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打蛋器”、“开瓶器”、“注射器”,人送绰号给陆家嘴三大建筑——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乃至并称“厨房三件套”。类似的绰号,在北京的新建筑身上早就层出不穷,央视新楼给叫成了“大裤衩”;广州新电视塔,诨名“小蛮腰”;苏州的东方之门,恐怕连苏州当地人也很少知晓,但一提起“秋裤”,原本从来只穿棉毛裤不知秋裤为何物的苏州人,顿时会告诉你:“就是那造了11年还是交不了房的憨噱噱的大楼啊。”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期间,曾主持《建筑艺术全集:现代卷》(四卷)的天津大学教授邹德依推出新书-《中国现代建筑二十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本书,以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轨迹为脉,展示建筑本身,如外来影响、建筑潮流、技术、艺术风格嬗变等,并多层次挖掘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社会、历史、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建筑承载着共有的历史记忆
在天津大学教授邹德侬看来:“‘先锋建筑或‘实验建筑,从本质上说,是以建筑为话题的现代艺术,但不是老百姓可以住进去过日子的真实建筑的建筑艺术。”至于给老百姓使用的建筑,邹德侬认可清华老教授周卜颐的观点。周卜颐早在1986年就曾撰文指出,现代建筑绝非干篇一律,也不会被后现代建筑取而代之。
“实用、经济、美观,美观是形式问题,排行老三。”这是吴冠中早年间对建筑界所言。相类似的观点国外也有,诸如古罗马御用工程师、建筑师老维特鲁威称:“适用、坚固、美观,是建筑原理。”
在邹德侬看来,老维特鲁威的建筑原理三要素,是排了队的。美观,恰恰排在第三位。邹德侬年轻时,曾读过许多苏联建筑师的论著。其中有一句令其记忆一生:“即使将来财富极大地丰富了,也不可以用黄金来盖房子。”由此邹德侬推论出:“把建筑形式当作设计的出发点,以致玩弄形式的设计,不仅会损害建筑的经济要素,也会异化美观因素,滋生不良的建筑文化现象。”邹德侬认为,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要倡导节俭的经济观念。用时髦话说,今日建筑还应当包含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因为从投资的角度看,炸旧房建新房的花费,可能获得更大的回报。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炸掉旧房,意味着建筑生命周期的提前结束,原先盖房所耗费的能源以及其他材料全部失效。而处理垃圾的能源消耗,也白白浪费。”
在上海书展期间的读者分享会上,邹德侬和德默营造总建筑师陈旭东有一次对谈。陈旭东不仅任教于同济大学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还曾作为主要的建筑师之一,参与北京“鸟巢”的设计。陈旭东在分享会上如此说:“如果穿越到1920年代,看如今人们眼里的老建筑,也就是当时的新建筑,反过来再看当今新的摩天大楼,我们再设想一下,再过80年会是什么样子?其实,每一个历史都是现代的缩影,换句话说,每一个当代都是历史的折射。”
邹德侬则认为,1949年解放以后,把一大段历史否定了。特别是一段时期以来,对“方盒子”形态的现代建筑,总是视之为不是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根本不是社会主义的。细数“方盒子”的源头,恰恰是西方现代艺术初期的方块主义,也就是cubism艺术。“好像中国从来没有过现代建筑一样,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一样。”邹德侬说,“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在解放初期,从1949年到1954年,出现一大批‘方盒子建筑,出现了一大批设计得不错的‘方盒子。解放以后,国家的政策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包括上海曹杨新村,是按照英国花园城市做的。那个时代,有很多很好的建筑。这一批建筑后来就没人提了,因为其思路是发源于帝国主义国家的。”
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苏联援建156个项目,拿来图纸和资金帮新中国搞建设。因为苏联当时反对摩登建筑、反对“方盒子”,又眼看那时候中国也有其讨厌的“方盒子”,于是批判得很厉害。苏联援建的建筑,诸如上海书展举办地上海展览中心,诸如北京的苏联展览馆,影响很大,展现了俄罗斯古典建筑的美学趣味。然而,相类现代建筑的设计却黯然失色。
