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内民用EPC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机遇及趋势

2015-05-30 11:06徐力康成汪超平
信息周刊 2015年1期

徐力 康成 汪超平

【摘 要】近年来,民用EPC工程总承包发展迅速,随着政府建设职能和政策的转型,对民用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是否会有变化?市场竞争和市场基础的变化,对民用EPC工程总承包企业有什么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政策和形势分析对民用EPC业务模式的优劣势、机会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EPC;BT;PPP;FEPC;收益分析;融资能力

1、国内建筑市场分析

2014年9月21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43号文”。该文件的主旨是将地方政府的职能由过去叫投资发展城市,完全转变为营运服务城市;从省政府到市到县,所有政府职能和权力将大幅度地缩减,成为一个真正的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可以预见43号文将彻底地改变各级地方政府的现存生态。

按照“43号文”的精神,我们可以设想,在将来,地方政府的公检法税工作由上级垂直领导;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回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发债权回归省政府。地方政府的教育、卫生职能,也很可能会由省政府统筹办理。

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重心是做好民生经济——环保、农业、科技、工商、民政工作。我们过去所说的“市长经济”将转变成为“市长服务型的经济”。换句话讲,各级地方政府的权责将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地方政府未来将从一个投资发展型的政府,成为一个运营服务型的政府。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未来几年地方政府不准(发债),地方政府只有通过BT、PPP等融资建设方式搞基础建设。那什么是BT、PPP的方式?

BT模式是由“BOT”模式演变而来的,是Build—Transfer(建设一转让)项目的简称,集政府特许、政府采购、投资、融资、项目建设与移交等行政或民商事行为于一体,通常投资人(承包人)通过政府BT项目招投标,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项目建设,并承担项目的建设风险,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建设单位(通常为政府),建设单位按照签署的回购协议接管项目,并向投资人(承包人)支付工程建设费用及回报,是承包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工程总承包加融资的建设方式,是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基础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对于缓解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PPP模式范畴较广,含义宽泛,学术界并没有统的定义,名称来自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中文译为公私合作制,或公私合伙制。2014年国家财政部在推广PPP模式时统称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以PF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为核心的一系列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强调公私部门的全过程合作。

在PPP合同项下,私人部门根据情况可能负责设计、建造、融资、运营和管理有关项目资产以按照合同中设定的标准和数量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公共部门负责识别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订立明确的标准,根据该标准甄选私人部门合作伙伴,并根据私人部门对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情况,即是否按照预先的质量及数量标准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向私人部门支付相应费用。

通过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分担,PPP最终的目的是利用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并借助市场竞争的作用确保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更加物有所值,保证公众和纳税人的利益。

根据上述形势和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工程建设领域建设模式的大变革将可能把未来国内工程市场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市场:该层次市场将会是由大型工程建设集团,即EPC工程总承包商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融资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EPC工程总承包商将以合作与融资建设为平台(即BT和PPP等多种融资建设模式),以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为基础,从土地一、二級联动开发,全过程参与地方政府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BT和PPP等多种融资建设模式下的EPC工程总承包,将发挥它应有的融资和工程建设的联动优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BT和PPP融资建设模式的不同之处,即地方政府融资担保的问题。在国家政府职能转型的新形势下,原有BT和PPP模式融资担保的问题将有所转变。根据前文已论述政的策观点:地方政府将无权发债和以实物进行融资担保。因此EPC工程总承包商只能通过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财务偿债能力等要素的确认来决策是否参与项目融资。

所以如何规避BT和PPP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就成为EPC工程总承包商首要考虑的问题。

EPC工程总承包商需要在项目投资决策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其核心是盈利分析及风险评估。其作用体现在于:一、确保投资项目的利润指标是否达到企业盈利目标。BT和PPP项目的收益一般由EPC工程总承包利润和利息差收入组成。EPC工程总承包利润是指由项目建设期间的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额,减去实际成本、营业税及附加所得出的金额;而利息差收入为业主支付的建设期和回购期利息,扣除EPC工程总承包商实际向融资市场支付的利息。

