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于城市地铁的施工质量也更加重视,然而,我国很多地区的地铁出现漏水现象,笔者将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地铁的防水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城市地铁的施工质量,促进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关键词】城市地铁;防水技术;具体措施
最近几年,我国有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地铁漏水及塌陷事故,严重影响我国地铁建设的安全问题,因此,城市地铁的修建一定要加强审核其环境要求与标准,确保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尽管其修缮非常复杂与困难,但通过大量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指导一定能够提升城市地铁的施工质量。
1、地铁工程的防水目的及意义
(1)地铁工程本身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当钢筋混凝土受到侵蚀性地下水的侵蚀时,必须要对其进行良好的防水,因为它会发生化学反应,对墙体产生腐蚀的作用,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得以降低,同时也会侵蚀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使得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造成坍塌的隐害。
(2)环境保护需要地铁防水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我国一直面临的重大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当地铁工程渗水流出地面的时候,不仅仅浪费掉了宝贵的地下水,淹埋了地面植被,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也将使地表不平均,地面下沉,导致地上建筑物会塌陷或沉降。
(3)地铁运营阶段减少维修成本需要良好的防水
地下水的渗漏将会使得地铁内部装潢发生霉变,铁轨在一定程度上回遭到潮湿空气的腐蚀,从而造成铁轨生锈。一旦地铁内部的线路受到侵蚀,不但漏电、触电等隐患有可能发生,将会给线路运营带来极大的不可控性和安全事故。
2、我国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现状分析
从2008年开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骤然提速,导致很多原来铁路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进入到了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中,他们认为,地铁交通某些区间虽然位于主城内,但是地面上乡村仍未进行开发,故可以采用铁路隧道的“以排为主,堵排结合”的排水型隧道,但我认为这是不允许的。
因为地铁按照百年工程设计,其建设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沿线工程水文地质变化大,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标准应有预见性地提高防水技术设计,即采用全包防水技术。地铁一条线路从立项到建成需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工程沿线水文存在由单纯无污染地下水向污染重的渗透流转变情况。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原为城市郊区,从1998年开始城市化进程,5年的时间足够它从乡村蝶变为2003年的高档住宅小区集中地,而到2013年,这里已经集商务与高端居住区于一体,即将成为国际性地标,在这15年间,该地区的地下水明显增加了被污染的几率,并增加了城市渗漏流。而铁路建设与城市地铁建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铁路建设期间铁路沿线工程水文变化不大,以某山区为例,我国铁路在这50多年间,地下水的水质变化不明显。故此城市地铁工程只能采取全包防水技术。
由于水无孔不入,防止结构渗漏水和提高其耐久性也是全包防水的主要目的,我国应用全包防水技术,利用“柔硬结合”,首先通过柔性防水材料来阻断水的通路;然后利用防水混凝土的自密性,增加结构自防水,以达到结构物防水、抗渗漏及耐久的能力,从而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适当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后期堵漏维修费用减少。
3、提高我国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全包防水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一些地下工程区间隧道工程施工过程及竣工后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结构渗漏水情况最为严重。如何做好地铁工程区间隧道的全包防水,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在设计施工图中明确使用全包防水技术
由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位于城市地下,位置特殊性,周边的地下水和渗漏流都带有压力并受到污染,这是它不同于铁路隧道的清水的最大特点,对于这两种污染水源都必须严防死守不能放进我们的隧道中。故铁路隧道防水可以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原则(TB10003-200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但地铁隧道只能采用“全包防水”。忽视了城市的渗漏流危害,将山区隧道的做法照搬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上,这种做法决不应该允许和推广。
3.2严格控制防水施工过程质量
1)防水层施工质量把关。所选用的防水材料的质保资料(厂家营业执照与生产资质及产品出厂合格证等)要齐全,进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应由专业施工单位安排有专业资格的施工人员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重视基层平整度、表面光洁度和明水的处理,禁止基层凹凸不平、有粗骨料或铁件突出及明水。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交底、验收三道防线及成品保护等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执行。
2)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把关。a.混凝土应振捣到位。混凝土和易性差,或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不严,如漏振和欠振都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形成各种形状的透水缝隙破坏混凝土的自密性,导致结构漏水。b.通过模板刷脱模剂和增加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止因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地下水渗入混凝土表面细微的缝隙锈蚀钢筋,最终造成结构渗漏水。c.混凝土的养护要及时。混凝土水化不全是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毛细管道为渗漏水提供通道,进一步使混凝土的自密性降低导致结构漏水。d.施工缝(包含隧道变径结合处、车站和隧道的结合处及车站和出入口的结合处)的专项防水处理。施工缝混凝土振捣不到位、防水处理不到位,也是最容易造成渗漏水的原因,需要施工单位提前做好专项方案,并由参建各方严格执行。e.防水层防水材料的保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防水材料会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破损影响防水效果,如初期支护基面处理不到位,混凝土面凹凸不平、有凸出物、清理不干净。f.需要安装模板严格执行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修改)要求,使用模板拉杆螺栓连接,禁止使用穿墙螺栓或穿墙管破坏混凝土自防水系统后为渗水提供通道。
3.3施工队伍选定
当今市场,企业依靠外协施工队伍的模式逐渐成熟。施工外协队伍作为地铁建设工程的关键性堡垒,其质量将会影响工程的多个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出台施工外协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注重施工外协队伍的筛选和管理。施工外协队伍的筛选要经过企业技术部与项目经理部人员开会讨论。通过资格预审,报价审定,诚信评比等多方面评比,公开、公平、公正的筛选合格的施工外协队伍。同时,项目经理部应该充分调动施工外协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把施工外协队伍的建设和项目管理密切结合,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施工外协队伍确定后,应该明确工期,把项目建设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和主要节点安排以书面形式向施工外协队伍进行交底。项目经理部真诚的把施工外协队伍当作项目的一部分,给予全面知情权,高度统一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为后续建设中保节点、抓安全、重质量提供优良的人力基础。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对工程技术关键点和难点给予重点关注,建立争先创优制度,充分调动积极性,根据情况奖励施工外协队伍或个人。工程结束时,项目经理部应组织各个部门做好总结和评比工作,对表现突出的施工外协队伍,推荐进入企业合格施工外协队伍名录,在后续工程项目优先选用。
4、结语
地铁工程是百年工程,要真正杜绝区间隧道渗漏水问题的发生,只能把握最根本的两道防线,即隧道结构外包防水层和隧道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国外“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所以要防微杜渐,工程技术人员要从防水设计、施工指导思想上重视地铁工程防水,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一次做好,重视薄弱环节,如施工缝等处,采取周密的措施,多道设防。从防水每道工序質量开始重视,保证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和运营中符合规范要求,进而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何紫薇,万承刚.我国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3(22):82-83.
[2]王波.地铁工程防水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08):134-140.
[3]曹越,夏璐.地铁施工防水体系施工技术[J].门窗,2013(0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