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俊杰
这周我在数学区投放了一款自制材料“娃娃夹辫子”,孩子可以根据“娃娃”身上的数字在“娃娃”头上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小班孩子对于数量的认知范围主要是1~5,所以我开始时打算只做依次标有数字1~5的5个娃娃。后来考虑到班上孩子的差异较大,有的孩子对数量的认知早已超出1~5的范围,所以我将5个“娃娃”做成正反两面,一面依次标的是数字1~5,另一面相对应地标上数字6~10,希望能力稍弱的孩子玩1~5这一面,能力稍强的孩子玩6~10这一面。原本以为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又能避免因操作材料过多而干扰孩子。可谁知,材料刚投放下去,问题就出来了。
那天,我看到小A拿起了“娃娃夹辫子”的材料,便立即走过去告诉其玩法,并且提醒她可以先操作1~5这一面。小A马上就知道怎么玩了,我便走开让她独立操作。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小A的操作情况,出乎我意料的是小A的操作大多是错的。以我对小A的了解,她应该能正确操作的,到底是怎么了?于是,我鼓励小A再操作一遍,这次我就站在边上仔细观察。我发现小A为了把夹子夹得更牢一点,会时不时地翻转手中的“娃娃”,这样一来原本她看到“娃娃”身上标的数字是2,一转手就变成了7,再转一下又变成了2,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自然就无法正确操作了。
看到这种情况后,我马上意识到是我制作的材料出现了问题。我自以为考虑得很周全了,但孩子有其特有的操作方式,事实证明成人与孩子的思维和操作方式是不同的,成人永远替代不了孩子。如果我事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操作一下这份材料,就不会以那样的方式设计和制作了,也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教师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何等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实施高质量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