗的地方,这是异国他乡无法给予的。(这样,就解决了上面一开始,作者在异乡“找不到生活寄托,没有存在价值”的问题,只有在故乡,才是有寄托的,才是有价值的)
结论:故乡有:A.母语:B.亲人:C.过去。所以,作者的“心”必须归去,即使身体在异国,“心却一次次偷偷归去”。
(五)齐读第9小节
1.“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拥有故乡的人,才会真正懂思乡之情?)——在这片土地上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换句话说,你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痕迹,你才是有故乡的人。“故乡”是你为他努力过的地方,可以有一处,也可以有多处。因为曾经为之付出过,所以才会有难以割舍的情感,才会真正懂得“思乡”之情。这,不同于出生地。
2.为什么“心有所归”是无量的幸福?(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如果没有故乡会怎样)——分析这个短语的结构,“心有所归”指的就是心中有故乡的人。“故乡”是游子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曾经在这里成长,奋斗,付出,无论身处何处,无论贫困到何种程度,故乡都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柱,有了故乡,心便不会再流浪。所以,故乡就是心灵的家园,死精神的寄托,物质生活虽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这是一种无量的幸福。
(六)总结全文的思路:
1.在异国他乡孤独寂寞。2.自然就想起了故乡。3.故乡有母语,有亲人,更重要的是有过去。4.进而将“故乡”的含义丰富了,只要是奋斗过、付出过、奉献过的地方都可以是“故乡”,不等同于出生地。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