而在1949年以前,早在1900年,西方现代建筑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新艺术运动,就已传入中国。比如1900年哈尔滨就有这方面的建筑;1910年代,青岛和很多地方都有这方面的建筑。还有老济南火车站,那是德国新艺术运动当中的“青年风格”,可惜现在拆了。再往后的发展,有一些摩登建筑的东西,比如说装饰艺术派,在1925年前后的上海大为流行。“简单来说,国外有什么我们这里有什么,但是我们这里比较弱、比较少。”邹德依说,“大家也知道,旧中国的情况发展不平衡,也就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再往下数就是天津、武汉、广州,全国的发展不平衡。实际上,我们早就进入了世界,或者说世界早就进入了我们。”
现代建筑不会被取代
在邹德依看来,现代建筑不会完全被先锋建筑取代,在于国内设计师和国外设计师之间,目前来说交流是畅通的。国外有先锋建筑设计师,国内也有诸如张永和、马清运等人。“至于现代建筑是否会被先锋建筑所取代,我认可清华老教授周卜颐的观点。周卜颐早在1986年就曾撰文指出,现代建筑绝非干篇一律,也不会被后现代建筑取而代之。”
邹德依认为,当初那些复古俄罗斯体系的建筑,终究没能取代以“方盒子”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比如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中,既有苏联式尖顶方案的建筑,亦有朴实无华的工人体育场等。曾被指称“资本主义”的“方盒子”建筑,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亦诞生了不少。即以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造型各方案为例,北京市建筑管理局设计院、中南工业建筑设计院、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等,提供的设计稿都是“方盒子”类型。特别是北京市建筑管理局设计院郑光复、蔡镇钰的设计稿,竟然是一个全玻璃的玻璃盒子。
至于完成施工的建筑中,诸如位于西长安街的民族饭店,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预制装配式高层框架结构建筑,其层高12楼48米的结构,大片的墙面有微微鼓起的线条,形成肌理感。二层有阳台出挑并连成一片,饰以勾片栏杆,点出民族装饰纹样。按照邹德侬的话说:“民族饭店整体具有现代装饰意趣,在探索建筑结构和民族形式的结合上,是成功的先例。”可见,即使在195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时代,许多当时的建筑仍暗合国际潮流,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全国农展馆的小型展馆等,甚至成为“大跃进”时期中国建筑师在建筑艺术方面以及新结构方面的特殊探索、特殊努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以及技术创新等带来的必然。比如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出现了一个用管道连起巨大球体庞大无比的构筑物,象征着放大到1600亿倍的铁分子,球体之间一部分可以由楼梯连贯。还有当时德国馆的八个钢结构玻璃盒子,随着原始地形不同而以不同高度布置。其间用天桥连接,形成美丽的花园。
当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给中国建筑师以充分的启发。特别是苏联馆、美国馆和法国馆,是基本力学原理相同的三个结构,竟然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建筑造型。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布鲁塞尔世博会后,当时看似封闭的中国,竟然诞生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建筑。比如重庆的山城宽银幕剧院。这座位于两路口繁华商业区的剧院,采用钟形观众厅平面,为适应山地地形,采取跌落式手法,使得各主要空间建立在不同的标高上。这一理念,与布鲁塞尔世博会德国馆类似。并且,山城宽银幕剧院的新型结构全部外露,入口的连续拱壳加以艺术处理,体现出新型结构所带来的艺术特色。很可惜,这座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于1998年拆除。
诸如此类带有探索意味的现代建筑,在各地屡有诞生。一方面,源于在“大跃进”年代提出的“双革”口号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建筑领域,使得中国建筑师可以不太顾及苏联模式,而去追求建筑现代化。
