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6th Beijing Biennale under the theme of “Memory and Dream”, cosponsored by the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and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executed by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will be exhibited in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from Sep.24 to Oct.15, 2015. The exhibition attracts 685 pieces of artwork from 96 countries covering paintings, sculptures, installations, videos and mixed media (188 pieces of artwork from China, 497 pieces of artwork from foreign countries). Besides the Theme Exhibition, there are also six Special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Both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and artworks and the length of displaying line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exhibition of the 6th Beijing Biennale surpass previous ones.
2015年9月24日至10月1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以“记忆与梦想”为主题的“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参展国家96个,参展作品685件(国内作品188件,国际作品497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综合类作品。除主题展外,还设有加拿大、智利、厄瓜多尔、东南亚、亚美尼亚和南非6个当代艺术特展。本届北京双年展在参展国规模、作品数量和展线、展期等方面均超历届,创办以来首次启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线。这一参展国家规模空前的国际艺术盛会,为北京的秋天增添了一道分外迷人的风景,为各国美术爱好者打造了一次高规格的视觉艺术盛宴。
“记忆与梦想”的展览主题,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2015国际大事记的艺术诠释与升华。展览主题一经发布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艺术家的响应,计有106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的6650位艺术家投稿18386件,超过历届的参与规模。经过严格评选和激烈角逐,最终有包括96国的605位艺术家拿到了珍贵的“入场券”,创造了一次新的“世界纪录”,其中入选艺术家尤其是国外艺术家主题性创作达到90%以上。
大展形象展示了世界美术家对“记忆与梦想”的不同艺术思考,立体呈现出各国不同艺术风貌和共同关爱人类未来的多彩梦想。
巴泰勒米·尚塔尔·安德里亚(Barthelemy Chantal Andrea)1958年出生于法国,毕业于法国艾克斯大学和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现为艺术家、教师,曾先后参加第三至第五届北京双年展和2014年圣托里尼岛双年展。她此届的入选作品为《记忆与梦想》:记忆与梦想让画面中的“她”看起来很平静,桥代表着这种转变,形象地昭示着她正朝着梦想不断迈进的步伐。
尼古劳斯·M·伯奇尔斯(Nikolaos M. Bokeas)1953年出生于希腊雅典,毕业于雅典美术学院雕塑系和数学系,现为自由艺术家,曾参加过2014年第九届捷克皮尔森国际美术双年展及希腊美术协会举办的“艺术中的人体”、“时间薄雾中的克里特岛古老橄榄树”、“当代的反抗”等主题美术展。他此次入选作品《头盔》的创作灵感源于瑟尔默派勒斯一位古代英雄及其事迹。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个现代人手捧头盔,“记忆”深深地烙印在生锈的头盔上,镌刻在这个具有创造力又热爱和平的人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庞上。他的双手托举着世世代代人们关于自由、繁衍、丰收以及创造的种种梦想,提醒观者忘却历史的文化不会长久。
伊朗艺术家法蒂玛·莫法拉伊(Fatemeh Mofarahi)1965年出生于设拉子,曾任莫法拉伊学院经理兼教师,多次举办个人美术展,并参加在伊朗、马来西亚举办的美术展览。她的入选作品为《馈赠》。她认为手握画笔和颜料、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画家们,是世界和平与友谊事业的先行者,而和平与友谊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各国人民惟有不断加强对话,不懈争取和平、友谊,保持仁爱与悲悯之心,才能推动世界不断前行……这一切都在召引人们达成共识,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安纳斯塔西娅·康托古瑞斯(Anastasia Contoguris)1963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现为雕塑家。她入选的雕塑作品《犹太人区的孩子》,表现二战时期的华沙犹太人区,一个挨饿儿童蜷缩在凳子上乞求食物的情景——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未能亲眼看到“世界复归和平”的梦想实现。作品真切传递了对美好明天的期望和梦想。
中国国画家刘选让1955年出生于陕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参加2002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并获银奖。他的入选作品《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采用宏大的叙事表现手法,以世界非遗“十二木卡姆”为基本构思,将人物形象和动态锁定于一群演唱十二木卡姆的民族艺人,用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繁密的构图,以沙漠中古城的残垣断壁和胡杨、牛羊尸骨残骸以及飞沙为背景,呈现出沧桑的历史画面。
北京双年展自2003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展示世界当代绘画与雕塑的当代延伸为宗旨,创立了与世界任何一个双年展都不同的办展方式与规则,得到世界范围内艺术家们的尊重、认可与赞誉,不但成为北京、中国的文化艺术名片,也是当今世界展示绘画与雕塑的最大平台。本届北京双年展,有来自世界各国的200多位艺术家来京出席开幕式、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他们虽语言不同、肤色各异、信仰不同,但对于绘画与雕塑艺术都有着同样的爱、梦想与期盼。为便于各国艺术家把握难得的机会,能够更充分地现场观看各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本届北京双年展专门安排了艺术家返场参观的环节。
为使大家在展览结束之后还能“身临其境”观看展览,在展览闭幕前夕即10月14日,由中国美协和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共同打造的“中华数字美术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3D虚拟数字展览”也将在互联网上拉开帷幕,将令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为“永不落幕的展览”,为观者带来非同一般的虚拟现实观展体验,既能弥补很多观众不能到美术馆现场观看的遗憾,也使民众在实体展览闭幕后还能在网络环境下持续“观展”。(责编 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