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加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本身具有的生命力赋予了课堂丰富性和生成性,使其必然出现许多“教学意外”;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突发事件,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可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在学生的质疑、争论之中发现谬误中蕴涵的创意见解,荒诞中包含的合理想象,让课堂上的“教学意外”受到关注,得到利用,产生价值。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成瞬间该如何把握呢?下面笔者就在执教语文课中的案例与大家探讨。
一、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发挥,把握生成瞬间
课堂中学生的疑问与教师预设的情境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意愿相背,这样的教学情境时常发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不明”,这说明“问”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学生的疑问,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上让学生有一番觉悟与长进。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疑问,把握住生成的瞬间,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峡》是郦道元的一篇山水游记。我让学生听录音示范朗读。听完朗读之后,有学生问句中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是读“shāng”还是读“cháng”。我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此时,我表扬了学生学习细心的好习惯,接着讲了“裳”字的古义及读音:古代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衣”是上衣;“裳”,古人专门用来遮蔽下身的衣服,古代男女都可以穿着下裳。例如杜甫《石壕吏》中的“出入无完裙”中的“裙”就指下裳。汉以前称“裳”,汉以后多称“裙”。这一生成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既有探究意识的肯定,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利用情境对比,把握生成瞬间
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用“情”感化出来的。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培养他们的情商。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以文本为载体,通过文本内容与学生现场表现相联系,把握生成的瞬间,对学生情感教育。
《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最后是“泯然众人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在思考的过程中,有几位学生心不在焉。其中有几名学生天资聪明,但对学习不重视,平时贪玩,不扎实,靠小聪明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点名让其中的一位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凭他的小聪明,当然难不住他:“方仲永的父亲贪小便宜,没让他受到后天的教育,他只是凭天资聪明来取得暂时的才能。”我顺势向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与方仲永的天资相比怎样呢?你们如果上课不认真思考,学习不努力,受后天教育的机会不白白浪费了吗?结果会怎样呢?”这样一说,上课不听讲的学生脸上红了,马上知道自己的错误,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起来。从这些学生的表情看得出来,他们在自我反省。
三、挖掘学生错误资源,把握生成瞬间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提到:“要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深入体验文字背后蕴涵的丰富意蕴。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局限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阅历,或是忽略了文本作品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往往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此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挖掘“错误”契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或是引导学生对自己错误的思维过程加以修正,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探讨,让学生与文本之间重新“对话”,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体现动态的生成性教学。
教学《背影》一文时,在分析完文章主要内容后,我让学生谈谈父亲的形象。个别学生说父亲对孩子很溺爱。文中的“我”已二十岁了,还执意送“我”到车站,应该让“我”自己去;还有学生认为父亲爬月台买桔子是不雅行为(这个问题早有学生在争论),不遵守交通规则。从这两问题可看出,学生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我抓住这个点,问学生:“父亲真是溺爱孩子吗?父亲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吗?请结合当时作者的家庭环境与父亲的急切心情来理解这两种行为。”学生经过讨论明白:“儿子是父亲的精神寄托,父子离别前,想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对儿子的不舍与关爱;正是父亲对儿子的感情,所以才急切地去买桔子;他只想尽快地为儿子买到桔子,以免堵车或晚点什么的,其他的都没考虑太多,这个行为更能说明父亲的心情。”
错误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感悟。课堂上只要教师理智地对待突发的课堂“错误”,灵活地调整教学预设,有效引导,机智纠错,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入学习内容,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对错误的纠正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生成正确的认识,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