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宇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但是频繁发生的建筑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基础部分施工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项目不断增多。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的第一阶段,位于建筑的最底层,主要用来承载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因此是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不过,基础工程大都是地下工程,在工程竣工后不便于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严重者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建筑基础施工进行全面研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人民建筑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特点
1.1建筑基础埋置深
基础埋置深是高层建筑的必然要求,天然地基条件下,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应为建筑物高度的1/12;桩基条件下,基础埋置深度控制为建筑高度的1/15,且桩长度不在埋置深度内。在深基坑施工时,由于建筑施工场地受周围建筑物的限制,需加强邻近建筑物和相关工程设施的保护,坑基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因此要求非常严格。坑基施工中,要考虑基础土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度、形变发生的程度、支护之间的受力特性等一系列问题。所有相关问题应考虑妥当并加以处理,从而避免造成事故的发生。
1.2混凝土大体积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普遍应用,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中箱基和筏基混凝土底板较厚,在不间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同时,要考虑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裂缝问题,施工技术的控制任务非常困难。
1.3裙房与主房连接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很多高层建筑都设置了裙房,主楼、裙房基础相连接。裙房较主楼高度低,因此基础沉降会不同。在其实际的基础施工时,需要采取措施来消除沉降差异,避免发生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其整体质量受基础工程的影响和制约。在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控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基础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质量通病。其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轴线发生位移、基础标高存在误差,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等。通常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这些质量通病需要予以消除。
2.1基础轴线位移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谓基础轴线位移通常情况下就是对基础进行施工时,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在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时发生相应的错位。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上,容易发生基础轴线位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进一步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通常情况下,在对横墙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基础的外纵墙,以及山墙部位。
对于吊线来说,由于基础槽中位于纵墙基础的外侧,进一步增加了找中的难度,使得轴线容易产生偏差,甚至没有保护好槽边控制桩,导致施工人员或车辆等碰撞控制桩,导致其发生相应的移位,进而引发轴线发生位移。
2.2基础标高偏差
在对建筑的基础进行施工时,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的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基础标高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在砌筑基础的过程中,由于基础下部的沙土、混凝土等基层标高相差较大,对标高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影响。
2.3基础防潮层失效
在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施工时,如果没有处理好防潮层,那么就会导致防潮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以及出现抹灰不密实的现象,沿着基础方面,进一步导致地下水向上渗透,使得墙体变湿。在防潮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清理干净基面,同时浇灌适量的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防潮层砂浆与基面之间良好的粘结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防潮层表面抹灰不严密,或者是养护不到位,就会导致防潮层容易出现早期脱水现象,使得防潮层的强度、密实度等不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而引发墙体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同时对开工后的连续施工情况等进行检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对建筑物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施工方案等进行确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明确,同时确定检查的频率和方法等;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需要对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的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测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可靠性等进行检查,并且对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的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
建立和完善规章,对工序交接、工序检查等进行制度化控制,并且落实到位。在白检、互检的基础上,对关键工序、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工序,需要组织专职人员对工序交接情况进行检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序的合格性,为下道工序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序,通常情况下,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合同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分项内容保持一致性:相互协调技术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对完成后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检查认可,同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的施工。
3.2加强测量控制
在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桩位来说,通常情况下,其施工更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按照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偏差方面,对承台桩位要求比较严。在开挖土方,以及进行底板基础施工时,为了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进行开挖。
因此,为了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和部位,需要做好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超挖、乱挖现象。另外,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的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来说,为了确保墙柱插筋的质量,需要提高测量放线的周密性、细致性,进而避免发生偏位、移位等情况。
3.3桩基施工要求
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桩机对吊桩进行吊装施工时,需要控制桩与桩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偏吊距离等,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分别控制在4m、2.5m。进行吊桩施工时,需要控制吊装的速度,必要的情况下,在桩身的不同方向上系上相应的缆索,对桩身的稳定性,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行吊桩前,需要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并对其进行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吊桩过程出现桩锤坠落的事故。起吊时需要正确设置吊点,并且匀速起吊,确保桩身的平稳性,必要情况下通过设置缆风绳对桩架进行处理。
清除干净桩身的附着物,起吊后禁止任何人员在桩下通过。在吊桩、运桩过程中发生干扰时,需要停止运桩。插桩时,桩与龙门架之间严禁手脚伸入。通过撬棍、板舢等对桩进行矫正时,需要控制用力的力度。在打桩过程中,选用的桩帽及衬垫等需要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等相互一致,如果桩帽、衬垫发生损坏,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同时控制开始的落距。
4结论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筑工工程礎施工是一项首要环节,对其进行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不同形式的基础进行处理,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进而有效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祝桂海.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传播,2010(08).
[2]李杰.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1(11).
[3]陈媛媛,陈霄.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4]洪培城,邹万盛.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