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中少教多背的理论探索

2015-05-30 22:08林玉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意义

林玉琴

内容摘要:诗歌是文学的一类,是各种体裁的诗的统称。“少教多背”顾名思义就是减少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大量地背诵积累。

关键词:古诗词 少教多背 意义

一.古诗词教学中“少教多背”的涵义

诗歌是文学的一类,是各种体裁的诗的统称。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根据作品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是否直接抒写作者的感情,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诗歌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词是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有比较固定的样式,即词牌名。

少教多背顾名思义就是减少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大量地背诵积累。“少教多背”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和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提出来的。“少教”不是不教,也不是简单地减少教的内容和时间,而是指切中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教教师讲解的精炼性与点拨性,开启学生的悟性,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小学生凭借自己独特的记忆优势,进行大量的语言积累、意境积累、想象积累、文化积累,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夯实基础。

二.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少教多背”的意义

1.少教多背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少教多背”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到十九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再到二十世纪叶圣陶“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再到当下的“自主、全作探究”,无不强调了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确立其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运用”,首先就要学习与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可言。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丢弃了最有效的传统方法——背诵积累。许多老师进行古诗词的时候,或是“越俎代庖”的解析,或是“现代技术”放映,或是“以练代读式”,或是“自主阅读”放羊。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着学生对古诗词的大量积累。儿童时代是人生记忆的最黄金的时代,少教多背理念抓住了儿童记忆力超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也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改革繁冗陈旧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举措。

2.少教多背是文化积淀的必然选择。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文学之上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她语言凝练,意蕴丰厚,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她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小学生人格的塑造、语言的感悟、想象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丰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新的挑战。少教多背理念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3.少教多背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举措。 “少教多背”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少教”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并任其发展,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提升文言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另一层面又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以此促进学生“多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的品质为“专家型教师”,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高效率的工作,而且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洞察力,并且要能通过反省式思维判断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并进一步完善。因此,“少教多背”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提质增效,换言之就是教学相长。通过“少教多背”此种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让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一个较好的提升,课堂成为师生共学、共成长的一个平台,教学相长也是我们教学的一种思想境界。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背”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研究》(GS[2014]GHB002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