然而,反倒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筑界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在邹德依看来属于“拜金文化”泛滥导致的粗鄙建筑;另一种则是先锋建筑、实验建筑走入实用领域。
国内建筑之各种现况
“拜金文化”导致的不良建筑,源于一些“土豪”乍富之后,想利用建筑炫富。至于还没有发财的业主,也想利用建筑祈求发财。邹德侬举例——孔方兄造型的沈阳方圆大厦、北京某地以古装人物为建筑造型的福禄寿酒店、宜宾五粮液酒厂的酒瓶大楼等,都是此番德行。
还有一路粗鄙的模仿西洋古典建筑者,胡乱使用三角形山花、穹顶、各种柱式、檐口等。在一些人眼里,此番“欧陆风”几乎成了“宏伟”、“壮观”、“权威”的代名词。邹德依认为,这些建筑给人以时空错乱的感觉,一些简陋模仿,已经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
至于先锋建筑、实验建筑,在邹德侬眼里,大有可观。“西方艺术史中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都曾被老学究所排斥,但它们最终成为催生现代艺术的强大力量。那些曾经被排斥、受到嘲讽的艺术家们,最终被社会认可。”邹德依说,“在建筑领域,诸如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范德罗、F.L赖特等大师,也曾经是这样的先锋。”至于目前国内的先锋建筑,在邹德侬看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建筑和中外美术的交流,各有各的渠道,有些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建筑师和教师,重建了建筑与美术的同属关系。他们在国内外展示的一些作品,与国内固有的建筑作品概念很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所以这些作品被媒体叫做‘先锋建筑或‘实验建筑。从本质上说,其是以建筑为话题的现代艺术——艺术装置或行为,这类艺术装置或行为,是艺术,但不是老百姓可以住进去过日子的真实建筑的建筑艺术。”
陈旭东则举例说:“柏林,在历史上有东柏林、西柏林之分。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有一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赛的故事。东柏林建了‘斯大林大道,像我们的长安街,旁边都是大板楼,有很多民族样式的装饰,这个楼当时只能是东德劳模才能住。这条大街建成之后,成为东德宣扬自己社会主义成就的亮点所在。西柏林也造了一个小区叫汉莎小区,当时从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请了很多著名建筑师建造的,他们的样式都是很自由化的,每个人做出来的楼都不一样。这可以反映出,一边追求统一追求气势和整体的效果,另外一边是鼓励个性鼓励创造,从这两个例子就能发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所倡导的是不同的艺术创作思路。但不论怎么说,建筑暗合时代,却也为当时当地的人们所用。”
陈旭东甚至对自己参与过的诸如“鸟巢”等项目如此评价:“什么金茂大厦等等,别当是自己的光荣,包括‘鸟巢那些,不管好还是坏,那都不是中国人设计的。中国建筑师还是应该走自己的路,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当然‘鸟巢我也参加了,不能完全抹煞我自己——我们配了结构,一起打打工,一起干过活。”
在陈旭东眼里,目前整个中国建筑界的发展,其实是走回头路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一批建筑师的水平较高,留学美国、英国,回来之后建立自己的事务所。非常可惜,后来这样的局面中断了。但建国后同济毕业的,比如罗小未、伍江,都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师。“包括我们这一代也是出国、在国外学习、生活,某种程度上来讲你要在国外有好的工作也很容易,但是10年前我们考虑回国发展。似乎感觉到这个时代又给了我们这批人一个新的机会。”陈旭东说。
陈旭东则如此说:“我们可以看看陆家嘴的建筑。我被问过至少10次‘这些建筑为何有种干篇一律之感,这是不是建筑师的罪过?其实,你如果去纽约,去东京,你去看他们的CBD和城市中心,银行、写字楼林立的地方,其实都差不多。这批建筑,说到底背后是银行财团和大型机构、公司,往往大型财团机构公司口味是最保守的,要反映它大气的形象,当然不能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建筑师还有一个的传承问题。一个好的东西如何产生?任何创作领域的创作都非常难,有创造性的工作都是非常难的,哪怕有一点有突破都很不容易。而大多数建筑设计,是商业行为。商业和艺术创造没有关系。当然商业有商业的创造,作为建筑业者,我当然希望如果有机会还是要给愿意做创造的建筑师、设计师更多的机会,但事实是这样的机会有,但并不太多。”