EPC工程总承包商要综合考虑BT和PPP项目的盈利能力指标,如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从而做出对该BT和PPP项目是否融资建设的决策。二、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辨识,评估风险等级,考虑风险应对措施等。目前BT和PPP项目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将是政府的履约支付能力。

EPC工程总承包商要加强政府的信用度调查,建立政府信用评价模型,选取包含“行政级别、区位、GDP总量、人均及增长率、财政收支总量、结构及增长率、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在内的多项评价指标,并采集多年数据,反复论证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可持续能力,全面评估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通过评估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规模、负债结构和偿债能力、信用程度等情况,对BT和PPP项目做出是否融资建设的决策。

第二层次市场:该层次是省级政府在资金充裕(包括发债资金)的情况下,对省内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社会公开发包EPC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是由省级政府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通盘考虑下制定的项目,此类项目通常有工期要求紧张,技术难度大,投资控制要求高等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EPC模式恰如其缝地发挥了自身优势。该模式采用合同的方式将工程建设责任整体转移到EPC工程总承包商,克服了传统建设模式中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投资等控制,减少政府投资工程风险。作为建设市场EPC的一种形式,这类的项目不会要求EPC工程总承包商承担融资的任务,但也有可能在市场化的推动下,发展出EPC工程承包商在项目建设期内,因延期付款而短期计息垫资的任务。

第三层次的市场:回到现行传统的建设模式,设计、采购与施工任务分别发包,对上两个层次没有覆盖到的小型项目、零星工程、工程咨询类等项目所做出补充。

2、EPC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机遇及趋势

综上所述,随着政府对市场职能的改革以及市场对建设模式进步的需求,EPC业务模式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完美结合,有助于达到创新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的目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将在国内未来的建设市场成为主导模式。

传统民用建筑行业体制的转变、国家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配套政策的出台,在某些方面仍然进展缓慢。EPC工程承包商应采用多种模式多元化地推进民用建筑领域的EPC业务,如:由EPC业务衍生出的“D+B”(设计+建造)模式;EPCM(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模式;EPC工程总承包商开拓建筑上游投资业务的FEPC模式;或者是在BT或PPP融资模式下的EPC工程总承包(如上文分析的第一层次市场)。

EPC工程总承包商想要开拓建筑上游投资业务应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创新管控模式,充分利用EPC工程总承包核心主业优势,开拓高附加值的融资建设市场;此外EPC工程总承包的还要积极推动政府部门、金融行业完善金融服务的产品和程序,建立适合国内市场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所通行的项目融资方式。

同时EPC工程总承包商必须加大调结构、促转型的力度,向管理、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企业转变,具体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加强资源整合能力,选择优质的设备供应商和项目分包商。

2、增强EPC项目实施的风险控制及融资建设的风控体系。提高决策的准度和精度,规避风险,保证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

3、培养一大批本土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设计、设备采办、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计划控制、投资控制等方面的人才,以适应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4、强化EPC项目综合协调能力。工程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专业,因此做好EPC项目管理必须要做到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综合实力,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尽量减少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充分保證工程的顺利进行。5、拓展信息化管理能力,结合利用工程建筑BIM等新技术,在EPC项目管理的各个主线都采用信息化管理,来提高EPC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结语

根据国内工程建设发展趋势(项目建设风险和规模不断扩大),EPC总承包企业要更好的开展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和高效的项目管理水平,先进的工艺和工程技术,且具有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管理全功能。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建设的高峰期,地方建设模式的改革转型期。EPC模式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时不我待,EPC总承包企业要加强总承包管理及融资能力,推动我国建筑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陆秋虹.EPC工程总承包企业运行及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陈玉伟.浅析国内(总承包公司的)EPC项目管理现状和发展方[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187—188.

[4]马骅,肖茂堂.我国承包企业如何做好国际EPC总承包项目[J].项目管理技术.201O(3):75-78.

[5]邓铁军,龚亮英,季同月.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政策支持研究[J].陕西建筑,2005(2):4l—44.

[6]樊飞军.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与探讨.经济建筑,2006(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