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
【摘要】在CBTC系统中,存在着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为了保证CBTC系统的安全性,就需要保证数据通信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基于此项要求,进行了CBTC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而且在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时,采取形式化分析方法。在本文中,阐述了CBTC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并对设计进行了形式化分析,以便于保证设计完成的通信协议具备安全性。
【关键词】CBTC系统 通信协议 设计 分析
前言:所谓CBTC系统,是指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s Train Control),此项技术最早发源于欧洲,经过多年的发展,CBTC系统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当前,我国在应用CBTC系统对列车进行控制时,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CBTC系统,同时,此种新型CBTC系统要以移动通信为基础。
一、CBTC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
1、需求分析和设计思想。CBTC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进行通信协议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主要从系统结构及安全防护措施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之后,再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全传输规范中的方法,提出具体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需求: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搭建工作时,以标准的TCP/IP四层协议为基础,具体使用的为应用层定义的传输协议,鉴于此点要求,系统结构需求有三种,分别为对上层应用透明、具备安全相关的传输功能及访问保护功能、通信协议的统一性。防护措施要求:在确定防护措施的要求时,要以影响系统安全的危险因素为基础,进而根据EN50159-2标准来进行合理的设计。
2、通信协议架构设计。在进行CBTC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时,需要具备三大功能,一是具有独立性,二是对上层应用透明,三是保证双冗余总线发送。基于通信协议功能上的要求,架构设计也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安全时间层,主要的功能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加盖时间戳,同时,在完成数据接收之后,将数据所带有的时间戳解析出来,通过对比分析,将信息的正确性与实效性予以确定;第二层次,安全链接层,主要功能就是对链接进行管理,从而使链接处于良好的状态当中;第三层次,冗余管理层,安全数据处理完成之后,安全链接层会对其进行打包,而冗余管理层就是对打包之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两条总线上发送,同时接受发来的报文,进行解密之后传送给上层。
二、CBTC系统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1、系统模型的分解和验证。对于设计完成的CBTC系统通信协议来说,有三项指标需要进行考察和验证,这三项指标分别为链接建立时间、信息传输延时范围、信道性能对链路状态的影响。在实际的考察和验证中,链接建立过程与实际数据传输过程分别进行验证,在对链接建立过程中进行验证时,主要是对建立时间进行考察,而对实际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验证时,主要是对剩余性能指标进行考察,进而通过分解模型,将状态空间科学的分析,使模型的动态特性得到合理的验证。
2、危险分析。CBTC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而危险分析就是对危险因素进行明确,并确定是否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一般来说,在CBTC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三种:第一,信道的丢包率,在利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信息丢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因而,信道的丢包率是一项非常主要的危险因素,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分析的方法为随机数模拟,从而将丢包概率值予以改变,最终得出合理的接受范围;第二,信道的传输延迟,通过分析,将延迟的最大范围进行明确;第三,入侵者的恶意数据,一旦此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发生,那么CBTC系统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必须要对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系统的仿真及结果分析。经过前两个步骤,可以分析相关的性能参数并得出结果。在进行系统仿真的过程中,首选需要对链接建立时间进行仿真,进而对其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仿真实验时,建链操作为300次,通过对每次操作时间的考察,进行有效地分析,并得出结果。接着进行信息传输延时范围仿真,采取的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同样实验次数为300次,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将变化规律确定。第三是对信道性能对链路状态的影响进行仿真,以此来分析状态的好与坏。通过各项系统仿真的结果,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可知,CBTC系统的通信协议具备非常优异的性能,而且安全系数也提高了许多,因此,此次CBTC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的安全性非常高,能够满足CBTC系统对安全性的需求,从而保证列车运行控制的有效性。
三、结论
当前,我国在进行列车控制时,采用的国外的CBTC系统,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因此,我国要对CBTC系统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设计了CBTC系统的通信协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形式化的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设计完成的通信协议具备良好的性能,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这样一来,CBTC系统的安全性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