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刘艳华
一部作品就象一个人,是有生命的。当作家们将其塑造打磨出来之后,它便有了灵魂,有了情感,有了思想,它便鲜活了起来。因此说,一首好的诗歌,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的作品,必须是鲜活的,生动的。
一、文章用什么吸引人
作为有生命的文学作品,凭什么令人手不释卷,流连忘返?是因为他有魅力,是这种魅力感染着读者,进而让读者在这种魅力的牵引下得到感动,升华灵魂。文章的魅力就是文章的性格。
那么什么是文章的性格呢?文章的性格是从哪里来的呢?文章的性格就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凝结在作品中的情感。作家创作作品的目的,就是表达思想,寄托灵魂。表达思想,就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这种思想主张和观点的表达一定具有倾向性,有爱有憎,这种有倾向性的表达必然表现出情感的倾向性。只有合理的情感之水,才能托起思想的航船。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章的性格是作者情感的凝集。也就是说,文章的性格是作者赋予到文章中来的。我们可以用诗人赋予梅花的性格为例简单解释,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幽幽冷香,随风袭人。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理想的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著名的《山园小梅》,作品中梅花的这些品格哪来的呢?诗人赋予的。
二、文章性格的表象
作者要把自己的情感凝聚在文字里,具体的表象就构成了文章的风格。换句话说,文章的风格带着很浓烈的情感表象特征。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不一而足。其实,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风格无一不是情感的表象形式,它们诞生的基因和胚胎就是作者的情感,是作者的情感在作品中的物化,文章的风格就是作者情感的表征。
无论是劲健豪放,还是绮丽婉约,无论是沉着高古,还是清奇飘逸,人的情感有群集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情感灌注到一篇作品中去的时候,便构成了一篇作品的风格,构成了一篇作品的性格。不同的人的相同的情感构成了共同的风格,含有共同的情感属性,这就是文艺流派的来源。
陶渊明和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在初唐时期被王绩继承,进而在初唐和盛唐之时,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朝野。王维和孟浩然是典型的代表。
不同时代的文人墨客,其文章风格却有脉承,其原因是他们有共同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或者说,他们有共同的情感,进而构成了文章的共同性格。求仕的热情和失意的落寞为他们编织了共同的“独善其身”的隐居之所。
三、情感是文章的性格
情感构成文章的性格,在岳飞和辛弃疾的作品中表现的更加直接。宋朝的社会精神,有识之士的个人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征就是浓烈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岳飞的诗词中化作了豪放的风格。政治,军事的远大抱负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作为这样的情感在形成作品的时候,便塑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豪气冲天的大丈夫,英气逼人。
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这种品格形成了他的情感世界,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忠义刚正是他的情感基调。所以,在辛弃疾的作品中总是体现着这种情感,其诗词的性格也是阳刚的,豪放的,形成了别立一宗的稼轩词。同样面对失意,辛弃疾没有选择孟王陶谢之于山林的情感世界而造就田园诗歌,却高声吟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慷慨的爱国主义情感将诗句充盈得十分饱满。
谈文章的性格,不能不谈谈“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诗仙太白。世人在面对这位诗仙的时候,犹如仰望苍天,他那种与天俱高的艺术境界早已成为诗词中的永恒的坐标。浪漫,大胆,夸张,天然清新,壮浪纵恣。他头顶上戴着一顶屈原之后的最伟大诗人的标签,他的诗风格特征十分鲜明,而这种风格的成因还是来自他的情感世界。李白志向远大,任侠使气,自许高洁,内心深处一种霸气情怀泳成的漡漡长河掀起滔天巨浪,他要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这些个人内在的情感充盈到作品中去的时候,李白的诗便玉树临风,翩翩若仙了。
从《诗经》到《离骚》,《伊丽亚特》到《奥德赛》,人类的创作活动一开始,都在用情感写作,用情感托起灵魂,用情感的长河托起思想的航船。这一点,即使我们打开世界文学史也不难得出相同的结论。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启蒙主义到浪漫主义,直到超现实主义作品,任何艺术形式,任何艺术家,无一不在自己的作品中用情感撑起作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