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冰
前不久,BBC热播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引发了舆论的普遍关注。5名中国教师按照纯中国式的教学方式,教英国学生学习数学、科学、体育等课程。除开中英教学方式的较量,人们还关注到的是,英国孩子很难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这让习惯了鸦雀无声的中式课堂的中国教师头疼不已。
在中国,好孩子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听话、守纪律。没有人想过,其实这样的规定,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权威性。过度强调纪律,只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延伸到课堂上,时间久了,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惰性。就如同纪录片中,课堂上,中国教师的识记讲解使英国学生好像都明白了,但一下课就都全忘了。
教育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参与性的记忆是最牢固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双向的教育方式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地位,都是知识的传递载体,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才不容易疲劳,在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随时停下来交流。就像谈恋爱一样,没有人愿意和只会自说自话的人交往,交流才能产生理解。
如果换做5个英国教师来中国上课,他们大概会痛苦于“在人群中叫喊却无人应和”,鼓励了半天也不见得有人愿意说话;而学生的苦恼很可能是,学了一天,什么干货都没学到,就顾着跟大家聊天了。但只要给中国学生时间和机会,他们会慢慢发现,这样的课堂更容易轻松地记忆学到的知识。
不过,东西方教学方式没有绝对高下,节制和规则才是现在中国教育更要突破的方面。
为了表现“纯中国式教学”,英国学生被要求穿上了连中国学生都吐槽过无数次的“像降落伞一样”的校服。平日里做算术都仰仗计算器的学生,要在一堂课内学会三角函数。一个小姑娘嘟囔:“为什么要学,让我们学会怎么缴税不就可以了。”学生每天早起做早操——据说是为了训练集体意识,“大家一起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个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的女生被老师请出了教室,一个上课爱说话的男生被老师惩罚面壁,再进行下去,似乎就差“请家长”这一招了。但英国孩子似乎并不在乎。女孩说:“如果不是考虑到我的朋友,我才不会来学校。”
强调纪律、强调集体,其实还是在默默传递一个理念:老师是对的。这会让孩子从小觉得,谁是权威的一方就可以任性、可以随意制定规则。
比如中国孩子在外留学,家长特别担心他们吸大麻、滥交。在一些国家的文化中,如果高中毕业还没有性经验,就会被嘲笑;男孩在大學有很多亲密关系是一种自豪。但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年轻人一旦选定了交往对象,就会比较忠诚;而中国孩子可能只学了一半,没有搞明白全部。
节制和规则不应该被全部抛弃,因为孩子是一种不考虑未来的动物。他们只想及时行乐,很少有孩子能想到为什么读书。如果完全不加限制,一味强调快乐,那是教育者没有尽到一个成年人的责任。痛苦应是学习的一部分。进入社会后,每个人都要靠自己,不会再允许你为所欲为。
很多职场上的领导者曾跟我抱怨,他们发现90后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感受,简而言之,就是想要“活儿少、钱多、离家近”,“你如果让我不爽,我是不会妥协的。”这其实是一种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于职业精神的教育十分匮乏,而孩子的自我解放又很彻底,抱着要被全世界点赞的心态进入职场,就十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