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
摘 要:我国未来编组站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铁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全面普及,现有CIPS系统基本应用于三级场,本文将通过对比讨论二级场传统运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布局存在的不同,建立各具特色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管控一体化功能。CIPS在管理和生产上搭建有效通道,从而提高管理效益,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铁路编组站;CIPS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
1 概述
济西站地处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境内,车站中心里程位于京沪线自北京站起470871m(Ⅲ场信号楼)处,隶属于济南铁路局管辖。本站按等级为特等站,按技术作业性质为编组站,站型为正线外包双向二级六场混合式编组站,是济南铁路局局管内唯一路网性编组站。本站向东经B1、B2 线、京沪Ⅲ、Ⅳ与胶济线相连,同时经水白线与济南南站相连,成为胶济、京沪两大干线的交汇点,亦是全路路网性编组站之一;主要担负着京沪、胶济上、下行货物列车及部分枢纽小运转列车的解体、编组和中转任务。
2 车站现有岗位设置及现状
2.1 编组站二级场信息共享现状
我国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初级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原有特点是系统相互独立、功能操作单一、系统运行封闭信息不公开,系统间无对接,不能实现信息兼容共享。这些分类别系统往往是各个单位自行开发,自成体系,相互间连贯性、可操性差,很难做到信息互通共享,从根本上无法解决统一调度支配,自动化程度不高,从而突出了编组站信息化管理落后的现状。
2.2 编组站二级场人员分配及岗位设置
众所周知编组站是全路货物列车的“兵工厂”,上下行共计8台调车机,因运营组织、站型设置、日办理辆数等因素需要将参与生产的人员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划分不同部门及岗位,现有岗位分为制动员、连接员、调车长、车场调度员、车站调度员、车(场)站值班员、车号、防溜、计划、预报、统计等岗位,并制定不同职责。从建站至今已形成了自有的可接受模式,作业环节划分烦琐,从而导致了编组站内部的落后局面。比如行车系统TDCS和计划系统TMIS只是加强了铁路局和车站的单向联系,还是未实现信息共享,这限制了编组站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现有生产环节都是靠人在同步联系,生产主体均以个人的意识为转移,缺乏统一性,无法成立统一生产指挥机制,各岗位相互联系又各自为战,造成了各种信息重复叠加操作,岗位间因作业问题重复联系的情况。系统配置虽然多,但是有效使用少之又少,随着运输生产布局变化的调整,有些系统不但没有被应用,反而成为生产岗位上职工认为是多余的设备。
2.3 编组站二级场人员作业方法
现有岗位人员作业方式,基本局限于岗位记事簿填记、电台汇报、行车技术作业大表铺画、人工推算车流、行车记事簿填记等。现有电子行车日志等有效行车手段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系统虽多,存在重复作业现象,一个信息往往要联系几个岗位才能收集上来,功能的单一和作业习惯限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现有信息共享只是单纯的视觉共享,很难到达功能互动和逻辑互动,系统间的人为操作进行链接完成。
3 CIPS应用于二级场后的预想
3.1 CIPS的优点
CIPS要始终坚持推行数据为先,紧密结合编组站作业流程,讲究现场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合理的减少编组站原有行车与调车作业相互干扰的障碍。CIPS系统能集编组站地区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所有信息共享与信息平台。基于平臺信息集中、准确、实效的优点,从而更好地为各个岗位人员提供工作便利条件。
3.2 CIPS的计划划分
CIPS计划划分为:班计划、阶段计划、勾计划。子计划分为接发列车计划、解体计划、调机工作计划、本务机交路计划、列检计划、货检计划、拉风计划、分票计划等。计划间的关联数据不仅关联本工种作业,也能实现其他工种对接共享,以值班员为例,他能第一时间掌握列检、货检、机车、调车作业、防溜等公用信息,从而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接发列车作业。子计划能够反映生产环节的逻辑关系,从而保证计划和执行上步调一致。
3.3 CIPS计划执行
通过信息平台收集汇总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显示作业流、现车流从而提升了信息平台的含金量,提高了计划兑现率,只能决策调整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行车计划与现场互动。原有的难点为大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当不确定因素能够转变为确定因素,CIPS便能实现决策。
3.4 岗位设置
所有生产岗位围绕一个信息平台作业,形成了调度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智能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岗位人员各取所需,提前、超前掌握各自的计划及相关联岗位的作业进度,了解整个生产进度上的工作进展,利用计算机共享信息、关联岗位汇报信息逐步取代电话口头联系,岗位间交叉作业联系环节,电子报点逐步取代技术作业大表铺画等作业,更为重要的是CIPS系统能让整个站区作业透明化,根据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自动选排进路,计算交叉作业影响时间,电脑代替人工,行车工种、计划工种精简岗位设置,以信号楼为例,原本三人作业,变为一人作业,减少调度指挥层次。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CIPS应用于二级场作业的研究,提出了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必要性和软硬件条件,并以济西站为案例从理论上分析是可行的,其安全效益和运输效益是显著,但还需要实践的检验。铁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只是做了一些表层的研究,涉及不深,没有做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文章仍有许多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需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构想与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将该构想细化并组织实施。②本文提到的济西站场型显示、工作环节、岗位设置等方面,有考虑不周之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实施,需要路局、运输处、车站、通号公司以及相关学者共同研究、统一规划、统一论证、统一标准。
铁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的总体方案,要与实际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相结合,要符合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适应当下以安全为前提的发展要求。在强有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运输质量,创造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胡思继.铁路行车组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CIPS理论知识.通号公司,2015.
[3]济西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